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7章 旋旗倒垂

作者:蜗享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吼!”


    又是一声无意义的嘶吼短暂撕裂死寂,随机迅速被死寂吞没。


    抚远县城早已重归寂静。


    当失去了活人的动静,那些游荡的尸鬼便会重新陷入漫无目的的状态,等待着与下一个‘有缘人’的相遇。


    尸鬼,就是这种不讲道理的东西。


    至今,无人能洞悉它们的行动逻辑。


    李煜手下的甲士懒得研究,这些边塞莽汉更信奉一个真理——能被刀砍死的,就不是问题。


    相比起研究这些死而复生的怪物,他们更擅长用手里的刀,让它们再死一遍。


    李煜的目光扫过队伍,最后在后方两个身影上停留了一瞬。


    人无欲则刚,一旦有了牵挂,便容易动摇底线。


    “贞儿,跟着舒姐,莫要怕。”


    “死死咬着嘴里的手帕,不管什么事儿,都不要出声。”


    李云舒压低声音,安慰着身旁紧牵着手、瑟瑟发抖的稚龄少女。


    “嗯......嗯......”


    那少女口中塞着块儿秀帕,闻言只能用力点头,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里满是惊慌。


    她紧随着李云舒的脚步,在这片死寂中穿行,瘦弱的身影仿佛随时会被黑暗吞噬,真像一出诱拐良家女子的犯罪现场。


    实际上,这不是赵府的奴婢侍女,而是赵琅妾室所生之赵氏女。


    李云舒说,是外祖母安排来路上照顾她的表妹,权当丫鬟使唤。


    但李煜私下觉得。


    可能也是赵老夫人爱女心切,想给这孙女寻个活路。


    不谈情分,只说现实。


    如今沙岭堡的甲士皆以自家小姐马首是瞻,李煜自然要给族妹这个面子,没必要为这点小事与她争执。


    再考虑到女子出行确有诸多不便,有个丫鬟照应也属寻常。


    为这点小事与族妹争执,实无必要。


    何况,赵琅更是为此变故付了筹码。


    李煜的视线,又落在了赵钟岳身侧的两个壮硕家仆身上。


    赵琅大概是怕李煜因赵老夫人的变故而反悔。


    那两人手持钢刀,警惕地护着自家少爷,眼神里透着一股在刀口上舔过血的狠厉。


    这便是赵琅的‘加码’。


    说是家仆,其实就是赵家走私商队曾经的护卫。


    骑马、射箭、刀枪武艺均有涉猎。


    这水平,已然不逊于许多营兵。


    更是甩了那些屯田的军户八条街。


    只是他们不善战阵配合,惯于游斗。


    斩杀尸鬼时,比之武官家丁到底缺了些进退有序的凌厉。


    像这两人一样,在赵府中效命,却又因故了无亲眷的仆役,自然是极少数。


    所以才说......这两人,是赵琅特意挑出来的。


    不管何时,无亲无故,最是飘零。


    李煜若能给他们一个安身立命的去处,收服其心,不过是旦夕之事。


    这似乎是一场心照不宣的交易。


    又像是场赌博,双方赌的,还有这两个家仆的忠心。


    贞儿虽是妾室女,好歹也是赵家骨血。


    这已经是赵琅能开出的最高价码。


    毕竟是个女子,不值当的。


    女儿家,终究是续不了他赵氏血脉。


    这份无言的交易里,更多的是赵琅为人父的些许心软,以及一点在家族传承面前,让人不易察觉的私心。


    用两个忠心能打的护卫,换一个妾生女的活路,再给自己的儿子添一层额外的保障。


    更是无声的默契,机会给了,能不能收心,那就是李煜的事情。


    赵琅绝不会给任何口头保证。


    若是李煜无法收心,正好留给赵钟岳当个保命底牌,也是有利无害。


    他清楚,无论是顺义李氏还是沙岭李氏的甲士,对赵钟岳的保护,恐怕都做不到以命相搏的程度。


    两个还算可靠忠用的家仆,也可算是赵钟岳生命安全的额外保障。


    ……


    出城的官兵队伍离了衙前坊,赵府的家丁便无法再提供帮助。


    李煜一行人,又一头又扎进了南坊。


    当头是一伍甲士开道。


    事关重大,屯卒已经用事实证明,他们根本压不住阵脚。


    进城与出城截然不同。


    出城时,走在前面反而意味着生机。


    走在前面,逃出生天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于是,那些屯卒只得跟在队尾,被隔绝在核心队伍之外。


    虽是一队人马,却又分作一前一后两部分,沿着来时路折返。


    ……


    “大人,是百户大人……他们回来了!”


    西南角楼上,负责瞭望城内的一名屯卒,赶忙冲了下去,急切地向李信汇报。


    李信几乎是三步并作两步地冲上了角楼,一把推开挡在身前的屯卒,探身向城内望去。


    只见城内坊市,正有一行人穿梭其中。


    李信不做他想,队伍中的认旗足以宣示来人的身份。


    李信一把抓住身旁屯卒的衣领,眼中爆出精光。


    “快,去取令旗来!黑边白旗!”


    “我们得让城外的人知晓,准备在外接应我军出城!”


    “是!小的这就去取!”


    屯卒一听出城在即,激动得险些腿软,转身就朝下跑。


    本来,李信这一伍驻兵,手里是没有令旗的。


    他手里只有认旗。


    百户的规模太小,一般都只有一杆供百户武官所用令旗,李煜将之都留在了城外马车上。


    不过,抚远县的角楼里却是存放的有。


    这东西,县内驻军平常预警示敌,都是必需之用。


    有了这些,他便能和城外李义以旗号联系。


    很快,屯卒将角楼内的数面令旗捧了上来。


    “大人,令旗皆在此!”


    考虑到天色,李信从中挑了面黑边白旗。


    玄旗,在此时不够显眼,容易与城墙阴影融于一色。


    青旗同理。


    而且,令旗颜色可让人区分紧急程度。


    玄为最,青为次,白为缓。


    白色,最适合当下撤出之用。


    李信不想让城外的李义误判局势,以为城内已是绝境,惊慌之下做出错误判断。


    李信回忆旗号,深吸一口气,手臂肌肉坟起,猛地将令旗伸出墙外!


    他手腕翻转,旋旗倒垂,左右摆动三次。


    旗面向内,急速在旗杆上缠了三圈!


    随即,他猛然松腕!


    旗帜如脱力般轰然坠下,舒展开来!


    周而反复。


    此为军中旗号,信讯为‘倒卷帘’。


    ‘旗偃为退,扬为进。’


    是大顺军中常见的撤退旗号。


    意在告明城外李义,已经到了筹备撤退之时。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