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二章 谣言再起

作者:君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岂有此理!”


    元始天尊猛地一拍身旁的玉案,那由大道法则凝聚而成的案几,竟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哀鸣。


    “这帝辛,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天机在他身上,竟一再失灵?”


    他想不通,但他能感觉到,这背后,必然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推波助澜。


    “通天?还是……九幽的那个家伙?”


    元始天尊的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机。


    西岐的烂摊子,让阐教众仙一个头两个大。


    惧留孙与黄龙真人灰头土脸地返回昆仑山,将姬发那副被武吉蛊惑得六亲不认的模样一说,整个玉虚宫都陷入了一片死寂。


    元始天尊看着下方这群连凡人都搞不定的弟子,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一群废物!”


    最终,他只能将满腔的怒火,再次对准了那个让他屡屡吃瘪的源头——朝歌。


    既然西岐这枚棋子暂时指望不上,那便只能从外部想办法,先将帝辛的气焰打压下去。


    “广成子!”


    “弟子在。”广成子连忙出列,心中忐忑。


    “你且再去一趟人间。”元始天尊的声音冰冷,“但此次,不必去朝歌。你只需将一些‘事实’,散布于天下诸侯与万民之中便可。”


    他眼中寒光一闪,已然有了决断。


    很快,一则则比以往更加恶毒、更加耸人听闻的谣言,如插上了翅膀,自昆仑山飞出,传遍了洪荒的每一个角落。


    这一次的谣言,编得有鼻子有眼,极具煽动性。


    “听说了吗?那人王帝辛,根本不是人,而是上古魔神转世,真正的魔王!”


    “可不是嘛!我阐教的广成子、赤精子两位仙长,只是想去朝歌点化两位皇子,竟被他无故打入天牢,施以炮烙之刑,险些身死道消!”


    “那北海大捷,更是他以数十万将士的性命为祭品,召唤出的上古魔神之力,才换来的惨胜!如今的朝歌,早已是魔气冲天,人间炼狱!”


    这些谣言,不仅颠倒黑白,更是夹杂了一丝丝精纯的玉清仙气。


    这仙气,对凡人并无伤害,却有一种独特的功效——惑心。


    它能悄无声息地影响凡人的心智,让他们在听到这些谣言时,不由自主地便会信上三分,甚至会在睡梦中,见到那所谓的“魔王降世,朝歌炼狱”的可怕景象。


    一时间,天下诸侯人心惶惶,不少原本就对帝辛新政不满的旧贵族,更是如同找到了主心骨,开始在各自的封地内大肆宣扬“人王无道,天将讨之”的言论,试图动摇朝歌的国本。


    阴险、毒辣,危机四伏。


    然而,这番在阐教看来天衣无缝的攻势,落在帝辛与妲己眼中,却显得有些可笑。


    寿仙宫内,帝辛正批阅着奏章,妲己则在一旁,为他研墨。


    “大王,最近城中的米价,似乎涨得有些快了。”妲己看似随意地提了一句。


    帝辛的笔锋一顿,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孤也察觉到了。城中百姓,似乎也比往日里多了几分焦躁不安,仿佛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他放下笔,眉头紧锁。


    “爱妃,你可能察觉到什么?”


    妲己嫣然一笑,她放下墨条,走到帝辛身后,伸出纤纤玉手,为他轻轻揉捏着太阳穴。


    “大王莫急。”她的声音轻柔,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不过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小伎俩罢了。”


    她闭上双眼,鬼母的本源之力悄然散开,瞬间便笼罩了整座朝歌城。


    那股隐藏在流言蜚语之中,试图影响民心的玉清仙气,在她这位九幽之主面前,脆弱得如同阳光下的冰雪,瞬间便被同化、消融,连一丝涟漪都未曾泛起。


    “又是阐教那帮牛鼻子老道。”妲己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讥诮,“他们似乎觉得,只要在背后煽风点火,便能动摇大王的根基。真是……天真得可爱。”


    她将自己的发现,以及对阐教意图的猜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帝辛。


    帝辛听完,脸上非但没有怒意,反而露出一抹玩味的冷笑。


    “魔王?人间炼狱?”他摇了摇头,只觉得这群高高在上的仙人,想象力未免也太贫乏了些,“他们以为,凭着几句空口白牙的污蔑,就能抹去孤为万民所做的一切?”


    “大王打算如何应对?”妲己好奇地问道。


    “应对?”帝辛笑了,“对付流言最好的方式,从来不是辩解,而是事实。”


    他当即传下旨意。


    第一道旨意,直指民生。


    他下令,立刻从国库中调拨出百万石粮食,在朝歌城内各大要道设立粥棚,凡城中百姓,无论贫富,皆可凭户籍免费领取三日口粮。


    同时,严令城中所有米商,必须以平日八成的价格出售粮食,若有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者,一经发现,满门抄斩,绝不姑息。


    这道旨意一下,整个朝歌城瞬间安定了下来。


    那些原本因米价上涨而心生恐慌的百姓,看着自家米缸里多出来的粮食,感受着那碗中热粥的温度,心中的不安与疑虑,瞬间便被一股名为“踏实”的感觉所取代。


    紧接着,第二道旨意,传遍了朝歌的每一个角落。


    帝辛宣布,将亲自在王宫前的广场上,连续三日,召开“万民议政大会”。


    但凡大商子民,无论身份高低,无论男女老少,只要对朝廷的政策有任何意见或建议,皆可前来广场,当面向人王提出。


    若言之有理,当场采纳,甚至有封赏。


    若言之无物,亦不会降罪,可自行离去。


    这在等级森严的洪荒时代,简直是闻所未闻之举。


    一时间,整个朝歌城再次沸腾了。


    百姓们奔走相告,他们不敢相信,自己这些平日里被视为草芥的凡人,竟真的有机会,能与那高高在上的人王,面对面地交谈。


    议政大会的第一日,广场上人山人海,却无一人敢上前。


    直到一个胆子大的老农,被身旁的乡邻推搡着,颤颤巍巍地走上前,提出了一个关于农具改良的建议。


    帝辛非但没有动怒,反而认真地听完,当场便命工部官员记录在案,并赏了那老农百金。


    这一下,彻底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


    一时间,关于农桑、工商、水利、教育的建议,如雪花般飞向帝辛。


    帝辛来者不拒,与百姓们席地而坐,耐心听取,认真探讨,那份属于君王的亲和与睿智,展露无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