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3章 天高皇帝远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四个字,如四块巨石投入死寂的潭心,激起轩然大波。


    “儿臣,领旨谢恩!”


    朱平安的声音平静而有力,没有丝毫被迫的屈辱,更无半点不甘的怨怼,反而透着一种卸下枷锁般的坦然。


    这一下,轮到龙椅上的朱乾曜和丹陛下的首辅张秉正愣住了。


    他们准备好的一系列后手——如果朱平安抗辩,就斥其不知好歹;如果他委屈求情,就讥其心性软弱——此刻全都堵在了喉咙里,不上不下。


    那感觉,就像卯足了全力挥出一拳,却重重打在了一团棉花上,说不出的憋闷与难受。


    丞相林如海 脸上笑容瞬间凝固,他甚至下意识地掏了掏耳朵,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朱乾曜敲击着龙椅扶手的手指也停了下来。他设想过儿子会愤怒,会争辩,会用那套平定水患的功劳来讨价还价,却唯独没想过,他会如此干脆利落地接下这个天大的烂摊子。


    这平静的接受,反倒像一记无声的耳光,抽在了帝王脸上。


    一个处心积虑地打压,一个不顾体面地迎合,而被打压的主角却甘之如饴。这强烈的反差,瞬间将他们的心胸衬托得无比狭隘。


    朝堂上,一些原本保持中立的官员,看向朱平安的眼神悄然发生了变化。那眼神里,少了几分同情,多了几分真正的敬佩。


    不争,才是最大的争。


    这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气度,比任何激烈的辩驳都更有力。


    退朝的路上,幸灾乐祸的二皇子和四皇子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困惑。他们想不通,老六到底是真傻,还是在图谋着什么他们看不懂的东西。


    六王府。


    朱平安刚一进门,就迎上了众人焦急又愤慨的目光。


    “殿下!这皇帝老儿和那老匹夫,欺人太甚!”典韦瓮声瓮气地咆哮,脸涨得通红,恨不得现在就提着双戟去首辅府上说道说道。


    “景昌县那是什么鬼地方?让您去当知县,还只是个‘代’的,这不是把您的脸往地上踩吗?”许褚也是一脸怒容,拳头捏得咯吱作响。


    其他人虽然没说话,但脸上的表情显然是认同的。


    唯有贾诩,慢悠悠地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抚须轻笑。


    “文和先生,这都火烧眉毛了,您怎么还笑得出来?”戚继光性子沉稳,此刻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贾诩放下茶杯,浑浊的老眼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诸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他环视一圈,缓缓道:“京城是什么地方?是天子脚下,是龙潭虎穴,更是个无形的囚笼。殿下在这里,一举一动都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做得再好,功劳也会变成催命符。如今,天子亲手为我们打开了这囚笼的门,送了我们一方虽贫瘠,却远离他视线的立足之地。在那里,天高皇帝远,正是我等大展拳脚,建立根基的绝佳机会啊!”


    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让书房里凝重的气氛瞬间一松。


    朱平安点了点头,接过贾诩的话头,目光深邃。


    “文和先生所言极是。景昌县虽穷,但如同一张白纸。在京城这张写满了字画的纸上,本王每添一笔都束手束脚。可到了景昌县那张白纸上,本王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在那里,本王的政令,就是天命!”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强大的自信,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原本的愤懑,迅速转变成了对未来的期待。


    “好!既然如此,我等便随殿下,去那景昌县,闯出一番新天地!”萧何抚掌说道,眼中已经开始盘算起民政规划。


    “没错!京城的兵不敢大练,到了那鸟不拉屎的地方,我定要为殿下练出一支真正的虎狼之师!”戚继光也豪情万丈。


    朱平安当即召集核心班底,召开了第一次“景昌县发展工作会议”。


    “此去景昌,人员不必过多,但需精干。萧何先生随我同去,总览民政规划;元敬(戚继光)也去,负责组建新军,保境安民。”


    “沈万三继续坐镇京城,对王家的经济战不能停。不过,他需派一名最得力的助手随行,负责在景昌县建立起我们的商业体系,为我们输血。”


    众人纷纷领命,一个前往蛮荒之地的核心领导班子就此组建完毕。


    安排妥当后,朱平安心念一动,想起了系统升级后解锁的新功能。


    【功能:系统推演】


    【说明:消耗信仰值,可对指定目标进行潜力、风险、最优策略等方面的推演,消耗信仰值视推演目标的复杂程度而定。】


    “系统,推演景昌县的发展潜力及最优策略。”朱平安在心中默念。


    【叮!检测到目标“景昌县”,推演该目标将消耗信仰值5000点,是否确认?】


    平定三州水灾,让他的信仰值账户再次充裕起来。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确认。


    “确认!”


    【消耗信仰值5000点,开始对“景昌县发展潜力及最优策略”进行推演……】


    瞬间,朱平安的眼前,系统面板上无数淡金色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飞速划过,地理、气候、水文、人口构成、历史沿革……所有关于景昌县的信息都被拆解、分析、重组。


    片刻之后,数据流停止,一份详细到令人发指的报告烙印在了他的脑海中。


    朱平安的眼睛越睁越大,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报告中不仅精准分析了景昌县内哪几块土地在洪水退去后最先适合种植,还用一个醒目的红色标记,点出了县城以西三十里外,一处早已被当地人废弃的旧盐场!


    报告显示,那处盐场看似枯竭,实则下方深层,隐藏着一个储量极其惊人的岩盐矿!


    不仅如此,在县城南边的丘陵地带,还标记出了一处特殊的高岭土矿脉。这种土质地细腻,是烧制顶级瓷器的绝佳原料!


    报告的最后,甚至还列出了几位当地百姓的名字,他们或是祖传的烧瓷匠人,或是精通煮盐的老手,如今都因灾情而流离失所。


    朱平安看着这份“未来地图”,嘴角的笑意再也无法抑制,最终化为了一声畅快淋漓的大笑。


    “哈哈哈哈!”


    萧何、贾诩等人正低声讨论着细节,被他这突如其来的笑声吓了一跳,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


    朱平安强压下心中的狂喜,将报告中的关键信息——盐矿和高岭土矿,言简意赅地告知了众人。


    “什么?!”


    萧何第一个站了起来,这位向来稳重的治世能臣,此刻也无法保持镇定,脸上满是震惊:“殿下是说……景昌县有储量惊人的盐矿和瓷土矿?”


    盐和瓷器,在这时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雪花花的银子!意味着无穷无尽的财富!


    贾诩浑浊的眼中精光爆射,戚继光也激动得满脸通红。他们终于明白,殿下为何会那般痛快地领旨了。


    这哪里是去穷乡僻壤受苦,这分明是去接收一个被世人遗忘的巨大宝库!


    朱平安站起身,走到窗前,遥望向京城之外,那片在世人眼中满目疮痍的土地。


    他的眼神灼热如火,充满了无尽的野望。


    “他们给本王一个烂泥潭,本王就用这烂泥,烧出这世间最华美的瓷器!”


    “他们给本王一片不毛地,本王就用这土地,筑起一座通天的不朽之城!”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自己最信任的班底,声音斩钉截铁。


    “我们的第一步,就是拿下那座被世人遗忘的盐矿!”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