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厅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张巨大的舆图上。
它太大了,几乎铺满了整个长案。与之前官方工整的舆图不同,这张图充满了手绘的力道,山川河流的走势被粗犷而精准的线条勾勒出来,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
而最令人心悸的,是那条贯穿图纸中央的蓝色线条。
它如同一条苏醒的巨龙,从景昌县北部的山区发源,蜿蜒南下,巧妙地将两县境内所有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沼泽全部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的水系网络。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在这条“巨龙”的尾部,王景还用虚线预留出了数个接口,箭头直指邻近的州县。
这已经不是治水,这是在画地为龙!
“此河,我称之为‘景云运河’。”王景的声音不大,却在安静的议事厅内掷地有声。
他指着图纸,开始详解:“此河一旦建成,首要之功,便是彻底根除两县水患。上游蓄水,中游分流,下游灌溉,可保景云之地,百年无忧。”
“其次,可成一个巨大的灌溉网络。沿河两岸,预计可新增良田至少三十万亩,皆为水旱从人的上等良田!”
“最重要的一点,”王景的眼中闪烁着光芒,“它将成为一条水上交通大动脉。南来北往的货物,可顺流直下,节省脚力十倍不止。两县的物资流通、经济发展,将因此而腾飞!”
萧何与荀彧凑在舆图前,越看,心越沉,最后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王先生,”萧何的眉头紧紧锁起,他作为总管,第一反应就是算账,“这个工程,太过浩大了。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恐怕……是个天文数字。以两县如今的府库,便是再翻十倍,也难以支撑。”
荀彧也点头附和,他的考量更为深远:“殿下,如此规模的工程,征调民夫不下十万,工期至少数年。期间百姓生计、土地征用、官员调配,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民乱。这……这非一地一县之力所能为。”
他们的质疑,代表了所有正常人的反应。这不是一个计划,这是一个梦想,一个疯狂的、不切实际的梦想。
连一向胆大包天的贾诩,都眯着眼睛,没有说话。他不是在评估可行性,而是在评估这份疯狂背后,殿下的野心究竟有多大。
面对质疑,王景却不见丝毫慌乱,他似乎早有预料。
“萧何先生、荀彧先生的顾虑,景早已想过。”他不卑不亢地说道,“此计虽难,但绝非空想。”
“其一,我们可分段施工。先从水患最严重的云安县南段开始,集中人力物力,先解燃眉之急。此段一旦修成,百姓见到好处,后续的工程便会得到拥护。”
“其二,人力问题,可以‘以工代赈’之法解决。我们不强征民夫,而是招募。凡来做工者,每日管两餐饱饭,并按工日发放薪酬。如此,既能解决劳力,又能让贫苦百姓有活路,一举两得。”
“其三,物料运输,可利用现有水力。在关键河段,甚至可以建造水力驱动的起重、运输器械,事半功倍。”
王景侃侃而谈,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宏伟蓝图,拆解成一个个切实可行的步骤。他的话语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严谨的逻辑和绝对的自信。
萧何与荀彧听得入了神,脸上的疑虑渐渐被惊讶所取代。他们发现,这个看似粗陋的汉子,其胸中所藏的,竟是经天纬地之才。
可即便如此,这依然是一场豪赌。议事厅内,再次陷入了沉默。所有人都看向了主座上的朱平安,等待着他的最终决断。
朱平安的目光,自始至终都灼灼地盯着那张舆图。他仿佛能看到,在那条蓝色的线条上,千帆竞渡,两岸稻谷飘香,百姓安居乐业。
他心中的血液,在沸腾。
“砰!”
一声巨响,朱平安猛地一掌拍在桌案上,霍然起身。
他双目赤红,环视众人,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就这么办!”
“本王要让这景云之地,千年无水患!”
“钱不够,本王去想办法!人不够,本王去招募!此事,休要再议!”
这一声怒吼,如同定海神针,将所有的犹豫和彷徨,瞬间击得粉碎。萧何与荀彧对视一眼,随即躬身领命:“臣等,遵命!”
贾诩的嘴角,终于勾起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是夜,朱平安屏退左右,独自留在书房。他平复下激动的心情,意识沉入系统。
“系统,消耗信仰值,对‘景云大运河’计划,进行成功率推演。”
【推演启动,消耗信仰值1000点……推演完成。】
【“景云大运河”计划:综合成功率85%。】
【风险提示:】
【1. 潜在的巨大财政赤字,有超过60%的概率导致府库在工程中期被完全掏空。】
【2. 严重缺乏懂得算学、测绘、营造、管理的中层技术官员与熟练工匠。此风险将直接导致工期延长、成本激增、工程质量下降,是计划失败的最大隐患。】
看到85%的成功率,朱平安松了口气,这证明他的决断没有错。但当他看到第二个风险提示时,瞳孔却猛地一缩。
人才!
这个问题,像一盆冷水,瞬间浇醒了他。
他手下有王景这样的顶级总设计师,有萧何这样的顶级大总管,有荀彧这样的顶级战略顾问,有贾诩这样的顶级风险控制。
可是,谁去执行?
谁来丈量土地,谁来计算土方,谁来监督施工,谁来管理数万民夫的吃喝拉撒?
靠那群只懂得“之乎者也”的腐儒,还是靠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吏员?
他突然意识到一个致命的短板。他的班底,像一个只有元帅和将军,却没有足够士官和精兵的军队。靠召唤,能解决顶层问题,但永远无法解决系统性的人才断层。你总不能指望系统给你召唤五百个优秀的工头吧?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
自己培养!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一个比修建运河更加大胆、更加离经叛道的想法,疯狂地滋生起来。
他猛地推开书房的门,大步流星地走向议事厅。
片刻之后,刚刚散去的萧何、荀彧、贾诩等人,被再次紧急召集。他们看着殿下眼中闪烁的、比决定修建运河时更加狂热的光芒,心中都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朱平安深吸一口气,宣布了他的第二个决定。
这个决定的震撼程度,甚至让贾诩都收起了那副万年不变的微笑。
“传本王令!”
“从即日起,本王要在景昌县,建立一所‘景云学堂’!”
“不教诗书,不考八股!只教算学、格物、水利、营造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