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6章 驱虎吞狼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鸿煊使团。


    这四个字,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朱平安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王府密室之内,烛火摇曳,将墙壁上巨大的元至大陆地图映照得明暗不定。


    来使名为魏辰,是赵景阳的心腹,一身锦衣,面带恰到好处的倨傲与热切。他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呈上了赵景阳的亲笔信。


    信中,赵景阳的字迹龙飞凤舞,野心与杀意跃然纸上。他痛陈三弟惨死,朝纲将乱,矛头直指手握重兵、功高震主的镇北大将军,斥其为幕后黑手,意图谋逆。信的末尾,他向朱平安这位“声名鹊起”的瑞王殿下,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盟约:请朱平安出兵,以“清君侧”之名,助他铲除镇北大将军。


    “我家殿下说了,”魏辰收起信件,语气中带着一丝诱惑,“只要瑞王殿下肯出兵相助,事成之后,鸿煊愿将与泰昌接壤的云谷、铁壁、南风三座重镇,拱手相送。此外,另备白银百万两,以作军资。”


    割让三座边境重镇,外加百万两白银。


    这手笔,不可谓不大。


    萧何与荀彧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待魏辰被客气地请去偏厅休息后,密室内的气氛瞬间沉了下来。


    “主公,不可。”萧何率先开口,语气果决。“景云根基未稳,新政虽有成效,但仍需时日巩固。此刻贸然出兵,介入他国皇储之争,无异于将自己置于火上。一旦战事不利,我等数月心血,将毁于一旦。”


    荀彧抚须点头,补充道:“萧大人所言极是。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我等以仁政立足,方得民心。若为三城之利,兴无义之兵,必失大义名分。届时,昭明、永熙等国,便有了联合干涉的口实,我等将四面受敌,得不偿失。”


    两位顶级谋士的意见出奇地一致,都认为这是一个包裹着蜜糖的陷阱,一口都不能碰。


    朱平安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地图上那三个被圈出的城镇,那里是鸿煊的门户,也是一把可以随时刺入泰昌腹地的尖刀。


    一直沉默不语的贾诩,忽然轻笑了一声。


    这声笑,在安静的密室中显得格外突兀。


    萧何与荀彧的目光,齐齐投向了他。


    “萧大人,荀大人,”贾诩慢悠悠地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眼神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病态的兴奋,“你们的心思,太正了。路走不通时,为何不绕个弯呢?”


    他伸出干瘦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一点,点的却不是泰昌或鸿煊。


    “为何要我们自己出兵?”


    他的手指,落在了鸿煊王朝的另一个邻国之上——那个以军风彪悍、侵略成性而闻名大陆的昭明王朝。


    “主公,我们可以借刀杀人。”贾诩顿了顿,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不,说得更准确些,是驱虎吞狼。”


    密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此计,分三步。”贾诩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


    “第一步,答应他。”贾诩的目光扫过朱平安,“我们热情地答应赵景阳,表示对他的遭遇感同身受,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但是,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出兵可以,先付一半定金,五十万两白银,外加三座城池的详细布防图,以示诚意。”


    “第二步,递刀。”他的手指,从赵景阳的名字上,划向了那位镇北大将军。“派我们最可靠的人,将赵景阳勾结外敌、意图割让国土的亲笔信副本,‘不经意’地送到镇北大将军的案头。一位手握重兵、忠于鸿煊皇室的老将军,发现自己要效忠的主子是个卖国贼,他会怎么做?”


    贾诩没有等他们回答,便自顾自地说了下去。


    “而最关键的,是第三步。”他的手指,重重地戳在了昭明王朝的都城上。“驱虎!派沈万三的商队,将同样的一份情报,以一个高价,卖给那位同样野心勃勃的昭明皇帝。告诉他,他的邻居马上就要爆发一场惨烈的内战,而且胜利者已经准备好割让国土给泰昌了。”


    连环计!


    萧何的瞳孔猛地一缩,他瞬间明白了贾诩的全部意图。


    荀彧的脸上,也第一次露出了惊骇之色。


    贾诩仿佛很享受他们震惊的表情,他摊开双手,像一个展示完美作品的匠人,以一种咏叹调般的语气总结道:


    “如此一来,镇北大将军与赵景阳必然反目成仇,鸿煊内战全面爆发,打得越惨烈越好。而昭明王朝得到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又眼看三座重镇要落入我们泰昌之手,岂能坐视?它必然会倾尽全力,出兵干涉!”


    “到那时,鸿煊王朝将同时面临最忠诚军队的倒戈和最凶恶邻居的入侵。两位皇子,一位将军,一个皇帝,将在这片土地上流尽最后一滴血。而我们呢?”


    贾诩看向朱平安,眼中是毫不掩饰的狂热。


    “我们分文未损,一兵未出,坐在景云城里,听着鸿煊的战报,拿着赵景阳送来的五十万两白银,发展民生,训练新军。等到他们两败俱伤,国力耗尽,我们再以‘调停者’的身份,去收拾那个烂摊子。主公,这天下,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吗?”


    整个密室,死一般寂静。


    萧何与荀彧看着贾诩,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毒!太毒了!


    这一计,不仅要了鸿煊的命,还顺便把昭明也拖下了水。一石二鸟,不,是一箭三雕!


    “好!”


    朱平安猛地一拍桌子,巨大的声响打破了寂静。他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亮,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就这么办!”他站起身,在室内踱步,声音中充满了力量,“我们不仅要看戏,还要当那个递刀子、卖门票的人!”


    计划立刻启动。


    半个时辰后,朱平安在正厅再次接见了鸿煊密使魏辰。


    他脸上的表情,是恰到好处的义愤填膺与为难。


    “魏兄,你家殿下的事,就是我朱平安的事!此等奸臣,人人得而诛之!”朱平安握着魏辰的手,一副“兄弟情深”的模样。


    魏辰大喜过望。


    “但是……”朱平安话锋一转,长长叹了口气,“你也知道,我景云刚刚平定粮灾,府库空虚。这调动数万大军,粮草、器械、军饷……唉,实在是……”


    魏辰是聪明人,立刻会意,连忙道:“瑞王殿下放心!军资一事,我家殿下早有准备!只要殿下肯出兵,五十万两白银,三日内必定送到!”


    “好兄弟!”朱平安重重一拍魏辰的肩膀,“再把那三座城池的布防图也一并送来,我好提前规划行军路线,务必一击功成!”


    魏辰被朱平安的热情彻底感染,激动地连连应下,当晚便快马加鞭赶回鸿煊复命。


    五天后,五十万两雪花花的白银,和一卷绘制得无比精细的边境布防图,被秘密送入了景云王府的库房。


    就在银子入库的那个夜晚,两匹快马,载着两名不起眼的信使,分别从景云城的不同城门,消失在沉沉的夜色之中。


    他们的目的地,一个是鸿煊王朝的北境大营,另一个,则是昭明王朝的都城。


    一场由朱平安在幕后导演,贾诩亲自编剧的“三国演义”,大幕,已然拉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