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安亲自将李朔扶起,手掌在他的臂甲上用力拍了拍,没有多余的客套话,只有一个充满信任的眼神。
“将军一路辛苦,先进城。”
李朔心中一暖,这位主公身上没有丝毫王侯的架子,那份亲近和坦然,是他从未在京城那些大人物身上感受过的。他重重点了点头,跟在朱平安身后。
三万镇南军和数万流民,如同一条疲惫的长龙,开始缓缓向着景昌县城开进。
景昌县的城门大开,萧何与荀彧早已在城门口等候,身后跟着一众负责民政的官员。他们没有被这庞大的阵仗吓到,反而眼中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人,是负担,但更是根基!
“萧先生,荀先生,接下来,要辛苦二位了。”朱平安看着眼前黑压压的人群,对身边的两位谋主说道。
萧何抚着长须,脸上不见半点为难,反而笑道:“主公放心,这正是老臣一展所长之时。人再多,也无非衣、食、住、行四字而已。”
荀彧也补充道:“我已命人清点出城中所有空置的房屋,并在城外划出临时安置区,搭建帐篷。粮食方面,有土豆和红薯在,足以应对。只是……”
荀彧的话说到一半,微微停顿了一下。
朱平安明白他的意思,接口道:“只是,要让这三万将士和数万百姓彻底归心,单靠一时的温饱,还远远不够。”
“主公英明。”荀彧躬身道。
一行人进入了县衙。这里已经成了朱平安的临时王府。
李朔和他的几名心腹将领被请入了大堂,典韦和许褚如同两尊门神,分立左右,那股子骇人的气息,让张猛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粗豪汉子,都感觉后背发凉,大气不敢喘一口。
这,就是主公的亲卫吗?光是站在这里,就比千军万马的压力还大!
朱平安没有先谈论军务,而是看向李朔,直接问道:“李将军,你带来的三万弟兄,还有那几万百姓,他们的家眷情况如何?”
李朔愣了一下,没想到主公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个。他定了定神,恭敬地回答:“回主公,镇南军中,大部分将士的家眷都还在南疆原籍。此次跟随末将前来的,多是孤身一人。至于那些流民,他们……他们大多已经家破人亡,无处可去了。”
说到最后,李朔的声音低沉了下去,眼中闪过一丝悲悯。
朱平安点了点头,心中有了数。
他对萧何说道:“萧先生,你来宣布一下我们的安置方案吧。”
萧何站了出来,手中拿着一份早已拟好的文书,对着李朔等人朗声说道:“李将军,诸位将军,奉主公之令,所有归附的镇南军将士及流民,安置事宜如下。”
“其一,食宿。自今日起,所有人,无论兵民,皆由官府统一供给三餐,保证温饱。城外已搭建万座营帐,可供临时居住,并有医者巡视,防治疾病。”
李朔和几名将领听到这里,心中稍安。最关键的吃饭问题解决了,军心就能稳住大半。这在任何一支军队里,都是头等大事。
“其二,登记造册。所有人都需登记籍贯、姓名、年龄、特长。凡有一技之长者,如木匠、铁匠、石匠、识字者,单独记录,另有任用。”
李朔等人有些不解,但还是认真听着。
萧何继续说道:“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授田!”
“授田”两个字一出口,李朔和他的心腹将领们,呼吸都猛地一滞!
自古以来,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士兵最渴望的奖赏!为朝廷卖命,不就是为了那点军功,好给家里换几亩薄田吗?
萧何的声音变得高昂起来:“所有镇南军将士,无论职位高低,只要家眷愿意迁来景昌,每户授田!家中无劳力者,官府可组织人手代为耕种,只收三成收成!所有流民,凡愿意在景昌落户者,每户授田!”
“轰!”
李朔的脑子里仿佛有惊雷炸响!
这是何等的大手笔!
要知道,在泰昌王朝,一个普通士兵拼死拼活一辈子,能挣下几亩田地,都算是祖上烧了高香了!现在,只要归附,只要把家人接来,就能直接拿到田地!
这已经不是收买了,这是在给所有士兵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未来!一个安身立命的根本!
副将张猛激动得脸都红了,他忍不住开口问道:“萧……萧先生,此话当真?”
萧何微笑着点头:“主公金口玉言,岂会作假?不仅有田,官府还会统一提供种子、农具,并有农官指导耕种一种名为‘土豆’和‘红薯’的高产作物,保证人人都能丰收!”
“主公大恩!”
李朔再也忍不住了,他猛地起身,再次单膝跪地,声音里带着无法抑制的激动和颤抖,“末将代三万镇南军弟兄,谢主公活命安家之恩!”
他身后的几名将领也齐刷刷跪下,一个个铁打的汉子,此刻眼眶都有些发红。
他们太清楚这道政令意味着什么了。
这意味着,他们的主公,不是把他们当成随时可以牺牲的棋子,而是真真正正地把他们当成了自己人,在为他们的后半辈子,为他们的家人着想!
士为知己者死!
这一刻,他们心中最后一丝对背叛泰昌朝廷的疑虑,也彻底烟消云散。
什么皇帝,什么朝廷,能给他们土地吗?能给他们一个安稳的家吗?
不能!
只有主公能!
朱平安上前,再次扶起李朔,说道:“将军不必如此。你们信我,追随我而来,我自然不能让你们失望。我不仅要让你们和你们的家人吃饱穿暖,还要让你们跟着我,建功立业,名留青史!”
他转过身,看向堂外广阔的天空,声音变得无比坚定。
“不过,眼下还有一个巨大的难题。”
李朔立刻道:“请主公示下!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朱平安笑了笑,说道:“没那么严重。只是,我们突然多了近十万人,景昌和云安两县之地,现有的耕地,还远远不够分。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土地。”
他手指在地图上一点,指向景昌县以北,一大片荒芜的山地和丘陵。
“从明天起,我会启动一项大工程。我要在这里,开垦出百万亩良田!同时,修建水利,连通运河,将这里,变成一个真正的鱼米之乡!”
“所有愿意参与开垦的士兵和百姓,除了官府供给的饭食,每天还能额外领到工钱!多劳多得!”
“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在我的地盘上,只要你肯出力,就永远不会饿肚子!”
李朔看着地图上那片广袤的荒地,又看了看眼前这位年轻主公眼中燃烧的火焰,只觉得一股热血从脚底直冲头顶。
开垦百万亩良田!
这是何等宏伟的计划!简直是移山填海,再造乾坤!
他终于明白,主公许诺他的“战无不胜的军队”和“封狼居胥的未来”,绝不是一句空话。
因为这位主公,正在亲手为他们打造一个富饶稳固的后方,一个能让所有将士毫无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去拼杀的家园!
“末将,愿为主公赴汤蹈火!”李朔深深一揖,这一次,是彻彻底底的心悦诚服。
朱平安点了点头,他知道,收心,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要做的,是把这支军队,彻底锻造成属于他自己的利剑!
他看向李朔,下达了第一个正式的命令。
“李将军,安置之事,有萧先生他们负责。你现在的任务,是立刻去军中,将这些政策原原本本地传达下去,稳住军心。同时,做好准备。”
“明日,我会派人去整编镇南军。”
李朔心中一凛,知道关键的时刻来了。整编,意味着要打散原有的建制,安插新的将领,这是掌控一支军队最核心的步骤。
他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抱拳领命:“末将遵命!”
看着李朔离去的背影,朱平安的嘴角,勾起了一丝笑容。
他转头对一直站在一旁的赵云说道:“子龙,明天,就由你和戚继光将军一起,去见见这支镇南军吧。”
赵云银甲在身,气度沉稳,抱拳道:“云,领命!”
他知道,主公这是要让他去镇场子,同时,也要让戚继光将军,开始他最擅长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