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1章 国士无双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那片将整个书房映照得如同白昼的璀璨光芒,渐渐收敛,如同潮水般退去。


    光华散尽之处,一道身影静静肃立。


    此人约莫四十余岁年纪,身着一袭朴素至极的青色儒衫,洗得略微有些发白,却异常干净整洁。


    他的面容清瘦,颧骨微微凸显,下颌蓄着几缕短须,打理得一丝不苟。


    唯独那双眼睛,异常明亮,深邃而锐利,仿佛能洞察人心,看透世间一切繁杂表象,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与他朴素的外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就在朱平安凝神打量此人之际,脑海中,系统那冰冷而庄严的提示音,如期而至。


    【叮!顶级文臣召唤成功!】


    【恭喜宿主,获得大汉贤相——萧何!】


    萧何!


    当这两个字在朱平安的意识中炸响,他的心脏猛地一缩,随即以前所未有的剧烈程度狂跳起来。


    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狂喜,如同汹涌的浪潮,瞬间席卷了他的四肢百骸!


    竟然是萧何!


    汉初三杰之一,那位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为汉高祖刘邦奠定大汉万世基业的千古名相!


    朱平安几乎要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垂在身侧的双手,手指都因为极致的兴奋颤抖。


    他做梦都没想到,系统奖励的召唤,竟然能直接召唤出这等级别的存在!


    这简直是天降甘霖,雪中送炭!


    不,这比雪中送炭还要珍贵百倍千倍!


    有了萧何,他何愁内政不稳,何愁国库不丰,何愁民心不附?


    那青衫文士,也就是萧何,在光芒彻底散去后,目光平静地扫视了一眼书房内的陈设,最后落在了朱平安的身上。


    他深邃的眼眸中没有丝毫初来乍到的慌乱或迷茫,反而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沉静。


    萧何缓步上前,在距离朱平安三步之外站定,而后从容一揖,声音沉稳而富有磁性。


    “草民萧何,拜见殿下。”


    他的语调不卑不亢,礼数周全,自有一股不动如山的气度。


    朱平安强行按捺下心中翻腾的激动,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一些。


    他知道,越是这样的人物,越需要展现出足够的尊重与驾驭能力。


    “先生免礼,请起。”


    朱平安抬了抬手,目光炯炯地看着萧何。


    他决定亲自考较一番,虽然系统出品必属精品,但他更想亲身体会这位历史名相的风采。


    “先生远道而来,一路辛苦。本王府中简陋,还望先生莫要嫌弃。”


    朱平安客套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直接切入了正题。


    “本王听闻先生精通庶务,今日有幸得见,想请教先生几个问题,不知可否?”


    萧何微微一笑,那笑容平和而睿智。


    “殿下但问无妨,草民知无不言。”


    朱平安点了点头,略作沉吟,便开口问道:


    “敢问先生,若要使国富民强,首当何为?以泰昌如今之境况,田亩、税赋、户籍三者,先生以为何者最为紧要,又当如何梳理?”


    这几个问题看似基础,实则直指国家治理的核心。


    萧何闻言,神色不变,略作思忖,便条理清晰地回答道:


    “回殿下,国富民强之基,在于民。民安则国安,民富则国富。”


    “田亩乃民之本,户籍乃赋之源,税赋乃国之用。三者互为表里,缺一不可。”


    “以草民愚见,当今天下,若论紧要,首在清查户籍,核实天下丁口与田亩实数。户籍不准,则田亩不明;田亩不明,则赋税无从谈起,一切皆为空中楼阁。”


    “其后,当均田亩,抑兼并,使耕者有其田,如此方能安民心,增产出。”


    “待民心稍定,再行整顿税赋,轻徭薄赋以养民力,同时严查偷漏,确保国库收入。如此,则百姓安居乐业,国家财用不匮。”


    萧何的回答,逻辑严密,数据翔实,对每一个环节的利弊分析都鞭辟入里,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成熟见解。


    仅仅是这番初步的对答,就让朱平安感到十分惊喜。


    这位萧何,果然名不虚传!


    他眼神中的赞赏之色更浓,随即抛出了一个更为棘手,也更为现实的问题。


    “先生所言极是。然,如今朝廷国库空虚,积弊甚深,贪墨横行。若要清查亏空,追缴赃款,必将触动无数权贵利益,阻力重重。”


    “再者,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政监督体系,杜绝此类事情再度发生?”


    “还有,如何在增加国家岁入的同时,真正做到不加重寻常百姓的负担,甚至让他们从中受益?这其中的平衡,又该如何把握?”


    这几个问题,层层递进,每一个都尖锐无比,直指泰昌王朝目前最核心的财政与吏治顽疾。


    也是朱平安激活系统以来,一直苦苦思索,却始终未能找到完美答案的难题。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萧何,期待着这位大汉贤相的答案。


    萧何听完朱平安的问题,眉头微微蹙起,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书房内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片刻。


    片刻之后,萧何缓缓抬起头,眼神中闪烁着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智光芒。


    他接下来的话,让朱平安越听越是心惊,甚至可以说是醍醐灌顶,眼界大开!


    萧何不仅对朱平安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给出了详尽的解决方案,更提出了一系列朱平安闻所未闻,但细细思量之下却又觉得精妙绝伦、极具操作性的管理方法与制度设计。


    例如,他提出的“审计分离”、“预算公开”、“官吏财产申报与公示”、“以盐铁专营充实国库,反哺民生”、“建立国家储备粮仓体系”,在丰年购入粮食储存,灾年开仓放粮,平抑粮价,救济灾民,稳定社会,等等诸多构想。


    这些理念,许多都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的认知!


    朱平安听得如痴如醉,只觉得眼前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无数困扰他许久的难题,在萧何的分析下,似乎都有了清晰的解决路径。


    这位萧何分明就是一位治国理财的绝顶天才,一个真正的国之柱石!


    朱平安此刻的心情,已经不能简单地用“激动”来形容。


    那是一种看到了宏伟蓝图即将实现的巨大信心与豪情!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