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二章 反思

作者:玖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宋玉恩的办公桌很小,东西也不多。一个搪瓷杯,几本医学笔记,一件挂在衣帽架上的外套。她甚至不需要箱子,用一个布包就能全部装下。


    她沉默地收拾着,把搪瓷杯放进包里,又拿起那几本笔记。笔记的牛皮纸封面已经被摩挲得起了毛边。


    办公室的门没有关严,留着一道缝。门外,走廊里的说话声像潮水一样涌了进来。


    “听说了吗?宋医生被停职了。”


    “真的假的?因为那封举报信?”


    “可不是嘛!听说是病人王建国的老婆写的,告她看人下菜碟,没有医德!”


    “啧啧,平时看她那清高的样子,没想到是这种人……”


    “出身不好就是不行,骨子里的东西改不掉。”


    宋玉恩收拾东西的手顿了一下,然后继续把最后一本笔记放进包里。


    门被轻轻推开,平时跟她关系不错的小护士李娟走了进来。


    “宋姐……”李娟的声音带着哭腔,“你……你别听他们胡说。我们都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


    宋玉恩抬起头对她扯了扯嘴角,“我知道。谢谢你小娟。”


    “他们就是嫉妒你!王建国那个创口我之前也看过,根本没他们说的那么严重!”李娟急的眼圈通红,“你别怕,我们都给你作证!”


    宋玉恩拍了拍她的手背,“我没事。你快去休息吧,下午还有的忙呢。”


    她拉上布包的拉链,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她奋斗了无数个日夜的地方,然后拎着包走了出去。


    走廊里,那些窃窃私语的人看到她出来瞬间噤声。他们有的低下头、有的看向别处、有的则毫不掩饰的投来幸灾乐祸的目光。宋玉恩背脊挺得笔直,目不斜视的从他们中间穿过。


    她走得不快,也许是心里作用,仿佛能感觉到背后那些目光一直在她的身上没有离去。


    医院的大门就在前方,宋玉恩抬脚迈了过去,离开了这个属于她的世界。


    终于到家了,她把布包往桌上一扔,重重的跌坐在椅子上。


    屋子里空荡荡的,只有时钟滴答作响的声音。她保持最初的姿势坐着一动不动,脑子里一片空白。不是不想想,而是不敢想。她怕一想,那些好不容易筑起的心理防线就会瞬间崩塌。


    她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写说明材料?怎么写?写自己没有敷衍?写王建国的伤口感染与自己操作无关?


    谁会信?


    在“资本家小姐”这顶大帽子面前,任何辩解都像是狡辩。他们要的不是真相,而是一个平息舆论、保全医院名声的“态度”。而她,就是那个需要被牺牲的“态度”。


    她不知道坐了多久,直到双腿都有些发麻。绝望一点点将她淹没,电话铃声却突然响起。


    “铃铃铃——”


    宋玉恩被吓的一个激灵。这个时候会是谁打来的?


    她迟疑的任由电话响了一遍又一遍。最终还是站起身挪过去,拿起了话筒。


    “喂,你好。”她的声音很轻。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一个沉稳又和善的声音:“宋玉恩同志,你好。”


    这个声音有些耳熟。


    “我是钱卫国。”


    钱卫国?钱书记!宋玉恩愣了一下,心脏猛的一跳,握着话筒的手不自觉的收紧了。“钱书记,您好!”


    “你的事我已经听说了。”钱书记的声音很平静,“我向王院长要了你家的电话。小宋同志,你不要有思想包袱。”


    宋玉恩的鼻子猛的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她没想到在这个所有人都恨不得跟她划清界限的时候,这位革委会书记会亲自打电话来。


    “我……”她一开口声音就哽咽了。


    “你什么都不用说。”钱书记打断了她,“我只相信我看到的。我的命是你从鬼门关拉回来的,我相信你的医术,也相信你的人品。至于那封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组织上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也绝不会冤枉一个好同志。”


    “你安心在家休息几天,调整好情绪。这件事我会亲自过问。你写的说明材料,也要实事求是,把你给王建国同志治疗的每一个步骤,都写清楚。有理有据,事实胜于雄辩。”


    钱书记的话像一道光劈开了宋玉恩心中厚重的阴霾。她一直以为自己是孤立无援的,没想到……


    “谢谢您,钱书记,我……”


    “不用谢我,我谢你才对。”钱书记的语气缓和了些,“我钱卫国这条命是你给的,我就不能眼睁睁看着救命恩人受委屈。行了,就这样,等调查结果。”


    说完,对方就干脆利落地挂了电话。


    听着话筒里的忙音,宋玉恩许久没有动。她慢慢放下电话,走到窗边,推开了窗户。


    深秋的冷风灌了进来,吹在她脸上,让她混沌的大脑清醒了许多。


    不能倒下。绝对不能倒下。


    钱书记说得对,事实胜于雄辩。她要写那份材料,把所有细节都回忆起来。


    肚子里传来“咕”的一声,她才想起自己今天滴水未进。她得做饭,吃了饭才有力气战斗。她转身走向厨房,打开米缸,里面已经空了。


    她看了一眼挂钟,下午四点,供销社还没关门。也好,出去走走。


    宋玉恩找出粮票,揣进兜里,拿上一个布袋,锁上门走了出去。


    街道上人来人往,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她走在路上,脑子里不受控制地开始复盘。


    王建国,阑尾炎穿孔,合并腹膜炎,术后第三天,换药。


    她记得很清楚,那天接到幼儿园电话时,她确实心急如焚。但是手上的动作绝对没有变形。揭开纱布,观察创口,碘伏消毒,从中心到外周,三遍,完全符合无菌操作规范。他的创口边缘有些红肿,有少量淡黄色渗液,但没有脓。这是术后感染的早期迹象,但绝不是一次换药就能造成的。


    她当时还特意叮嘱了值班护士,要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并且建议刘主任调整抗生素的用量。这些,在病程记录上应该都有。


    可为什么张翠花会说她“瞎糊弄”?还说伤口发炎了?


    难道是她走后,王建国的病情突然加重了?还是……有人在病程记录上动了手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