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1章 专治不服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巴图一行人被关入大牢的消息,像一阵风,迅速吹遍了景昌县的大街小巷。百姓们议论纷纷,既觉得解气,又有些担忧。鸿煊王朝的蛮横,他们早有耳闻,瑞王殿下这般强硬,会不会引来更大的麻烦?


    这种担忧,在五天后达到了顶峰。


    一支规模远超之前的庞大仪仗,自北面官道浩浩荡荡而来。三百名鸿煊精锐骑兵,身披黑色铁甲,头戴狰狞的狼头盔,沉默地护卫在队伍两侧。他们身上的杀气,几乎凝成实质,让道旁围观的百姓不自觉地后退,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队伍中央,是一辆由八匹纯色北地大马拉着的巨大车辇。车辇以珍贵的金丝楠木打造,四角悬挂着拳头大的金铃,车壁上镶嵌着宝石与玛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奢华得令人咋舌。


    这才是鸿煊王朝真正的和亲使团。


    朱平安站在新修葺的王府门前,身后站着贾诩、狄仁杰、荀彧等一众文臣武将。他没有出城迎接,只是平静地看着那支队伍缓缓停在府前。


    车帘被一只戴满金饰的手掀开,一名侍女小心翼翼地扶着一位身穿华美宫装的女子走下车辇。那女子头戴珠冠,面容姣好,只是神情略显僵硬,眼神里藏着一丝紧张。她故作镇定地扫视一圈,摆出了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紧接着,从车辇里又跳下来一个丫鬟打扮的少女。


    这少女约莫十六七岁年纪,穿着一身普通的青色侍女服,头发也只是简单地梳了个双环髻。但她的皮肤白皙如雪,眉眼间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的骄傲,那双清亮的眸子转动时,透着一股不加掩饰的审视与挑剔。


    她一下车,便旁若无人地打量着瑞王府的门楣,嘴角微微向下一撇,眼神里流露出一抹显而易见的轻蔑。


    “你就是泰昌的瑞王,朱平安?”


    开口的,不是那位雍容华贵的“公主”,而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侍女。她的声音清脆,但语气却尖锐无比,像是在质问一个下人。


    朱平安身后的赵云眉峰一蹙,李元芳的眼神也冷了下来。


    朱平安却像是没听见她的话,目光越过她,落在了那位“公主”身上,不咸不淡地拱了拱手:“瑞王朱平安,见过公主殿下。一路远来,辛苦了。”


    那“公主”显然没料到朱平安会直接与她对话,愣了一下,才有些慌乱地点了点头,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话来。


    那青衣侍女见自己被无视,顿时柳眉倒竖,向前一步,挡在了“公主”身前。“我家公主问你话呢!你聋了吗?我问你,我们鸿煊的先遣使团在哪?你凭什么扣押他们!”


    朱平安这才将视线转向她,上下打量了一眼,眼神平淡得像在看一块石头。“你是何人?”


    “我……”青衣侍女一时语塞,随即挺起胸膛,“我是公主殿下最信任的贴身侍女!”


    她报出这个名字时,脸上带着一丝得意,似乎认为这个名字有特殊的份量。


    朱平安哦了一声,点了点头,然后又将目光移回了那位“公主”身上,仿佛赵清晏这个人根本不存在。“公主殿下,驿馆已经备好,请吧。”


    彻底的无视!


    这比任何辱骂都让赵清晏感到愤怒。她自小在鸿煊便是众星捧月,何曾受过这等冷遇?


    “站住!”她再次厉声喝道,“本姑娘在问你话!立刻把我鸿煊的人放了,再跪下给我家公主磕头赔罪,否则,这门亲事,你们泰昌高攀不起!”


    这话一出,连鸿煊使团自己人都变了脸色。一个丫鬟,竟敢替公主决定国之大事?


    贾诩的嘴角,勾起一抹几乎无法察觉的弧度。狄仁杰抚摸着胡须,眼中精光一闪。


    朱平安终于转过身,正眼看着这个自称赵清晏的侍女。他没有生气,反而笑了。


    “第一,”他伸出一根手指,语气平缓,却字字清晰,“这里是景昌,不是你们鸿煊的牧场。到了我的地盘,就要守我的规矩。”


    “第二,”他伸出第二根手指,“你的那些同伴,当街行凶,鞭打我朝吏员,藐视我泰昌法度。我将他们关入大牢,是依法办事。怎么,在鸿煊,使节就可以无法无天,随意欺凌主人吗?若真是如此,那这所谓的和亲,倒是让我大开眼界。”


    赵清晏的脸涨得通红,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她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文弱的南朝皇子,言辞竟如此犀利。


    朱平安没有停下,伸出了第三根手指,脸上的笑意也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冷漠。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两国和亲,是君主之间的盟约。泰昌与鸿煊,是平等的。你家公主远道而来,本王以礼相待。但你,一个侍女,在这里大呼小叫,对我指手画脚,是谁给你的胆子?还是说,你们鸿煊王朝的规矩,就是奴婢可以替主子做主?”


    他向前走了一步,一股无形的压力瞬间笼罩了赵清晏。


    “本王没兴趣知道你是谁,也不想知道你在你家公主面前有多受宠。本王只告诉你一件事。”


    朱平安的声音压低了几分,却如同重锤,狠狠敲在赵清晏的心上。


    “再敢用这种口气跟本王说话,本王不介意让你们使团换一个会说人话的丫鬟来伺候公主。”


    “或者,让公主殿下,亲自来学学我们泰昌的规矩。”


    死寂。


    整个王府门前,落针可闻。


    鸿煊的骑兵们握紧了刀柄,眼神凶狠地盯着朱平安,却无人敢动。


    赵清晏呆立当场,脑子里一片空白。她从小到大,别说是被人如此训斥,就连一句重话都没听过。父皇和皇兄们都将她捧在手心,她刁蛮任性惯了,以为天下人都该让着她。


    可眼前这个男人,不仅没有丝毫退让,反而三言两语,便将她引以为傲的身份和气焰,撕得粉碎。


    他甚至懒得去戳穿她的伪装,只是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告诉她:在这里,奴才,就该有奴才的样子。


    这比直接揭穿她的身份,更让她感到羞辱。


    “你……你……”她你了半天,却发现自己竟找不到任何一句话来反驳。


    “来人。”朱平安不再看她,转身对身后的侍卫吩咐道,“送公主和使团的客人们去驿馆歇息。记住,好生‘照看’,万不能让他们在景昌受了委屈。”


    “照看”两个字,他说得意味深长。


    说完,他便转身,头也不回地走进了王府。


    从始至终,他都没有再多看那个骄横的“侍女”一眼,仿佛她真的只是一粒无足轻重的尘埃。


    赵清晏站在原地,双手紧紧攥成了拳头,指甲深深地嵌进了掌心。一股前所未有的屈辱和怒火,在她胸中燃烧。


    她看着朱平安消失的背影,那双清亮的眸子里,第一次浮现出了一丝夹杂着愤恨的……忌惮。


    这个瑞王,跟她想象中的南朝软骨头,完全不一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