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正在帮祖父烧烤的少年,奥利弗脸上划过惊讶。
季徽看见他也很意外。
他没有想到前几天帮自己修理自行车的青年竟然是斯密斯太太的孙子。
“噢!”
斯密斯太太看着他们的反应,惊奇:“你们认识?”
季徽将那天自己和奥利弗相遇的过程说出来,斯密斯太笑道:“这简直是太有缘分了!”
奥利弗咧开嘴,笑的阳光灿烂。
他低眸见季徽整理着食材,上前道:“我来吧,你去旁边休息。”
季徽刚才帮着斯密斯先生做了许多事,奥利弗主动提出帮忙,他没有拒绝。
季徽起身换了个位置让奥利弗接手,自己端起斯密斯太太准备的红茶解渴。
斯密斯太太端了盘饼干上来:“徽,奥利弗还在读书,你可以和他好好聊聊怎么申请澳大利亚的学校。”
斯密斯太太和季母经常待在一起聊天,她从季母那里知晓,季徽也是一位大学生,现在一家人来澳大利亚定居,依着季徽的年纪肯定要继续读书。
那么季徽就要申请澳大利亚或者欧美的高校了。
斯密斯太太离开后,奥利弗眼神带着好奇问季徽:“你喜欢什么专业?想申请澳大利亚的学校还是欧美高校?”
虽然季徽没有从亚克兰毕业,现在只是高中文凭,但他短期内没有在国外读书的打算。
季母和斯密斯太太谈及这些是为了完善他们一家人的信息,以防被别人怀疑。
迎着奥利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蓝眼睛,季徽顿了顿:“我对人工智能很感兴趣。”
“人工智能啊?这个专业确实不错,非常顺应时代潮流,我曾经也对它很感兴趣,但在家庭的影响下,我还是选择了医学。”
奥利弗遗憾道。
“如果别人问我,我会推荐他们去麻省理工学院,但你的话,我建议你申请悉尼科技大学。”
奥利弗语气充满真诚。
放下红茶,季徽看向他,虽然没有开口,眼里却透着为什么的意思。
奥利弗没有觉得他略显冷淡的态度有什么不对,或者说不礼貌。
相反,他觉得这样的少年身上有股与清冷外表不符的骄矜,非常吸引人。
奥利弗认识不少富二代,但他们身上都没有季徽那股宛若被金山银山灌溉出来的气质,随意一个动作,轻轻一瞥眼,奥利弗就挪不开眼,以至于他害怕被季徽发现不对,不敢一直盯着他。
活了二十多年,奥利弗第一次觉得自己那么失礼。
他解释道:“我见你和你的家人住在一起,应该比较恋家,墨尔本离麻省理工学院16800公里,来回要耗费不少时间,但离悉尼科技大学才705公里,一来一回快的话只需要三小时,你想家的话可以随时回家。”
“虽然悉尼科技大学综合排名比不上麻省理工学院,但其AI智能专业非常出色,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奥利弗滔滔不绝,发现季徽一直没有回复。
他抬头,那双蓝宝石般的眼睛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季徽:“如果你想要申请就读悉尼科技大学的话,我可以帮你联系该校的教授。”
听了他末尾的话,季徽神情一怔。
虽然他知道外国人热情,但他和奥利弗非亲非故,包括今天,两人才第二次见面,对方就给他介绍人脉,帮他申请大学?
奥利弗解释:“我只是给你牵个线,具体的还要看你的表现,能不能被悉尼科技大学招收最终还要看你自己。”
季徽微微点头。
但他没想过去读书。
季徽开口,拒绝奥利弗的好意。
奥利弗没有懊恼,对他道:“你之后有想法的话可以告诉我。”
季徽点头答应。
奥利弗性格热情主动,知道季徽对AI智能感兴趣后,就围绕着这个话题和季徽聊起来。
令季徽惊讶的是,奥利弗谈及AI智能,不像行外人一知半解,对方非常专业,甚至还幽默地用鸟儿飞行来解释,现代高性能深度学习模型的损失函数曲线可以平滑地收敛到极低值,但同时模型在训练数据中的‘简单’样本上仍然会出现巨大且荒谬的错误的问题。
季徽神色渐渐认真起来。
奥利弗不仅精通AI智能,经济学、哲学等领域也能谈论,他看着大大咧咧热情真诚,但待人处事细腻体贴。
他时刻关注着季徽,当季徽想要开口时,他总是能恰到好处地停下来听季徽说话。
季徽也发现了这点。
奇特的是,他没有觉得反感,奥利弗的体贴恰到好处,不会让人产生负担。
季徽一家人和斯密斯一家度过一个愉快的晚上。
墨尔本的春天以善变闻名,每一次降雨都没有给人准备的机会,非常迅速频繁。
往往上午阳光明媚,中午忽然来一场冷风骤雨,到了下午天空又放晴。
这样的情况对季外婆影响最大。
季外婆洗完衣服后不喜欢用烘干机,一直以来都是把衣服晒在院子里或者天台上,这样的话,衣服闻起来带有阳光的味道还能杀菌消毒。
但最近半个月,墨尔本反复无常的天气根本不允许季外婆晒衣服。
丁彩英笑道:“算了,比粤省的梅雨天好多了。”
季外婆脸上放晴:“可不是嘛,要换成以前在粤省,家里的地板墙壁早都挂满水喽。”
季徽也注意着天气变化,每次出门都会带伞。
偏偏今天早上,他走的急,一不小心把雨伞落在家里了。
站在图书馆外,季徽望向天空,墨尔本的春雨往往是急而大的雨点,偶尔也会出现细密的小雨,季徽现在遇到的就是后者。
他并不急着往家赶,墨尔本的雨水来的快去的也快,按照以往的经验,他再等上半小时,雨水就能停了。
季徽一手提着季母嘱咐他买的黄油,等待着雨水停下。
可是,今天的天气好似要和他唱反调,小雨连绵细密,没有一丝断绝的趋势。
季徽拿起手机,打算和季母打电话告诉他们,自己今晚在镇上旅馆住了。
“···你好。”
一道低缓的男声在身旁响起。
季徽转头,一位体格匀称,肌肤不同于澳大利亚本地人的麦色,冷白犹如象牙的男人朝他走近。
对方身上穿着休闲的衬衫,浅蓝色的牛仔裤,高挺的鼻梁上悬挂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非常厚,却不显得他木讷,反而透出一种别样的文学气息。
“我经常来图书馆,我的名字叫凯尔特,你认得我吗?”
凯尔特说完,期待地看向季徽。
隔着一层厚厚的镜片,季徽感受到他落在自己身上带着不同寻常专注的目光。
因为下雨,街边没有什么人,图书馆关门后,大家离开的差不多。
图书馆外只有季徽和凯尔特。
凯尔特看着没有其他白人健壮,好似没有威胁,季徽却没有放松警惕。
他不动声色点点头:“上次你帮吉娜赶走那几条老鼠,吉娜还说要送礼物答谢你,但一直没有看见你的人影。”
见身前的东方少年记得自己,凯尔特攥紧手掌,眼底划过惊喜。
“图书馆是公共设施,我经常来看书,维护图书馆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听着他十分具有思想觉悟的发言,季徽漫不经心点点头,不知道对方找自己做什么。
凯尔特再次开口:“你是不是想回家,但没有带伞?”
季徽目光扫向他,没有说出自己打算住旅馆。
他点了点头。
凯尔特拿出自己的伞:“你用我的吧。”
季徽没有接:“那你怎么回去?”
面对少年的关心,凯尔特整颗心宛若泡进蜂蜜里,这是他初中时暗恋隔壁班女神都没有过的反应。
“我家离这儿不远,就几十米的距离,你比我需要它。”
凯尔特再次往前递伞。
他专注地注视着季徽。
“谢谢。”
季徽犹豫了一下,接过雨伞。
他怕自己今晚不回去,对方会跟着他一起去旅馆。
骑车离开前,季徽对凯尔特道:“我明天把伞还给你。”
目送少年骑车远去的背影,凯尔特鼻梁上那副厚厚的眼镜后,是一双比沉迷文学巨著时更加痴迷的眼神。
国内。
“殷总,傅承越出来了。”
自从上次傅承越被调查组的人带走后,傅家人一直想把傅承越保出来,但殷氏集团也往其中使了不少力,所以,傅承越一直被调查组扣留着。
时隔几个月再次听到傅承越的名字,殷奉眼底划过暗沉。
他回想起季徽从前对傅承越的不同,还有之前几次,傅承越对季徽的纠缠。
殷奉转头问:“我让你给闻氏集团送的消息送到了吗?”
“傅承越被调查组放走前,我们的人就将傅氏集团围攻闻氏的证据,送到闻家当家人手上。”
“闻家当家人疑心重,一看见证据就开始怀疑起闻则络居心不良,命人调查起集团内部,发现他的权力早已被闻则络侵蚀,闻氏集团内部至少有一半人都是闻则络的人,闻家当家人见此,想要扶持其他儿子,但发现私生子都被养废了,只能扶持闻叙压制闻则络。”
“加上我们在背后帮助,闻叙现在摆脱弱势剪除了许多闻则络的羽翼。”
李秘书说完问:“现在只有朝家没有下场,我们要不要···”
殷奉抬手,李秘书住嘴。
片刻,李秘书听见殷总道:“等他回来后,看他想怎么处置朝家。”
这个他没有明指谁,李秘书却立马明白。
他微微叹气,季少到底跑去哪儿了,他们发动那么多人手,竟然都找不到人。
电话铃声响起,李秘书接通。
原本他微松的神情,在听到那边的人说了什么后立马喜出望外。
挂了电话,李秘书对殷奉道:“殷总,找到了!”
殷奉立马回头看他,一向冷静自持的神情,染上几分自己都未曾察觉到的急切和慌乱。
“他在哪儿?”
殷奉的声音沙哑,充满隐忍,
他看似平静,但桌下的手掌早已握成拳,手背上的青筋鼓起,充满了爆发力。
李秘书开口,一个地名出现在安静的书房里。
他刚说完,殷奉立马起身。
“殷总?我已经让人订新西兰的机票了,您稍等一会儿,我们就能出发。”
“不!”
殷奉眼底黑的犹如化不开的浓墨,语气更是冷的比海市冬日里的江水还冰寒。
“季徽不在新西兰。”
李秘书一愣立马道:“不可能,技术人员通过追踪季少与国内的通讯,这一次查到新西兰的IP,季少应该就在那儿。”
殷奉冷沉双眸看向窗外,十月份的海市正处于夏季向秋季过渡的时期,院子里树上的枝叶慢慢枯黄。
他眼神锋利坚定,语气不容置喙:“季徽绝对不可能在新西兰,你派人去仔细查澳大利亚,让人盯紧霍巴特、达尔文、墨尔本等城市,尤其是仔细排查这几个城市中最为偏僻的小镇村落有没有外来的亚洲人!”
听着殷总的吩咐,李秘书都忍不住怀疑,难道真的是技术人员追踪失误,季少不在新西兰反而在澳大利亚?
他满心疑惑,但对视上殷总连续熬了好几个月,一天合眼不超过四小时布满红眼丝的眼睛,李秘书最终什么都没有问。
殷奉往外走去,李秘书跟上。
殷奉开口:“你留在国内盯着傅氏和闻氏,通知陈秘书立马和我去澳大利亚。”
李秘书惊讶,为他疯狂的举动。
“殷总,现在还不能确定季少是否在澳大利亚。”
殷奉没有理他,继续道:“通知空管部门,最迟今晚,我的私人飞机要飞往澳大利亚!”
李秘书头皮发麻,私人飞机出行不是随便一句话的事情,每一次起飞都要向空管部门申请航线,常规情况下要在飞机出发一天十五小时前提出申请······
殷奉扫视李秘书一眼。
李秘书神色凛然:“是。”
殷总和其他人不同,空管部门绝对不会为难殷总。
“徽,这是The Flour新出的咖啡。”
这是凯特特意去买的,和其他咖啡店不同,The Flour融入亚洲风味,他觉得季徽肯定喜欢。
季徽对凯尔特道:“多少钱,我转给你。”
自从上次,凯尔特借了伞给他,季徽买了杯咖啡作为答谢后,凯尔特每天都会给季徽带一杯咖啡。
季徽明言拒绝过,但凯尔特第二天会带别的饮品给他。
于是,季徽不再拒绝,而是转钱给凯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