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4章 临行交锋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月光穿过宫墙,在青石板上投下光影,却驱不散朱平安身上的寒意。他走出宫门,怀中那块刻着“兵”字的玄铁令牌,仿佛不是权力,而是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头发紧。父皇的敲打与“恩赐”,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牢牢罩住,每一步都必须走得小心翼翼。


    正当他穿过广场,准备登上马车时,眼角余光瞥见两个身影从不远处走来。其中一人,正是他的七弟,朱承云。而与他并肩同行,谈笑风生的,是一名身形魁梧、面容刚毅的将领。那身标志性的禁军铠甲,以及腰间悬挂的指挥金牌,无不昭示着他的身份——掌管京城禁军统领,陈泰。


    陈泰此人,不属于任何世家派系,是父皇一手从底层提拔起来的绝对心腹,是悬在京城所有权贵头顶的一把利刃。


    朱承云显然也看到了朱平安,他脸上的笑容愈发张扬,脚步也刻意放慢了几分。当与朱平安擦肩而过时,他故意提高了音量,对着身边的陈泰说道:“陈统领,你可得看好京城的门户!如今这世道,人心不古,千万别让某些在封地拥兵自重的人,动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啊!”


    这番话,尖酸刻薄,指桑骂槐,广场上往来的内侍和官员无不侧目,却又纷纷低下头,假装什么都没听见。


    朱平安停下脚步,目光平静地看向他们。


    陈泰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朱承云的话不过是耳旁风。他只是朝着朱平安的方向,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微微颔首,算是行了礼,随即目不斜视地继续前行。他的态度,既不亲近,也不疏远,像一块沉默的磐石,让人看不出任何倾向。


    但朱平安很清楚,陈泰与朱承云走得如此之近,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朱平安没有理会朱承云的挑衅,只是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弧度,转身登上了马车。


    车轮滚滚,很快回到了下榻处。


    关上房门,隔绝了外界所有的窥探,朱平安脸上的平静才缓缓褪去。他将御书房内发生的一切,包括父皇的试探、那块致命的兵符,以及刚才与陈泰、朱承云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早已等候在此的贾诩和狄仁杰。


    狄仁杰听完,眉头紧锁,沉吟不语。


    贾诩却抚着自己的山羊胡,浑浊的眼眸里闪烁着一丝兴奋的光芒,仿佛猎人发现了猎物的踪迹。


    “主公,您这位七弟,可真是个妙人啊。”贾诩笑了起来。


    “妙在何处?”朱平安问道。


    “妙在他愚蠢,而且愚蠢得恰到好处。”贾诩慢悠悠地分析道,“陈泰是什么人?他是陛下手中的刀,最锋利,也最听话的一把刀。陛下用他,就是要让他六亲不认,只认君令。可七皇子倒好,竟妄想去握这把刀的刀柄,这不是在告诉陛下,他有二心吗?”


    贾诩顿了顿,嘴角的笑意更浓了:“所以,这非但不是危机,反而是我们送上门的机会。”


    “先生的意思是……”


    “离间。”贾诩只说了两个字,却透着一股森然的寒意,“陛下多疑,这是他作为帝王的天性。我们甚至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将七皇子‘意图拉拢禁军统领’这件事,稍微放大那么一点点,再‘不经意’地传到陛下的耳朵里就够了。”


    “陛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狄仁杰补充道,他瞬间明白了贾诩的计策,“一旦怀疑的种子种下,七皇子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便会一落千丈。而陈泰,为了自证清白,也必然会刻意疏远七皇子。”


    “不错。”贾诩点头,“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玲珑阁的渠道,在京城的茶楼酒肆、权贵后宅,散播一些流言。比如,‘七皇子礼贤下士,与陈统领相交莫逆,所图甚大’。这种流言,听起来像是在夸赞七皇子,实则句句诛心。陛下听了,只会觉得刺耳。”


    朱平安点了点头,心中已然明了。京城,已是龙潭虎穴,是非之地,多留一日便多一分危险。


    “我即刻上奏,请求返回封地。”


    奏折递上去的第二天,朱乾曜便准了。旨意下来得异常迅速,仿佛他巴不得这个刚被他“敲打”过的儿子,赶紧离开自己的视线。


    离京那日,天色尚早。车队在城门口整装待发,典韦和许褚一左一右,如两尊铁塔般护在马车旁。


    就在车队即将启动之时,一个谁也未曾料到的人,竟带着一队侍从,出现在了城门口。


    来者,正是二皇子,朱承煊。


    他依旧是一身锦衣华服,脸上挂着那标志性的、温文尔雅的笑容,仿佛真的是来为弟弟送行。


    “六弟,此去景云,路途遥远,一路保重。”朱承煊亲手将一个精致的木盒递了过来,“这是为兄特意为你寻来的绝品大红袍,你我兄弟一场,聊表心意。”


    周围的官员和百姓看到这一幕,无不感叹二皇子礼贤下士,兄友弟恭,实在是皇室典范。


    朱平安下了马车,接过木盒,脸上也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多谢二哥挂念。”


    他打开木盒,一股浓郁醇厚的茶香扑鼻而来。他捻起几片茶叶,放在鼻尖轻轻一闻,随即笑道:“果然是好茶。不过……”


    他抬起头,目光直视着朱承煊的双眼,话锋一转:“这茶里,似乎太冲了些。二哥以后,还是少喝为妙。”


    “冲”,一语双关。既指茶味浓烈,也指其行事风格过于急切,野心毕露。


    朱承煊脸上的笑容,在那一瞬间凝固了。他眼底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但很快便恢复如常,依旧是那副温和的模样:“六弟说笑了,为兄记下了。”


    朱平安不再多言,将木盒交给身后的侍从,转身上了马车。


    “启程!”


    车队缓缓驶出城门,朝着北方的景云而去。


    直到车队的影子消失在官道的尽头,朱承煊脸上的笑容才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冷的阴沉。


    他身旁的首席谋士顾言,低声问道:“殿下,就这么让他走了?”


    朱承煊望着朱平安远去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幽冷的光芒,嘴角重新勾起一抹残酷的弧度。


    “让他走。”


    “本王送他的‘大礼’,才刚刚开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