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景昌县城中心广场。
往日里宽阔的广场,此刻被围得水泄不通,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从城里的富商大户,到城郊的贩夫走卒,几乎所有能走动的人都聚集到了这里。人们的目光,无一例外地投向广场中央那座新搭建的高台。
高台之上,并无金银玉器,只静静地摆放着两个用巨大红布覆盖的物件,鼓鼓囊囊,如同两座小丘,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神秘。
“哎,你听说了吗?瑞王殿下说要献上神物,能让咱们以后都吃饱饭!”
“真的假的?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别是哄咱们玩的吧。”
“管他呢,瑞王殿下自从来了景云,可曾骗过咱们?再说,咱们现在还有什么能被骗的?”
议论声此起彼伏,百姓们交头接耳,脸上写满了期待、怀疑与一丝丝深藏的渴望。前段时间那场惊心动魄的粮价风波,几乎榨干了他们最后的积蓄,对粮食的渴望,已经刻进了骨子里。
吉时已到,身着官袍的萧何缓步走上高台。他没有多余的客套,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声音沉稳而有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景云的父老乡亲们!前些日子,我们共同经历了一场劫难!”
一句话,就让喧闹的广场安静下来。萧何痛陈粮价飞涨,百姓困苦,将矛头直指那些躲在暗处,妄图吸干景云百姓骨血的黑手。他言辞恳切,激起了所有人同仇敌忾之心,不少人握紧了拳头,眼眶泛红。
气氛被烘托到了顶点,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挤出一个身穿青色儒衫的秀才,他猛地跳了出来,指着高台,声色俱厉地高喊:“一派胡言!”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那人昂着头,一副为民请命的模样:“瑞王殿下!你将我等召集于此,故弄玄虚,无非是想用什么虚假的‘祥瑞’,来掩盖你无法解决缺粮危机的无能!我等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米面,不是你这台上不知所谓的土疙瘩!”
此言一出,人群中顿时起了一阵骚动。他的话,说出了不少人心中的疑虑和恐慌。是啊,说得天花乱坠,万一只是个骗局怎么办?
朱平安身边的典韦眉头一皱,刚要上前将那人拎出来,却被一只手按住了。
只见狄仁杰不急不缓地走出,对着那秀才拱了拱手,脸上挂着和煦的微笑:“这位先生想必是饱读诗书之士,狄某正好有个律法上的问题,想向先生请教一二。”
那秀才一愣,见是个官员向自己请教,不由得挺了挺胸膛:“但说无妨!”
狄仁杰笑意更浓:“敢问先生,依我泰昌律例,‘造谣惑众,动摇民心’,该当何罪?”
那人的脸色微微一变。
狄仁杰不待他回答,继续慢悠悠地说道:“若是在寻常时期,此罪或可杖责流放。但如今景云刚刚经历粮灾,人心思定,此时此刻,再行此举,便是‘意图颠覆,危害社稷’,按律,当如何处置?”
秀才的额头开始渗出冷汗,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狄仁杰收起笑容,语气陡然转冷:“我再问你,若此人还是受人指使,与城外逆贼暗通款曲,妄图里应外合,乱我景云,此罪,又该当如何?”
“我……我没有……”那人两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周围的百姓看他的眼神也变了,纷纷避开,仿佛他是什么瘟疫一般。
三言两语,不见刀光,却已诛心。
朱平安看都未看那人一眼,他知道,真正的主角该登场了。他亲自走到台前,在万众瞩目之下,双手抓住红布的一角,猛地向后一扯!
哗啦!
红布飞扬而起,露出了下面两个“小山”的真面目。
一边是褐色的、坑坑洼洼、沾着泥土的“土疙瘩”。
另一边是红皮的、形状不一、看起来更像某种怪异根茎的东西。
整个广场,陷入了一片死寂。
短暂的寂静之后,是冲天的哗然与质疑。
“这是什么?”
“就这?这就是神物?”
“这不是地里挖出来的土块吗?这也能吃?”
失望的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开来。
就在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在两个人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上高台。
“是徐光启!农学大家徐老先生!”人群中有人认出了他。
徐光启的出现,让骚动的人群稍稍安静了一些。
徐光启走到那堆“土疙瘩”前,伸出干枯的手,轻轻抚摸着,如同抚摸着绝世珍宝。他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响彻全场:
“乡亲们!此物,名为土豆!经我亲手试种,其产量……亩产三千斤!”
他又指向另一堆:“此物,名为红薯!其产量……亩产近四千斤!”
“轰!”
人群炸了。
亩产三千斤?四千斤?
这是什么概念?如今泰昌最好的良田,种上最好的麦子,风调雨顺之下,亩产也不过三百斤!这翻了十倍的产量,是神话吗?
“假的吧!吹牛也不打草稿!”
“徐先生是不是老糊涂了?”
质疑声更大了,但这次,质疑中夹杂了一丝不敢置信的震撼。
朱平安早有预料,他对着台下一挥手。早已准备好的王府护卫,立刻在台下架起了十几口大铁锅,锅下烈火熊熊,锅里清水翻腾。
一筐筐的土豆和红薯被抬了上来,当众投入河水中清洗干净,然后直接扔进了沸腾的大锅里,盖上锅盖,现场蒸煮。
没有复杂的工序,没有华丽的表演,只有最朴实、最直接的演示。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锅盖的缝隙中,开始飘出丝丝缕缕的白汽。一股难以形容的香气,开始在广场上弥漫开来。
那是一种纯粹的、源自土地的香甜,带着植物的芬芳和淀粉的糯感,勾动着每一个饥肠辘辘之人的味蕾。
“好香啊……”
“这味道,闻着就能当饭吃!”
人们的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目光死死地盯着那些大锅。
终于,锅盖被揭开,蒸腾的白雾中,那股香甜软糯的气味彻底爆发,席卷了整个广场。
朱平安亲自走下台,从锅里拿起一个滚烫的红薯,不顾烫手,在众人面前将其掰开。金黄色的内瓤,冒着诱人的热气。
他将一半递给了身边一位衣衫褴褛、年纪最长的老人。
那老人看着手里的半个红薯,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不敢置信。他颤巍巍地,小心翼翼地凑到嘴边,轻轻咬了一小口。
软糯、香甜的口感在味蕾上化开。
下一刻,老人那饱经风霜的脸上,两行热泪毫无征兆地滚落下来。他猛地抬起头,用尽全身的力气,发出一声嘶哑的呐喊:
“甜!真甜!能当饭吃!是活命的粮食啊!”
这一声发自肺腑的呼喊,仿佛一道天雷,瞬间击中了在场所有人的心!
这声呼喊,彻底点燃了全场!
“给俺也尝尝!”
“是真的!是真的能吃!”
王府的护卫们将一盆盆蒸熟的土豆和红薯分发下去。当第一个、第十个、第一百个百姓将这温热的食物送入口中,当他们真切地感受到那份踏实的饱腹感时,所有的疑虑、不安和绝望,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火山爆发般的狂喜!
短暂的沉寂之后,整个广场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无数人相拥而泣,无数人跪倒在地,朝着高台上的那道年轻身影,用尽全身力气嘶吼着:
“瑞王千岁!天佑景云!”
“瑞王千岁!天佑我泰昌啊!”
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汇聚成一股撼天动地的洪流,似乎要将整个景云城的天空都掀翻。信仰值,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怖速度,疯狂涌入朱平安的脑海。
就在这全城狂欢的顶点,一道身影挤开人群,匆匆来到朱平安身边。
是沈万三,他的脸上还带着未消的震撼,但语气却无比急切。
他压低声音,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对朱平安说道:“主公,城里那些囤粮的米商,全都疯了,正不计血本地往外抛售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