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2章 昭然若揭

作者:蜗享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自古以来,得人心的不只是真诚。


    更多的是套路。


    更何况是后世汲取了历史教训,总结出来的套路?


    很显然,在这座尸疫横行的死城里,求活的方法绝不止两种。


    起码南坊那个叫王二的军户,已经实践了独自猎杀尸鬼,也算是一条血路。


    ......


    李煜端坐不动,目光平静地落在赵琅纠结的脸上,心中却是一片了然。


    当生路只剩下两条,一条看似轻松却暗藏毁灭,另一条充满艰辛却有一线生机时。


    人的本能便会驱使他们去权衡那条‘可行’之路的利弊,而忽略了去质疑‘为何只有这两条路’这个问题本身。


    这无关聪慧,只是人性。


    而此刻,这人性,便是他为赵琅精心打造的、无形的牢笼。


    班头赵怀谦心惊肉跳地瞧着陷入沉思的家主。


    他的一颗心,刚刚落下,又被高高悬起。


    他此刻,无比后悔自己为何要出现在这里!


    为何要听到这些足以要了他性命的谈话!


    家主的沉思意味着什么?


    是犹豫吗?


    还是在权衡利弊?


    这其中的分寸,真是让人难以分辨。


    赵琅沉吟不语,枯瘦的手指在桌面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摩挲着。


    那轻微的摩擦声,在赵怀谦听来,却像是催命的鼓点。


    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律动,都仿佛在跟随家主的手指同步跳动。


    许久,赵琅才开口道。


    “贤侄所言,确是有理。”


    “不过......”


    赵琅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几分浓重的无力感。


    这种四邻互助的法子,抚远县内,甚至就在这衙前坊内,真就没人想到过吗?


    不。


    当然有人想到。


    甚至,就在这衙前坊内,就有人曾经试图将其付诸实践。


    可结果呢?


    赵琅的眼神黯淡下去。


    可症结在于,衙前坊内,根本没有一个真正能上得了台面,能让所有人都信服的人物。


    那些抚远县内真正上得了台面的官吏,如今一个都不见踪影。


    县令大人暂且不提。


    就连那县尉、县丞也统统不见踪迹。


    不出意外的话,他们要么死了,要么就被困在了别的地方。


    比如说......


    困在坊外的县衙?


    还是在县衙周遭的官邸?


    没了这些本县的父母官出面主持。


    衙前坊内的大户,有一个算一个,哪个不是用白花花的银子捐出来的员外郎。


    这祸乱时节,谁又能比谁更高贵!


    谁又凭什么对别人发号施令!


    能在抚远县内非富即贵的大户人家,又有哪个真的没有一丝靠山背景?


    谁也不服谁。


    赵琅父子,虽然有着李氏姻亲的名头,可现在光凭这名头,却也诈唬不住所有人。


    他堂堂的赵家家主尚且如此,一旁的赵怀谦,更只是区区一介班头,在那些高门大户面前,实在没什么牌面。


    李云舒尽管有将门李氏的后台,可终究也只是女子。


    既为女子,就注定她难以服众。


    其他富户向辽东大小文武官吏投献小妾的,也不少。


    说到底,就是没有人能牵这个头。


    所谓的联合,所谓的共防,从一开始就注定会陷入无休止的内耗与争论当中。


    所有人都在斤斤计较,执着于自家那一丝一毫的额外损耗。


    毕竟,在这等绝境之下,有限的物资储备,确实已经成为了关系到谁能活得更久的关键。


    “老夫其实……也不是没试过。”


    赵琅的目光越过李煜,仿佛看到了当时众人费尽心思地互相联络,却又一次次无疾而终的场景。


    “老夫愿意咬牙派出十名家丁,去合力清剿街上的尸鬼。”


    “可左近的高员外,却只肯出五个人。”


    “对街的钱老爷更是在书信里哭起了穷,全是诉苦。”


    说什么自家家丁前几日为了守住院子,死了好几个,现在只能凑出三个人。


    这样的联合……


    自然就彻底成了一个笑话。


    后来,随着一些大户人家,诸如钱府,因为各种意外而骤然失陷。


    所谓联合据守,也就没人再提及了。


    有些事,真的不是愿意去做,就一定能做好的。


    ......


    对赵琅的当面诉苦,李煜也不意外。


    商贾,商贾,贱籍也,重利也。


    这和人的品质无关,而是习惯了如此处事,有时候就很难再改了。


    在太平盛世是发家之本,在尸乱当下,便是催命之符。


    “若是贤侄愿意出面主持大局,或许……或许就能大为不同了!”


    赵琅期待的目光猛地亮起,死死地放到了李煜身上!


    他,是李氏武官!


    是朝廷亲授的六品百户!


    这身份,就是最大的权威。


    不说多的,仅仅是站出来,就足以让坊内所有民户、商户、军户俯首听令!


    这就是大顺朝廷二百年江山,赋予官身的赫赫天威!


    是幽州将门李氏,扎根辽东,用无数战功与鲜血换来的福泽威望!


    两相结合,这衙前坊内,还真没人能比李煜更适合当这个领头人。


    但李煜,志不在此。


    他不可能抛下自己的基业,留在这座死城,陪他们一起受苦受累。


    于是,他平静地开口拒绝。


    “赵老爷,本官有护送云舒归家之事,必须要办。”


    “不可能留下。”


    这番话,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


    像是一盆来自九幽的冰水,兜头浇下。


    将赵琅、赵钟岳、赵怀谦三人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火苗,彻底浇灭,连一丝青烟都未曾升起。


    “不过......”


    就在厅堂内陷入死寂之时,李煜的声音再次响起。


    “此次入城艰险,本官倒是顺路救下了本县卫所百户,张承志。”


    张承志?!


    赵琅眉头紧锁,在脑海中费力地搜索着这个名字。


    片刻之后,他方才想起,卫城里似乎是有这么个姓张的百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