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升起,这一日是农历二月初二。
大唐朝廷改天换日刚好一个月,大唐拨乱反正,形势欣欣向荣。
朝廷财政自小夷和李真从明姬那里借来5000万两无息贷款,就有了第一桶金,大唐有了喘息转圜之机。
有了钱好办事,以归相和刘宴之能,短短半个多月,革除一切苛捐杂税,长安周边万民欢腾。改盐政之利已初见成效,。开漕运,建太平仓也在有条不紊进行。
但核心的问题仍在,朝廷能控制的土地和课户还是太少。若是大唐还是安史之乱前的疆域和子民,国库何愁不丰盈?四夷万邦何愁不慑服?
削藩势在必行。
然而,府兵制推进还是十分缓慢。仅在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等京畿三府推行了十二个折冲府试点。
具体措施就是从没收来的犯罪官员田产里划出府兵田,招募外地流亡百姓、地少的青壮、破产的商人为府兵。
无须缴纳田租,定期到长安番上,战时要到折冲府报道,种够一年者,地就归耕种者。编为兵户。
一个月前朝廷大清洗种,倒下的门阀贵族、清流阉党众多,没收来的田产规模达到惊人的三百万亩,但安置府兵还是远远不够。
兵户每户约分田在40—100亩之间,十二个折冲府只征召府兵36000多人。且前期种子、灌溉费用由官家垫付,这么算下来,比募兵开支还要大。
现在朝廷掌控的兵力,除了划归的兵部的十五万神策军,还有游天一整编后的三万龙武军,合计二十多万。
这股兵力恰好是个极尴尬的数字。攻打单个藩镇绰绰有余,荡平天下却远远不够。
此时的大唐藩镇,犹如春秋战国一般,互相攻击又联盟勾结。就如河朔三镇,联盟已达百年,成为晚唐藩镇独大的代表势力。
数日前,李真在平康坊请客,薛仁贵的远房子孙建议直接对河朔三镇开干,便是普通唐人的想法。
可河朔三镇联合兵力在六十万左右,且都是骁勇善战的职业军人。朝廷拼凑出的二十万杂牌军如何能胜之?便是军神李沉舟亲自下场,能影响一场战事,但对整体战局也徒叹奈何。
今天是二月二,李真又来上朝。此时还未形成“龙抬头”的传统节日,但也是大唐一个重要节日。
劝农。
百官三呼万岁以后,便跟着小皇帝出宫。接下来皇帝要深入田间地头亲耕,向百姓传递春耕的信号。
百姓们在这一天也会用草木灰在自家门前围绕房屋撒一圈灰线,称为“打灰堆”。以驱赶害虫、防止蛇鼠入宅,同时祈求当年五谷丰登。
李真没有跟着小皇帝去劝农,而是把李沉舟、高朝世叫到偏殿,商讨削藩事宜。
“卫国公,这是沙洲张节度使起草的《平西策》,你看看。”
李真将《平西策》递给李沉舟。
李沉舟大喜接过,赞叹道,“摄政王这么快便联络上了张节度使?长公主神通果然不凡。”
自李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战略,这才过了几天,便是快马往返也不会这么快。他还以为是小夷在帮忙传递信息。
高朝世笑眯眯看着李真,心想,摄政王越来越成熟了,不但定方针,还联络重臣,开始筹划了。
《平西策》不长,即便附带军事地图也不长。
眨眼功夫李沉舟便看完了,击节赞叹,”张氏一族果然忠义无双。现在,他已备好兵马十万,就待朝廷一声令下,他自西向东,朝廷自东向西。两路夹击,便可重新拿下西域。到那时,到那时……”
说着,激动得不知道该怎么准确描述。
“到那时,便有了土地和流民,广开府兵,铸就削藩第一剑。”
李真微笑着接话。又指着疆域图道,“卫国公,老师,你们看,离沙州最近的肃州、甘州被高昌回鹘所占领,凉州、兰州以西,被吐蕃所占领。”
“以前,我国国力疲敝,无暇驱除鞑虏。张节度使若能联合于阗,回鹘不足为惧。我朝再抽调十五万兵马,从歧州一路往西北,趁吐蕃内乱,攻城略地,安置官员守军,全面收复被吐蕃所占的州府。”
李沉舟点头,“十五万野战神策军战力不俗,随时可以动用。若是从龙武军和京畿三府的府兵中再抽调一些,组建二十万大军不成问题。只是拼凑出来的五万需要加以训练。”
李真想了想,道,“那便组建十万大军。留十万在京防守。”
说着,神色玩味地看着李沉舟,“军神,你敢带着十万军队西征么?”
李沉舟大笑,“先祖在时便擅长以少胜多,平萧铣,以新征十万兵击溃敌方四十万大军;破突厥,以3000骑兵直入敌军大营,击溃数万守军。李沉舟便是再无能,率领十万军队,若拿不下凉州、兰州,到时提头来见。”
李沉舟的先祖便是大唐军神李靖,他的军神之名大半乃是继承而来。
李真见激将法成功,笑着问,“军神,像这样的战争,一般需要筹备多久?”
“若只是朝廷的十万军队,数日便可。但算上张淮深那边,再加上联络于阗,就不好说了。”李沉舟抚须道。
李真想了想,转头对高朝世道,“老师,你让人拟旨封张淮深为西域安抚使,即日便准备东征。并附带和于阗国结盟的国书。至于初步出征时间,就定在三月上旬。”
“遵命,摄政王。”高朝世笑着拱手。
李真太过专注,对于老师半开玩笑的话并未在意,指着地图,目光灼灼道,“待扫平西域,重建安西都护府,集中兵力,便向关中地区凤翔、邠州、华州施压,撤换节度使,若有抗拒,杀无赦。”
关中地区有十几个州府,其中凤翔、邠州、华州三州节度使阳奉阴违,反心已显。这三个州府还对其余州府节度使挑唆怂恿,让其余州府也对朝廷指令惰怠散漫,政令难以实施落地。
几颗老鼠屎,坏了一碗粥。
“关中若定,府兵推广,天下可定。恢复盛唐疆域指日可待。”李真戟指道。
高朝世吃惊地看着他,“阿真,你这些谋略是小夷教你的?”
“她哪懂这些!”
李真摇头,认真道,“这些都是我日夜琢磨圣图,研究《地理志》,琢磨出来的。”
李真这话半真半假,小夷若动用武侯智商,这点谋略在她看来简直就像过家家。可是小喜布局算计,布阵打架,不喜欢指挥凡人打仗。搞不好就触碰了天道红线。这类问题,她都懒得搭理。
李真的这点策略,都是前世看军事频道看来的。
“然后呢?”李沉舟笑眯眯问。
“关中平定后,全部推展府兵制,积蓄两路大军,一路往南平川蜀,一路往东平江南漕运线。最后,便是拔掉河朔三镇。”
李真沉声道。
李沉舟一拍桌子,大声道,“好!”
继而赞叹,“这几日来摄政王所言,令人茅塞顿开。真是天生睿智圣明。”
高朝世更是看着李真,老脸笑成了菊花。
心想,仅仅钻研数日圣图和《地理志》,便有如此谋略?待会可得好好向太皇太后禀报,她的孙儿有多了不起。她指不定多开心呢。
其实这些策略,李沉舟和兵部大员们不是没想过,还讨论过无数次,但是千头万绪理找不到一个突破口。
首先困在钱粮上,后来有了钱,却又没地,府兵制也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李真之所以能提出这些战略步骤,不是他的军事天赋有多高。
而是因为,一来他开了穿越者的上帝视角,二来他不缺钱了,三来他恰好结识了忠心耿耿的张淮深。
这些因素凑在一起,解决困局的办法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一条逻辑链。一句话,纯靠运气!
就像不空大师见他头一面时说的那句评价,“摄政王好深厚的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