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2章 分析局势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车帘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掀开,贾诩那张挂着温和笑意的脸出现在朱平安眼前。


    “主公,京城的夜,似乎比景云要冷一些。”


    声音不大,却像一根定海神针,瞬间抚平了朱平安心中因与朱承煊交锋而泛起的波澜。他紧绷的嘴角终于松弛下来,露出一丝真正的笑意。


    “文和,你怎么来了?”


    “主公亲入龙潭虎穴,诩岂能安坐家中?”贾诩说着,目光扫过一旁煞气未消的典韦,微微颔首,而后侧身让开了道路,“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


    朱平安住处,灯火通明,气氛却比深夜的街道还要凝重。


    狄仁杰与李元芳早已等候多时,见到贾诩,眼中皆闪过一丝讶异。他们都知道,这位平日里深居简出的谋士,才是瑞王府真正的定策之人。


    “文和,景云那边情况如何?”朱平安屏退下人,开门见山地问道。


    贾诩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一切安好,但也只是表面。萧何与沈万三已经发现,二皇子动用了其母族在江南的势力,开始从源头上掐断流向北方的粮草。如今市面上的粮价一日三涨,若非我们提前有所准备,恐怕景云已经乱了。这只是开始,一场经济上的绞杀,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


    果然如此。朱平安心中一沉。朱承煊的手段,向来是连消带打,一环扣一环。


    他没有耽搁,将这几日在京城的经历,从夜探天牢与张秉正的对话,到太庙前的朝堂之争,再到刚刚结束的鸿门宴,所有关键信息,原原本本地向贾诩和盘托出。


    整个房间里,只有朱平安平静的叙述声。狄仁杰听得眉头紧锁,而贾诩,从始至终都只是安静地听着,那双看似温和的眼睛里,光芒却越来越亮。


    待朱平安说完,贾诩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才缓缓开口,第一句话就让在场众人心头一震。


    “主公,我们之前都想错了。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大皇子,也不是二皇子,而是高坐龙椅之上的陛下。”


    狄仁杰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文和所言,与我所想一致。陛下此番,看似是为殿下解围,实则是将殿下推到了风口浪尖,用心险恶。”


    “险恶?”贾诩放下茶杯,嘴角勾起一抹奇异的弧度,“不,这不是险恶,这是帝王心术。陛下他……是在‘养蛊’。”


    养蛊!


    这两个字一出,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贾诩的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陛下将你们这些皇子,全都视作罐子里的毒虫。他乐于见到你们相互撕咬,争个你死我活。因为只有最毒、最狠、最狡猾的那只蛊虫,才能最终活下来。但他绝不允许任何一只蛊虫,在成长到能威胁他这个养蛊人之前,就跳出罐子。”


    这番话,如同一盆冰水,从头到脚浇下,让朱平安彻底清醒。他想起了张秉正的警告,想起了父皇在御书房那看似温情实则步步紧逼的试探。原来,所有的一切,都在那个男人的掌控之中。他们这些所谓的皇子,不过是棋盘上的棋子,是斗兽场里的困兽。


    狄仁杰长叹一声,神情凝重:“如此说来,我们如今的处境,比想象中更加艰难。行差踏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


    他看向朱平安,拱手道:“主公,为今之计,我们更应该固本培元。京城乃是非之地,不宜久留。我们当尽快返回景云,继续推行新政,开垦良田,编练新军。只要景云根基稳固,民心所向,力量积蓄到足够强大,无论外界风雨如何,我们自可岿然不动。这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王道之策。”


    狄仁杰的方略,是堂堂正正的阳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是最稳妥,也是最正确的路。


    然而,贾诩却摇了摇头,笑了。


    那笑容里,带着一丝疯狂,一丝兴奋,仿佛一个棋手,终于等到了一个足以让他热血沸腾的对手。


    “怀英的王道之策,固然是万全之选。但……”他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骇人的光芒,“太慢了!陛下在养蛊,他不会给我们从容积蓄力量的时间。等我们自以为足够强大的时候,恐怕早已成了他人的盘中餐。”


    “那依文和之见?”朱平安问道。


    贾诩站起身,在房中踱了两步,然后猛地停下,转身看着朱平安,一字一句地说道:“主公,既然陛下喜欢看戏,那我们就演一场更大的戏给他看!”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蛊惑人心的力量。


    “我们要让二皇子,我们这位自以为是的‘好哥哥’,主动把手,伸向他最不该碰的东西!”


    “什么东西?”李元芳下意识地追问。


    贾诩的目光投向窗外,望向那片被夜色笼罩的巍峨皇城,嘴角咧开,吐出了两个字。


    “兵权!”


    轰!


    这两个字,仿佛一道惊雷,在朱平安和狄仁杰的脑海中炸响。


    兵权!那不光是皇子们的禁区,更是皇帝朱乾曜不可触碰的逆鳞!任何胆敢觊觎兵权的人,无论是谁,都只有一个下场——死!


    狄仁杰的脸色瞬间变了:“文和,你疯了?此举无异于玩火自焚!稍有不慎,我们就会被烧得尸骨无存!”


    “不,我没疯。”贾诩的眼神冷静得可怕,“我们不碰,但我们可以引诱二皇子去碰。他现在风头正盛,又自以为算计了主公,正是志得意满、目空一切的时候。只要我们稍加引导,给他创造一个看似唾手可得的机会,他一定会忍不住的。”


    贾诩的计划,毒辣、阴险,却又直指要害。


    他要做的,不是和朱承煊在经济、民生这些领域慢慢耗,而是要直接掀桌子,把他推向皇帝的对立面,借皇帝这把最锋利的刀,去杀掉最碍事的敌人!


    朱平安看着贾诩,看着他眼中那股智珠在握的疯狂,心中的热血也被点燃了。


    王道固然好,但太慢。在这场你死我活的夺嫡之战中,慢,就等于死。


    他猛地一拍桌子,做出了决断:“就按文和说的办!”


    他转向狄仁杰:“怀英,你的王道之策,是我们的根本,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但文和的毒计,是我们破局的利刃!王霸之道,并行不悖!”


    狄仁杰看着朱平安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决断,又看了看一脸平静的贾诩,最终只能长叹一声,躬身领命:“主公英明。”


    计策已定,朱平安便不再犹豫。


    “京城不能再待下去了。”他立刻做出安排,“明日一早,我便上奏请求返回封地。离京之前,以‘感谢祥瑞’为名,给太傅杨维、大学士李德明这几位保持中立的老臣送去一份厚礼。不必太贵重,点到为止,只为结个善缘。”


    众人纷纷点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闲棋,在未来的某个关键时刻,或许就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一切安排妥当,朱平安正准备提笔写奏折。


    就在此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殿下,宫里来人了!”


    话音未落,一名身穿青色宦官服饰的小太监,已经迈着碎步走了进来,尖细的嗓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刺耳。


    “传陛下口谕——”


    朱平安与贾诩、狄仁杰对视一眼,心中皆是一凛,连忙起身行礼。


    那小太监目光在众人脸上一扫,最后落在朱平安身上,扯着嗓子喊道:“宣,瑞王朱平安,即刻进宫面圣!”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