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4章 人族自强,大势所趋

作者:凝望之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不久,阐教门下几位核心弟子,如广成子、赤精子等,心有所感,纷纷结束闭关或游历,目光投向了东方,开始有意无意地关注起截教,尤其是那混沌万法道宫的动向。


    虽未直接冲突,但一种无形的审视与隔阂已然产生。


    金鳌岛,碧游宫。


    剑气冲霄,斩破虚妄。通天教主坐于蒲团之上,嘴角含着一丝笑意。


    “善!大善!”他抚掌轻叹,“苏云此子,果未让为师失望。万法归源,竟能衍化至此等地步,连归墟之力亦可驾驭。多宝、金灵、公明、三霄此次亦表现出色,不堕我截教威名!”


    他对苏云的表现极为满意,看到弟子们成长、截教气运因苏云和道宫而更加稳固,心中畅快。那笼罩在截教上空、源于封神之劫的隐忧,似乎也因这强心剂而稍稍驱散了几分。


    然而,圣人通晰万事,他亦能感觉到天道劫气因东海、火云洞天之事而加速汇聚,二哥元始那边传来的微妙情绪也让他警醒。


    “劫运已起,不可因一时之得而懈怠。”


    一道凌厉剑意化作声音,传入多宝、苏云等亲传弟子心神之中,“洪荒暗流汹涌,尔等当时刻警惕,精进不休,方可于大劫中争得一线生机。”


    语气虽含告诫,但护犊与期许之意更为明显。


    首阳山,八景宫。


    丹香袅袅,清净无为。太上老子端坐风火蒲团之上,眼前八卦炉中紫烟升腾,火候平稳。


    他似睡非睡,仿佛对外界一切漠不关心。


    然而,就在东海海眼被彻底镇压、龙族气运与道宫相连的刹那,八卦炉中的六丁神火极其轻微地跳动了一下,火苗勾勒出一幅混沌交织、因果纠缠的短暂景象。


    老子缓缓睁开眼,眸光清澈,倒映着洪荒万象。


    “变数生,劫运起。顺其自然,然亦不可全然无为。”


    他低声自语,声音缥缈。


    对于苏云,他并无元始那般不喜,亦无通天那般欣喜,更多的是以一种超然的姿态观察。


    此子之“道”,似包容万法,暗合“大道泛兮”之妙,但其存在本身,确实加速了劫气的汇聚与演变。


    他所虑者,非一教一派之得失,而是洪荒天地之平衡与存续。


    苏云这变数,究竟是稳住平衡的砝码,还是彻底倾覆天平的力量,目前犹未可知。


    “静观其变吧。”


    最终,他再次闭上双眼,仿佛融入那无边的清静之中,唯有八卦炉中的火焰,默默燃烧,预示着并非一切都能如表面般平静。


    三清圣人,道虽同源,然心已各异。


    封神之劫的阴影,并未因东海一时的升平而散去,反而在这微妙的氛围中,悄然扩散。


    道争之局,已在无声无息间悄然布下。


    火云洞天之内,自归墟隐患根除,又得苏云以混沌本源之气滋养后,气象愈发恢弘。


    仙山更显灵秀,灵泉愈发甘醇,奇花瑶草吞吐着前所未有的生机。


    那冲霄的造化光柱不仅恢复如初,更显粗壮凝实,光柱中蕴含的人道信念与薪火传承之意也愈发清晰磅礴。


    神农姜石年于核心宫殿中闭关旬日,彻底炼化了苏云留下的那缕本源之气,并将此次对抗归墟魔种的感悟与《神农本草经》相融合。


    出关之时,他周身气息愈发淳厚浩瀚,眉宇间不仅有着仁德与智慧,更添了一份历经磨难后的坚毅与洞悉。


    他头顶沉浮的《神农本草经》虚影,其中多了几页闪烁着淡金光泽的符文,记载的不仅是治病救人之法,更蕴含了一丝滋养神魂、对抗邪祟、稳固本源的玄妙至理。


    “洞天虽安,然洪荒大地之上,我人族同胞仍多艰困。”


    姜石年目光望向洞天之外,那片广阔而充满未知的天地。


    他没有耽于洞天的安逸,决心将所得反馈于整个人族。


    留下部分长老与弟子稳固洞天,姜石年带着助手姜禾以及数位人族修士,毅然走出了火云洞天,开始了他的洪荒游历之行。


    他不再乘坐霞光,而是如同最普通的先民一般,赤足行走在大地之上。


    他深入一个个或大或小的人族部落,观察他们的生活,辨别各地的土壤、气候、水源。


    他取出《神农本草经》,将其中先进的农耕、畜牧知识耐心传授,教人们辨识五谷,选育良种,制作更加高效的农具,依循天时地利进行耕作。


    他亲尝百草,辨识药性。洪荒山川,灵草毒物并存,过程凶险异常。


    他曾因误食剧毒之草而昏迷数日,周身发黑,幸得《神农本草经》自发护主,以及体内磅礴的造化生机才缓缓化解。


    也曾为采摘一株生于绝壁的救命灵药,险些坠入深渊。


    这些艰辛,苏云通过道宫之力遥遥感知,有时会降下一缕意念,点醒某种药性的君臣佐使之理,或警示某处区域的潜在危险。


    有时,则会派出手持异宝、悄然跟随的三霄仙子等截教弟子,在真正危急的关头暗中出手化解,却从不轻易干涉人族自身的成长历程。


    姜石年的足迹遍布洪荒东南,他的到来,为人族部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希望与变革。


    粮食增产,疾病得医,部落愈发繁荣安定。


    一个个部落上空,原本微弱的人道气运之火开始变得旺盛,并相互吸引,汇聚成流。


    薪火之光,不再局限于烈山部落与火云洞天,而是在洪荒大地上更多角落点亮,渐成燎原之势。


    这股蓬勃发展的生机与凝聚力,化作了磅礴浩瀚的人道气运,如同百川归海,源源不断地汇入火云洞天,亦有一部分萦绕于混沌万法道宫周围,反哺着苏云与截教。


    一些弱小的、性情相对温和的妖族,感受到人族的繁荣与那股坚韧不拔的信念力量,开始尝试靠近,寻求庇护或交换,慢慢依附于一些人族大部落周边。


    而另一些强大的、视人族为血食或威胁的妖族部落,则对此感到不安与愤怒,暗中窥伺,摩擦时有发生。


    ...


    三十三天外,娲皇宫内。


    女娲娘娘圣像之上,微光流转。


    她感受着洪荒大地上那愈发炽盛的人道之火,那是她亲手创造的种族所迸发出的力量。


    绝美的面容上露出一丝欣慰,却又隐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与忧虑。


    人族自强,大势所趋,然福兮祸之所伏。


    这蓬勃的生机,在这劫气渐起的时代,又会引来怎样的风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