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章:这哪是鬼城,说是治世样板也不为过

作者:过年打酱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水泥厂离开后,马周的脑袋还是晕乎乎的。


    “老板,怎么样?激动吧?”


    林浩拍了拍马周的肩膀,“不过现在时间还早,要不我再带你转转?”


    马周摆摆手:“不用了,林大人。我想......我想自己走走看看。”


    他需要独自验证一下。


    眼前这个林浩,实在是颠覆了他的所有认知。


    他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看这座城市的真实面貌。


    “行啊!”林浩爽快地答应了,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那我给你个好东西。”


    马周接过一看,这张纸上画着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标记,还有各种小图案。


    “这是我亲手绘制的凉州美食地图!”


    林浩得意地解释,“城东的胡饼最香,城西的羊肉泡馍最正宗,城南有家酒肆的葡萄酒堪比西域贡品。你按图索骥,保证吃得爽!”


    美食地图?


    马周拿着这张“地图”,心情复杂得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家伙的脑子里到底装了多少奇怪的东西?


    “那我就先走了,老板慢慢逛!”


    林浩摆摆手,转身就要离开。


    走了两步,又回过头来:“对了,如果有人问你是谁,你就说是我朋友,来考察投资的。大家都会热情招待你的!”


    说完,这家伙就真的走了,留下马周一个人站在原地。


    马周深深吸了一口气。


    现在,该看看这座传说中民怨冲天的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了。


    进入城区,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景象,就让马周愣住了。


    街道规划得整整齐齐,每家每户门口都摆着一个统一样式的木桶。


    木桶上还写着字:“生活垃圾专用”。


    马周好奇地凑过去看,发现木桶里装的都是一些菜叶子、果皮什么的。


    更奇怪的是,街道上竟然有专门的人在打扫卫生。


    几个身着统一服装的清洁工,手持扫帚和铁锹,正在清理路面的垃圾和马粪。


    他们动作熟练,配合默契,很快就把一段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


    这场景,连长安城都没有!


    长安虽然繁华,但街道卫生全靠各家各户自觉,哪有专门的清洁工?


    马周越走越惊讶。


    他发现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细节,都透着一种前所未见的“规范化”。


    坊市布局合理,商铺招牌统一规格,就连卖菜的小贩都有固定摊位。


    走着走着,他看到了一排样式统一的建筑,门口挂着“公共厕所”的牌子。


    公共厕所?


    马周眨眨眼,走进去看看。


    推开门,里面的景象差点让他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


    干净!


    太干净了!


    不仅没有异味,地面还铺着平整的石板,墙壁刷得雪白。


    最神奇的是,这里竟然还有专人维护!


    一个中年大叔正在用石灰粉消毒,动作认真仔细。


    “客官,您慢用!”大叔看到马周,热情地打招呼,“石灰消毒,保证卫生!”


    马周哑口无言。


    上个厕所都有人服务,这还是边陲小城吗?


    走出“公共厕所”,马周的三观已经开始摇摇欲坠。


    继续往前走,远远地听到朗朗读书声。


    循声而去,发现是一个挂着“扫盲班”牌子的大院。


    扫盲班?


    马周好奇地走进去。


    院子里搭着几个简易棚子,每个棚子里都坐着密密麻麻的人。


    有孩童,有成年男女,甚至还有白发苍苍的老者。


    他们手里都拿着同样的课本,跟着先生一起朗读。


    “人之初,性本善............”


    这是《三字经》,马周听得出来。


    但很快,他就发现不对劲了。


    先生拿起了另一本书:“下面我们学习《基础算术与度量衡》第一课............”


    《基础算术与度量衡》?


    马周凑近一看,发现这本书的封面上,赫然印着“凉州刺史林浩编著”几个字!


    “一尺等于十寸,一丈等于十尺............”


    “加法的原理是什么?就是把两个数字合并起来............”


    先生讲得通俗易懂,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举手发问:“先生,为什么要学算术?”


    先生笑了:“老丈,您想想,您卖菜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被人算错账?学会了算术,谁还能坑您?”


    老者恍然大悟:“对啊!我一天到晚被那些奸商糊弄,就是因为不会算账!”


    马周站在门口,心情无比复杂。


    知识,在这里不再是士族的专利。


    无论老幼,无论贫富,只要愿意学,就有机会获得。


    这种景象,在整个大唐都是前所未见的!


    离开扫盲班,马周来到一个十字路口。


    路口中央立着一块巨大的告示板,上面张贴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走近一看,标题是《凉州基础法》。


    马周仔细阅读,发现这部“基础法”涵盖了商业、民事、卫生、治安等各个方面。


    条文通俗易懂,赏罚分明。


    比如:“商户不得缺斤短两,违者罚银十两,再犯加倍。”


    “随地吐痰者,罚扫街一日。”


    “夜间喧哗扰民者,罚银一两。”


    条条框框,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规范得明明白白。


    但最让马周震惊的,是这部法律的第一条:


    “刺史林浩之一切命令,若与本法相悖,民众有权向监察委员会申诉。”


    马周瞪大了眼睛,反复读了三遍。


    林浩竟然主动将自己的权力关进了笼子里!


    这与所有封建官僚的逻辑完全背道而驰!


    哪个当官的不想要绝对权威?


    可这家伙倒好,自己给自己上枷锁!


    就在马周震惊之际,一队巡逻的民兵经过路口。


    这些民兵装备精良,身着统一的皮甲,腰佩制式长刀。


    但让马周意外的是,他们对百姓的态度竟然异常和善。


    路过一个推车的老人时,几个民兵主动上前帮忙推车。


    “大爷,车重吗?我们帮您推一段。”


    “不重不重,你们巡逻要紧!”


    “没事,举手之劳。”


    民兵们说笑着帮老人把车推过了斜坡,然后继续巡逻。


    老人感激得直点头:“谢谢,谢谢!”


    马周看得目瞪口呆。


    这支武装力量,不是城市的压迫者,而是守护者!


    他们维护的不是官府的威严,而是百姓的安宁!


    整个下午,马周像个游魂一样在城里转悠。


    他看到的每一个细节,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活力、秩序和希望。


    干净整洁的街道,热情友善的民众,井然有序的商业,还有那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


    这哪里是公主奏折里那个民不聊生、几近崩溃的“破败鬼城”?


    这分明,就是一座只存在于圣人书卷中的治世样板!


    夕阳西下,马周拖着灌了铅的双腿回到客栈,脑海里反复回荡着今天的所见所闻。


    林浩不是在治理凉州。


    他是在进行一场前所未闻的社会实验!一场以“效率”、“法制”和“人本”为核心的恐怖实验!


    而这一切的动机,竟是他那个看似荒谬绝伦的终极理想——偷懒!


    可偏偏是这种“偷懒”,才催生出最完善的制度,最先进的技术,以及……最美好的生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