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9章 以实力说话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透,镇南军的临时营地里就已经炸开了锅。


    李朔带着他的亲兵,亲自将主公朱平安的安置政令,传达到了每一个营帐。


    起初,那些睡眼惺忪、满身疲惫的士兵们还有些不以为然。官府的承诺,他们听得太多了,有几次是真正兑现了的?无非是画饼充饥,先稳住他们这些大头兵罢了。


    可当“授田”这两个字从将领们的口中清晰地吐出来时,整个营地瞬间就安静了下去。


    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士兵都瞪大了眼睛,仿佛没听清一样,互相看着对方,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将军,您……您刚才说啥?授田?多少亩?”一个胆子大的老兵,结结巴巴地问道。


    传令的将领清了清嗓子,挺直了胸膛,用这辈子最洪亮的声音重复道:“主公有令!所有镇南军将士,只要家眷愿意迁来景昌,每户授亩!良田!官府还提供种子和农具!”


    “轰!”


    寂静被彻底打破,整个营地像是被扔进了一个烧红的铁锅,瞬间沸腾了!


    “我的天!我没听错吧!”


    “是真的!李将军亲口说的!主公的命令!”


    “俺的娘嘞!俺在南疆跟那些蛮子拼死拼活十年,朝廷才赏了五亩薄田,还被上头的官吏克扣得只剩下三亩!……”


    一个满脸胡茬的汉子,激动得直接跪在了地上,朝着景昌县城的方向“砰砰砰”就是三个响头,一边磕一边哭喊:“老天开眼啊!俺这辈子,也能有自己的地了!俺的娃,以后不用再挨饿了!”


    他的哭声像会传染一样,越来越多的士兵红了眼眶。


    他们是兵,但他们首先是人,是农民的儿子。他们比谁都清楚,三十亩地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根,意味着家,意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意味着一个男人所有的尊严和盼头!


    之前,他们跟着李朔将军,是因为信赖将军。可现在,他们心中第一次对那位素未谋面的“主公”,产生了一股发自内心的、狂热的崇敬和感激!


    “主公万岁!”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


    紧接着,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从营地的四面八方响起。


    “主公万岁!!”


    “我等誓死追随主公!!”


    这股声浪,甚至传到了数里之外的景昌县城墙上,让守城的士兵们都与有荣焉地挺起了胸膛。


    与士兵们的狂喜不同,那些被安置在另一片区域的流民们,得到的则是另一种震撼。


    萧何亲自带着民政官员,在流民安置区设立了无数个登记点和施粥棚。


    热气腾腾的肉粥,管饱!


    这对于吃了上顿没下顿,甚至啃过草根树皮的流民来说,简直就是人间美味,是救命的甘霖。


    一个头发枯黄、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的妇人,怀里抱着一个同样面黄肌瘦的孩子,她哆哆嗦嗦地从官员手里接过一碗粥,不敢相信地问:“官爷,这……这粥,真是给我们的?不要钱?”


    负责施粥的官员是个年轻人,是景昌书院第一批毕业的学生,他笑着回答:“大娘,您放心喝!这是我们瑞王殿下的命令,他说,绝不能让任何一个子民饿肚子!不仅今天有,以后天天都有!”


    妇人一听,眼泪“唰”地就流了下来。她顾不上自己喝,先小心翼翼地吹凉了,一勺一勺地喂给怀里的孩子。


    孩子狼吞虎咽地喝着,妇人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又哭了。


    周围,是无数个和她一样的场景。


    吃饱了饭,官员们开始为他们登记。


    “姓名?”


    “狗……狗蛋。”


    “别怕,以后会有新名字的。多大年纪?以前是做什么的?”


    “二十……二十三,会……会种地,还会点木匠活。”


    “好,会木匠活,记下来!这是你的身份牌,拿着它,去那边工匠登记处报到,以后跟着公输班大师的徒弟们干活,有工钱拿!”


    那个叫狗蛋的年轻人,愣愣地接过一块刻着他名字和编号的木牌,整个人都傻了。


    工钱?


    他一个流民,一个快要饿死的人,不但有饭吃,还能凭手艺挣钱?


    他用力地掐了自己一把,疼!不是做梦!


    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官员就磕头:“谢谢官爷!谢谢官爷!谢谢瑞王殿下!”


    而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流民,则被告知,可以去参加城外的开荒和水利工程,同样管饭,同样有工钱。


    整个流民安置区,一扫之前的死气沉沉,所有人的眼中,都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光。


    他们终于明白,来到景昌,不是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而是真正地获得了新生!


    军心已定,民心已安。


    朱平安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整编军队。


    镇南军大营,三万将士按照李朔的命令,集结在了广阔的校场上。


    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他们以为,今天是要宣布什么新的奖赏。


    然而,当他们看到走上点将台的人时,都愣住了。


    除了他们的主将李朔将军,台上还站着三个人。


    一个身穿银甲,手持长枪,面如冠玉,气度不凡,正是昨天迎接他们时见过的赵云。


    另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刚毅,身披重甲,不怒自威,身上带着一股百战宿将的沉稳和煞气。


    还有一个,则是一身文士长袍,看起来像个谋士。


    镇南军的士兵们开始在底下窃窃私语。


    “那不是赵云将军吗?听说他可是当今的武状元!”


    “另一个是谁?好吓人的气势,我感觉被他看一眼,腿肚子都发软。”


    “这架势,不像是要发赏钱啊……”


    李朔走上前,面对着他一手带出来的三万大军,深吸一口气,朗声说道:“弟兄们!这位,是主公麾下大将,戚继光将军!这位,是贾诩贾先生!”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无比严肃。


    “从今日起,镇南军将进行整编!由戚继光将军,全权负责所有训练事宜!我,和你们一样,从今天起,也是他麾下的一名新兵!”


    “哗!”


    此言一出,全军哗然!


    什么?


    让一个外人来训练他们?


    他们可是镇南军!是泰昌王朝最精锐的边军之一!他们跟南疆蛮族打了十几年仗,哪个不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现在,竟然要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来当他们的总教头?


    就连李朔将军,都要听他的?


    一时间,许多士兵脸上都露出了不服和抵触的神色。尤其是那些跟随李朔多年的老兵和中下级军官,更是觉得脸上无光。


    副将张猛第一个站了出来,他对着李朔一抱拳,瓮声瓮气地说道:“将军!弟兄们不是不服从命令!只是,我们镇南军有我们自己的打法,跟南疆蛮子打了这么多年,我们最清楚怎么打仗!这位戚将军……恕末将直言,他了解南疆吗?他了解我们镇南军吗?”


    他的话,说出了大部分人的心声。


    李朔面色一沉,正要呵斥。


    戚继光却抬了抬手,制止了他。


    戚继光向前一步,目光平静地扫过底下黑压压的军队,他的声音不响,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我知道你们不服。”


    “你们觉得,你们是百战老兵,觉得你们的战法,是鲜血换来的,看不起我这个‘外人’。”


    “说得再多,也是废话。军中,只以实力说话。”


    他环视一周,淡淡地说道:“我也不欺负你们。我身后,是主公亲手训练的三千新兵。你们镇南军,可以随意挑出三千人,兵器、甲胄,都用你们自己的。我们就在这校场上,真刀真枪地打一场。”


    “如果你们赢了,我戚继光立刻向主公请辞,滚出景昌!”


    “如果你们输了……”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酷的笑意,“以后,我的话,就是军令!谁敢质疑,军法处置!”


    这番话,就像一块巨石砸进了平静的湖面。


    狂!


    太狂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