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章 洞悉意图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次日清晨,朱平安正在练字时,陆柄匆匆而来。


    他身后跟着一名锦衣卫,手中捧着厚厚的情报卷宗。


    “殿下,您要的情报收集齐了。”


    陆柄的神情凝重,显然这些情报不简单。


    朱平安放下毛笔,示意典韦守在门外。


    “说。”


    陆柄展开第一份密报:“殿下,蛮族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据我们安插在边境茶马互市的商人回报,蛮族共有三大部落联盟,蛮族看似团结,各怀鬼胎。”


    “血狼部最为强悍,主战;青鹰部实力次之,态度摇摆;铁蹄部最小,但控制着重要的草场,主和。”


    朱平安眯起眼睛。


    这个信息很关键。


    “继续。”


    “血狼部首领哈丹巴特尔素来仇视泰昌,力主南下劫掠。”


    “但青鹰部首领巴雅尔更倾向于通过谈判获取利益。”


    “铁蹄部首领苏和虽然实力最弱,但他掌握的草场是过冬的关键。”


    陆柄翻开另一份密报。


    “更重要的是,我们从娘娘的商队那里得到消息。”


    “今年春季泰昌加强了边境管制,茶叶、丝绸、铁器等物品的贸易量骤减。”


    “蛮族过冬所需的粮食、布匹、盐巴等物资严重不足。”


    朱平安的瞳孔微微收缩,心中闪过一个念头:难道这场战争的本质并非他想象的那样?


    这些信息正在勾勒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画面。


    “往年他们如何过冬?”


    “殿下,往年蛮族都要从边境贸易中获取大量过冬物资。”


    “茶叶可以换取他们急需的粮食,丝绸可以换取御寒衣物。”


    “今年贸易受阻,他们的处境相当困难。”


    朱平安手指轻敲桌案。


    难怪蛮族会突然大举南侵。


    这不是单纯的军事扩张,而是生存危机倒逼下的冒险。


    “殿下,卑职还有一个发现。”


    陆柄压低声音:“蛮族的攻击并非毫无章法。”


    “他们专门攻击商路要道和富庶城镇,但对军事要塞只是佯攻。”


    “这更像是在制造压力,而非真正意图占领。”


    朱平安彻底明白了。


    这些情报串联起来,指向一个惊人的结论。


    “你立即去请贾先生过来。”


    “是。”


    不到一盏茶的工夫,贾诩便出现在书房中。


    他的眼中有着熬夜后的血丝,显然昨夜也在分析情报。


    “主公,卑职已经将所有情报梳理完毕。”


    贾诩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张密密麻麻的分析图,上面用红墨标注着各种推演线索,记录着各种分析。


    “蛮族此次南侵,色厉内荏,实为求财,而非求地。”


    朱平安示意他详细说明。


    “主公请看,蛮族虽然声势浩大,但实际行动处处透露着试探的意味。”


    “破城后并未屠城,反而大肆劫掠物资。”


    “攻击军事要塞时雷声大雨点小,真正的重心在商路和粮仓。”


    贾诩的手指在纸上划过一条条分析线。


    “结合他们内部的分歧和过冬困境,卑职断定,他们的真正目的是打痛泰昌,逼迫朝廷重开边贸并给予更优厚的条件。”


    朱平安霍然起身,椅子发出轻微的摩擦声,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如果贾诩的分析正确,那整个战局就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如此说来,太子此行,若只知猛打猛冲,反而可能弄巧成拙?”


    贾诩点头:“正是。”


    “若太子大胜,蛮族无利可图,必然死战到底。”


    “若太子惨败,朝廷威严扫地,谈判时也没有筹码。”


    “关键在于''打得巧'',既要展现实力,又要给蛮族留下谈判的空间。”


    朱平安开始在房中踱步。


    这个判断完全颠覆了他原先的计划。


    如果蛮族真正想要的是恢复贸易,那战争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文和,如果按你的分析,我们应该如何行动?”


    “主公,我们的目标也要随之调整。”


    贾诩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戚将军的部队,目标不再是''力挽狂澜'',而是''精准打击''。”


    “在关键时刻展现实力,为泰昌争取谈判主动权,同时将功劳最大化。”


    朱平安停下脚步。


    这个策略确实更加巧妙。


    既避免了与蛮族死磕,又能在关键时刻建功立业。


    “立即召戚将军来见!”


    半个时辰后,戚继光秘密进入朱平安的书房。


    朱平安将贾诩的分析和新的战略目标详细告知。


    戚继光听后,眉头紧锁,但很快就露出了理解的神色。


    “殿下,如果真如贾先生所言,那我们的训练重点确实需要调整。”


    “大规模会战的重要性下降,小规模精准突击的重要性上升。”


    戚继光的军事嗅觉相当敏锐。


    “我会立即调整训练侧重点,强调小队配合和突袭战术。”


    “连弩的使用也要加强训练,在关键时刻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朱平安满意地点头。


    有戚继光这样的名将配合,再加上贾诩的智谋,这次行动的成功率大大提升。


    “记住,一切行动都要等候时机。”


    “不可提前暴露,也不能错过关键节点。”


    “末将明白。”


    戚继光告退后,朱平安独自留在书房中思考。


    窗外传来隐约的鼓声和号角声。


    那是太子在京城中大肆宣扬“御驾亲征”决心的声音。


    各种出征仪式搞得轰轰烈烈,颇有几分闹剧色彩。


    朱平安冷冷一笑。


    太子越是张扬,就越容易暴露自己的短板。


    真正的智者,往往韬光养晦,在关键时刻方显锋芒。


    接下来的几日,朱平安每日都照常去向皇帝请安。


    表面上总是表达对前线战事的“忧虑”和对太子的“支持”。


    “父皇,儿臣虽不能随军出征,但心系前线。”


    “若有需要,儿臣愿倾尽所有支持太子。”


    皇帝每次都会点头称赞他的“兄弟情深”。


    但朱平安心中清楚,自己真正的准备工作才刚刚开始。


    【叮!宿主洞悉关键情报,制定高明策略,信仰值+500!】


    【当前信仰值:2987】


    系统的提示让朱平安心中更加踏实。


    这条路,他走对了。


    夜深人静时,朱平安站在窗前,望着北方的夜空。


    那里,太子的大军正在集结。


    那里,蛮族的铁骑正在游弋。


    而他,正在等待着改变一切的时机。


    战争的真相往往隐藏在表象之下。


    能够看透本质的人,才能掌握最终的胜利。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