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5章 不是不想,是不能

作者:坐稳了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勉强抬起头,嘴唇哆嗦着想要辩解:“王…王大人息怒…非是下官等不愿管束,实在是…实在是…”


    “实在是什么?!”王安根本不给他搪塞的机会,“是怕了他们?还是早已与他们沆瀣一气,同流合污?!”


    “下官不敢!下官万万不敢啊!”


    李茂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带身后几名属官也齐刷刷跪了一片,连连叩头。


    “不敢?”王安冷笑,“本官看你们敢得很!若非尔等平日纵容,那赵明之流,安敢如此肆无忌惮?!今日若不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就别怪本官以怠政渎职、纵容豪强之罪,请出尚方宝剑,先斩了尔等的乌纱!”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啊!”李茂吓得魂飞魄散,涕泪横流。


    别看这位王尚书表面上好说话,可实则经历了刚才那一处众人都看得出来他是真的能做出这样的事,也有绝对的权利。


    此刻他们就算是胆子再大,也不敢得罪。


    可若让他们从头到尾的把事情原原本本讲明白,就没人有这个胆子。


    就在王安逐渐失去耐心之时,跪在最后面一个掌管文书档案的年轻小吏似乎终于忍受不住了,猛地以头抢地,带着哭腔高声喊道。


    “王大人!非是李郡守和各位大人不愿管,实在是…实在是无能为力啊!这沧澜郡,早就是他们几家说了算了!”


    此言一出,李茂等人脸色剧变,想要阻止却已来不及。


    王安目光瞬间落在那小吏的身上:“哦?你细细说来!如何个说了算法?若有半句虚言,本官定不轻饶!”


    那小吏好不容易才鼓足了勇气,既然开了口,便索性豁出去了。


    他抬起头,满脸悲戚,恨不得以头抢地。


    “王大人明鉴!那赵家、钱家、孙家,盘踞沧澜郡已历三代!他们不仅占有沿河最肥沃的田地,城中最大的粮行、布庄、车马行,乃至…乃至石料、木材,几乎八成都掌控在他们手中!”


    王安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地方豪绅,竟然能如此胆大妄为?


    “继续说。”王安厉声呵斥道。


    那小吏颤颤巍巍的继续补充。


    “这还不算,郡中各级衙门的胥吏,多有他们的族人或姻亲。就连…就连往年朝廷下拨的治河款项、赈灾钱粮,经手采买物料时,也大多流入了他们的口袋!他们抬高物价,以次充好,层层盘剥!李郡守上任之初,也曾想整顿吏治,可…可查办了几个小吏后,便遭遇家中老小被威胁,甚至…甚至夜里官署都被人扔进过死狗!上报州府,却往往石沉大海,据说他们在州里乃至…乃至京城,都有关系!”


    王安越听,眉头皱得越紧,心中寒意愈盛。


    他料到地方豪强势力不小,却没想到竟已到了如此一手遮天的地步!


    “既然如此无法无天,尔等手中尚有兵丁衙役,为何不依法缉拿,以正国法?!”王安沉声问道。


    这才是他最大的疑惑。


    地方官再弱势,总该有基本的兵力可供调遣。


    然而,听到这个问题,李茂和那位分管治安的官员脸上却露出了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李茂惨然道:“王大人…您…您有所不知啊。我沧澜郡,地处偏僻,本就人烟不算稠密。前些年,青壮年要么被征去边疆服役,要么…要么为了谋生,大多外出务工,留下的多是老弱妇孺。郡中兵员名额本就不足,实际在册的…在册的能调动之兵,不足百人,且多是老弱…如何能与那些蓄养了众多悍仆家丁的豪绅抗衡?”


    “不足百人?”王安毫无准备,竟失声惊呼。


    他实在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更不敢相信,这就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一个郡的常备兵力,竟如此薄弱?


    “是…是啊。”其中一个负责治安的官吏颤颤巍巍的补充道。


    “而且…而且那些豪绅私下里也养着不少护院、打手,个个凶悍。真起了冲突,下官…下官等实在是…是有心无力啊!只能…只能维持表面上的平和,尽量不与他们正面冲突,以免激起更大的祸乱,苦了百姓……”


    王安怔怔地坐在椅子上,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他原以为,地方官吏的软弱是出于懈怠或勾结,却没想到,背后竟是如此无奈甚至绝望的现实。


    官署力量薄弱,豪强势力盘根错节,甚至可能通着上层关系。


    百姓困苦,青壮流失,这哪里是一个正常的郡县?


    这简直是一个被掏空了根基,即将倾覆的烂摊子!


    难怪这水患一直在治理却越治越差,要不是这几个官员没有与那些豪绅同流合污,只怕都撑不到现在了!


    一时间就连王安额头上也冷,汗涔涔清。


    此时此刻,他脑海中不自觉的就回想起了离京前,陛下郑遂与他推心置腹时所说的那些话。


    旧势力盘根错节,革新必遇阻力,需以非常之法行非常之事。


    他当时虽表示理解,但内心深处,或许仍觉得陛下有些过于激进,将问题想得太过严重。


    可现在,亲身站在这沧澜郡的土地上,听着这些官吏血泪般的控诉,他才真正体会到,陛下所面对的是怎样一个积重难返的局面!


    沿用旧制,温水煮青蛙,根本无力撼动这些扎根极深的毒瘤!


    唯有以雷霆之势,推行新政,引入新的力量和规则,才有可能打破这僵死的局面。


    为这垂死的郡县,也为这天下,搏出一线生机!


    “本官…明白了。”他沉重的说道。


    “尔等之困境,本官已知。过往之事,暂且不提。但从今日起,一切需按本官指令行事。治水,乃当前第一要务,亦是陛下革新之始。任何人,胆敢再阳奉阴违,或与豪绅暗中勾结,阻碍治水大业,无论他是谁,有何背景,本官必以尚方宝剑先斩后奏,绝不容情!”


    底下人齐齐应声。


    “下官悉听王大人安排!”


    “至于兵员不足、豪强跋扈之事…”王安眼中寒光一闪,


    “本官自有计较。你们先下去,将郡中钱粮、丁口、物资库存等账册,全部整理好,明日送至本官案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