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8章 首辅发难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张秉正!


    当朝首辅,三朝元老,帝师之尊。


    他的出现,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涟漪。太庙内的气氛,瞬间变得诡异起来。


    朱平安的瞳孔微微一缩。他身后的贾诩、荀彧等人,也是心头一凛。这位首辅大人,向来深居简出,不涉党争,是泰昌帝朱乾曜最为信任的孤臣。今日他突然站出来,说“亦有参与”,这潭水,怕是要彻底浑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权倾朝野的老者身上,等待着他的下文。


    张秉正颤巍巍地走到大殿中央,先是对着龙椅上的泰昌帝深深一揖,声音苍老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沉稳:“陛下,老臣有罪。”


    泰昌帝朱乾曜看着这位自己最为倚重的肱骨之臣,眉头紧锁,语气复杂:“张爱卿,你有何罪?”他心中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


    张秉正缓缓直起身,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最终落在瘫倒在地的太子朱承泽身上,叹了口气,才继续道:“陛下,三年前,皇后娘娘挪用内帑,以修缮坤宁宫为名,实则为救治国舅王显一事,老臣……略有耳闻。”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


    连首辅都知道?而且是三年前就知道?!


    皇后和太子一党的人,面色更加灰败,如同末日降临。而其他中立的官员,则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朱平安的眉毛不自觉地挑了一下。这张秉正,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张秉正仿佛没有看到众人的惊愕,继续以他那特有的缓慢语调说道:“当时,老臣考虑到皇家颜面,为社稷稳固,也为……不让陛下过于忧心,故而选择了知情不报。”他顿了顿,又抛出一个重磅炸弹:“不仅如此,老臣还曾‘协助’过坤宁宫方面,将那笔款项的账目,做得尽量……天衣无缝,以掩人耳目。”


    “轰!”


    人群中彻底炸开了锅。


    如果说之前只是怀疑,现在张秉正亲口承认“协助”作假,那这性质就完全变了!他不仅仅是知情不报,更是从犯!


    泰昌帝的脸色铁青,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最信任的首辅,竟然也牵扯其中!他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然而,张秉正接下来的话,却让殿内绝大多数人,都感到了刺骨的寒意。


    只见他话锋一转,那双深邃如古井的眸子,锐利地看向了朱平安,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然,老臣不解的是,此事经老臣‘修缮’,按理说应是天衣无缝,外人绝难察觉端倪。


    六殿下,”他直呼朱平安的称谓,带着一丝审视,“您又是如何得知此事,并且还能将这笔陈年旧账查得如此清晰,连款项去向都一清二楚?”


    来了!


    朱平安心中警铃大作。贾诩和荀彧的脸色也瞬间凝重起来。


    张秉正的语速不疾不徐,却字字如刀,直刺要害:“莫非……六殿下神通广大,在内务府,甚至是在皇后娘娘的坤宁宫之内,早已安插了得力的眼线不成?”


    这一问,如同一道惊雷,将在场所有人都劈得外焦里嫩!


    局势,在这一瞬间,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逆转!


    前一刻,朱平安还是揭露太子罪行的功臣,是正义的化身。但张秉正这看似不经意的一问,却瞬间将矛头调转,直指朱平安!


    一个皇子,监视内务府或许还能勉强解释为协理政务,可若是监视皇后寝宫,那罪名可就大了去了!往小了说是大不敬,往大了说,就是图谋不轨,其心可诛!


    原本对太子怒不可遏的泰昌帝,此刻看向朱平安的眼神,也骤然变了。那眼神中,刚刚对朱平安升起的些许赞赏和信任,瞬间被浓浓的猜忌和警惕所取代。


    他可以容忍儿子们为了皇位争斗不休,甚至默许一些手段。但他绝不能容忍,有任何一只手,敢伸向他的后宫,监视他的皇后!这是对他皇权最直接的挑衅!


    朱平安清晰地感觉到,父皇身上散发出的寒意,比刚才审视太子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站在朱平安身后的贾诩,那双总是半眯着的眼眸骤然睁开了一瞬,闪过一丝极致的寒芒,袖中的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捻动。


    他千算万算,算到了太子会崩溃,算到了皇后会失态,却唯独没有算到,这位一直置身事外,仿佛与世无争的老首辅,会在最关键的时刻,从最刁钻的角度,给予他们如此致命的一击!这已非简单的朝堂争斗,而是真正的生死棋局。


    这老狐狸,藏得太深了!


    太庙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所有人的目光,都从太子身上,转移到了朱平安身上。他们想看看,这位刚刚还意气风发的六皇子,将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绝境。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面对张秉正这堪称诛心的一问,面对父皇那冰冷猜忌的目光,朱平安的脸上,却并未露出丝毫慌乱之色。


    他依旧挺直着脊梁,神色平静,甚至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


    只见他不卑不亢地对着张秉正微微躬身,朗声说道:“首辅大人多虑了。”


    声音清朗,掷地有声,在这死寂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


    “儿臣能查到此事,并非如大人所言,安插了什么眼线。”朱平安顿了顿,目光平静地迎向张秉正那探究的眼神,缓缓抛出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答案:“而是因为,向儿臣‘举报’此事的,并非旁人,正是……国舅爷王显府上的一位‘义士’。”


    “义士?”


    此言一出,不仅张秉正愣住了,连泰昌帝也露出了诧异的神色。


    国舅府上的人,举报国舅和皇后?这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朱平安此言,究竟是他急中生智的谎言,还是他真的留有如此惊人的后手?


    张秉正那双仿佛能洞察一切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朱平安,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哪怕一丝一毫的心虚。这位在朝堂上翻云覆雨数十年的老狐狸,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他到底是忠于皇帝,还是另有所图?


    这场浑水,因为这位真正的“黄雀”的入局,被彻底搅得更深,也更险恶了。太庙之内的每一个人,都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旋涡之中,随时可能被吞噬。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