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4章 潜龙出海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朱平安身着崭新的瑞王蟒袍,立于丹陛之下,百官之前。他身后,那张空无一人的龙椅,像一只沉默的巨兽,无声地昭示着这座王朝权力中心的诡异真空。


    朝堂之上,气氛压抑得仿佛凝固,百官垂首,连呼吸都刻意放轻。大皇子朱承泽站在队列前首,一身亲王服制,袍袖下的手微微收紧,他远远地看着朱平安的背影,那道身影此刻仿佛与整个朝堂的沉重压力融为一体。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赵福全那尖细的唱喏声刚刚落下,一个身影便颤巍巍地走了出来,正是户部尚书王安康。


    “启禀瑞王殿下,国库……空虚啊!”王安康一张老脸皱成了苦瓜,几乎要当扬挤出几滴眼泪,“先前为平定围扬叛乱,粮草军械开销巨大,如今国库账面上,已是捉襟见肘,许多要务都难以推行,还请殿下明示!”


    他这番话,看似诉苦,实则是将一个天大的烂摊子,狠狠地砸向朱平安。


    满朝文武的注意力瞬间集中过来,这第一道难题,就足以让任何一个初掌大权的亲王焦头烂额。大皇子朱承泽的脸上,已经浮现出一抹不易察觉的讥讽。


    然而,朱平安连眉头都未曾动一下。


    “陆柄。”他只是淡淡地吐出两个字。


    “臣在!”


    一道身影无声无息地从殿侧阴影中走出,正是锦衣卫指挥使陆柄。他一身裁剪合体的飞鱼服,手按绣春刀,步伐沉稳,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众人心跳的节点上。


    “将林如海一党抄没的家产清单,念给王尚书听听。”朱平安的指令清晰无比。


    “遵命!”


    陆柄展开一卷长长的卷宗,沉声宣读,他那不带任何感情的声音,在寂静的太和殿中回荡:


    “查抄逆党林如海府邸,得黄金三十五万两,白银八百七十万两,良田三万七千亩,各地商铺一百二十三间……”


    一串串惊心动魄的数字,从陆柄口中流出,如同无形的重锤,一下下砸在太和殿的金砖上,也砸在所有人的心头。尤其是户部尚书王安康,他的脸色从起初的悲戚,变成了错愕,再到震惊,最后化为一片煞白,额头的冷汗涔涔而下。


    清单念完,陆柄合上卷宗,退回原位。


    整个太和殿,落针可闻。


    朱平安这才转向抖如筛糠的王安康,平静地问:“王尚书,现在,国库还空虚吗?”


    “不、不空虚了……臣,臣有罪!”王安康双腿一软,再也支撑不住,直接跪了下去。


    朱平安没再看他,目光转向了兵部尚书厉承威。


    厉承威头皮发麻,硬着头皮出列:“启禀殿下,北境边防军备废弛,甲胄刀兵多有锈蚀,急需更换,然……然……”


    “需要多少银两?”朱平安直接打断了他。


    厉承威一愣,下意识地回答:“约、约需白银百万两。”


    “准了。”朱平安的声音掷地有声,“从逆党抄没的赃款中,即刻划拨一百万两至兵部。此事,由虎卫将军典韦、许褚二人全权监督,钱款必须用在实处,若有差池,军法从事!”


    “典韦,许褚!”


    “末将在!”


    两尊铁塔般的身影大步出列,声若洪钟,震得殿梁嗡嗡作响。


    “立下军令状,三月之内,若北境军备未能焕然一新,提头来见。”


    “末将遵命!”


    二人没有半分犹豫,当扬便有文书官取来笔墨纸砚。许褚蒲扇般的大手捏着小小的毛笔,写出的字却意外的工整有力。画押按印,一气呵成。


    这番雷厉风行的操作,再次让满朝文武陷入呆滞。


    拨款,监督,立军令状,干净利落。这哪里像是一个初理朝政的年轻亲王,分明是一个浸淫权术多年的老辣君王!


    短短一个时辰,数个积压已久的朝政难题,被朱平安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一解决。他用行动向所有人宣告,监国,他是认真的。


    大皇子朱承泽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


    退朝后,瑞王府。


    朱平安将三份密封的锦囊,分别交给了萧何、荀彧和赵云。


    “这是我为三位准备的一点东西。”他看着三人,“苏州世家林立,这份舆图上,标注了各家的势力范围、主要产业以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萧先生可据此分化瓦解。南云百夷之地,此册中记录了各部落的风俗、信仰和首领性格,荀先生或可因势利导。子龙,安西三州,风沙之外,最大的敌人是后勤,这里有几条隐秘的商道和水源地,关键时刻能救命。”


    三人接过锦囊,打开一看,无不面露惊容。里面的信息之详尽,分析之透彻,远超朝廷档案库藏,仿佛是有人亲身在那些地方生活了数十年一般。


    “主公……”萧何动容,他明白这份东西的分量。


    “不必多言。”朱平安摆了摆手,“此去路途遥远,万事小心。”


    正在此时,管家来报,柳妃娘娘派人送信。


    密信中,除了母亲柳婉仪的殷切关怀,只有一句话:“‘玲珑阁’上下,皆听瑞王调遣,水陆商路,情报人手,可为萧、荀、赵三位大人开路。”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三日后,京郊,十里长亭。


    萧何、荀彧、赵云三人,依次离京。朱平安亲自相送,没有设宴,也没有过多的言语。


    “先生,保重。”


    “主公,保重。”


    “云,静候主公号令!”


    沉重的点头,坚定的交错,一切尽在不言中。


    送走三人后,朱平安返回王府,立刻提笔上奏。奏折中,他称自己“连日操劳,心力交瘁,旧疾复发”,恳请陛下恩准,前往封地景昌县“静养”,并将监国玉玺,完璧归赵。


    这一手以退为进,让暗中观察的朱乾曜,找不到任何发作的理由。他给了儿子监国的权力,儿子干得漂亮,现在又主动交权要去养病,姿态做得滴水不漏。


    “准奏。”


    冰冷的两个字,从皇宫深处传出。


    又过了两日,天色微明。


    一辆极其普通的青篷马车,在典韦、许褚、李元芳等寥寥数人的护卫下,混在出城的商队人流中,悄然驶出了京城厚重的城门。


    车轮滚滚,将京城的繁华与权谋,远远甩在了身后。


    马车行出百里,天色已近黄昏。


    一行人在一处荒僻的山林驿站停下休整。典韦和许褚警惕地守在马车两侧,朱平安正准备下车舒展筋骨。


    突然,一直沉默不语的李元芳按住了腰间的链刃,他的身体瞬间绷紧如一张满弓。


    “王爷,别动。”


    朱平安动作一滞。


    李元芳压低了身体,整个人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目光死死锁定着驿站后方那片幽深的树林。


    “我们被盯上了。”


    他一字一顿,声音里带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凝重,目光死死锁定着林深之处,压低声音补充道:“来人的气息……很奇怪。他没有杀气,但我能感觉到,他的存在,比我曾面对过的任何一名‘天蝎’组织的金牌杀手,都要危险十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