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六十九章 磨盘大的蓝螃蟹

作者:地六癸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当晚,李真和太皇太后在新射殿用了晚膳,便回寝宫打坐练念力。


    进入胎藏界秘法观想状态。


    现在五方佛的位置都恢复了正常,不动如来的个头也回到了丈许大小。延城一场战斗把他吸来的法界之力耗了个精光。尤其那“一沙一世界”,李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做出来。


    中央那尊大日如来,瞑目不语,身后太阳光芒四射。


    李真用不空大师传授给他的观想秘法,集中注意力观想大日如来的每一个细节。


    他头上的肉髻每一颗都圆润如珠,他的额头白毫光洁如玉,他的眉毛每一根都细密如漆,他的肌肤纹理光滑。


    光滑之下,还是光滑,再之下,便显示出沟壑纵横的细微相。


    再观想他的手势,双手掌心向上,右手叠于左手上,两拇指指尖轻触,置于脐前,呈禅定姿势。


    据不空大师讲,这是法界定印。代表万物的理性平等。


    观想着观想着,李真有一种身化大日如来的感受,感受出背后金光四射。原来不是四射,而是将虚空中散逸的念头一丝丝一丝丝地拽了过来。


    李真入定了。


    不知过了多久,李真闻听耳边传来小夷的喊声,“起床啦!”


    睁眼一看,可不是精神抖擞的小夷么?


    再看看外面,天还没亮呢。


    “现在什么时辰?”李真问。


    “都卯时啦。”卯时就是早晨的五到七点。


    小夷一晚上都在下棋,自己和自己。不知道下了多少盘,这个时候伙伴们全都睡着了,就她睡不着,觉得很寂寞。不时跑过来看看李真醒着没。


    结果他在打坐。而且一打就是六个时辰。


    李真刚开始修行不久,小夷怕他出了岔子,便把他唤醒。


    李真内观之下,发现大日如来的身形肉眼可见地长了一点点。


    心念一起,一道八尺长剑浮现,咧嘴直笑。心想,观想了一夜,心剑就长了一大截。


    “你在修炼什么功法?”小夷好奇地问。


    “不空大师教我的胎藏界观想秘法。”李真喜滋滋道。


    “什么?秃驴的秘法?”小夷瞪眼道。


    “不是须弥国师修的那种邪术,是不空大师传我的正宗佛门秘法。你不见我的念力增长了么?”


    李真收起来心剑。


    小夷的大眼睛里充满困惑,怎么裴旻教不了阿真修念力,老和尚不是修行者,却能教?


    “阿真,我们去渭河抓鱼怎么样?”小夷兴致勃勃道。


    “大冬天哪有鱼?”


    “咹,你不知道,凿开河面上的冰层,鱼就在下面游着哩!”


    “你咋知道?”


    “小翠说的。”


    她半夜睡不着,又把小翠等宫女喊进去陪她。


    李真刚吃到观想法的甜头,本待继续观想,让老秦他们陪她去,但看到她期待的眼神,想到这半个多月来她吃不下睡不着,心一软答应了。


    “等天亮,带上老秦他们一起去。”李真道。


    在小夷期盼中,天终于亮了。


    在小夷的督促下,李真和老秦等人没吃几口早膳就被宣布吃过早饭了。


    小夷让老安去通知老郑备车。


    老郑一听人数,备了两辆四望车和一辆装鱼的车,一辆自己驾驶,两辆由孙骡子驾驶。


    老郑的马车上坐着李真和小夷、小翠,孙骡子的马车上坐着老秦等六人。


    老安早就为众人备好了各种鱼具。自己守在新射殿看家。在新射殿,他的职能和高公公在兴庆宫相仿。


    两辆马车直奔龙首渠而去,这是小翠小时候跟着家人凿冰捕鱼的地方。


    龙首渠在长安东郊。隋朝时期开浚,由人工开凿形成龙首堰,再从龙首堰导水西北流,主要解决长安东城及兴庆宫、大明宫的用水需求。


    很快,两辆马车就到了龙首渠。


    只见河面已经结了厚厚的冰层。


    小夷兴奋地拿了冰钎就往河面跑,小翠急得在后面大喊,“长公主,小心冰面碎裂,让奴婢先试试冰冻结实了没?”


    在场的人除了她和老郑,其余人都是修行者,谁还担心冰面结实不结实。


    砰,小夷扬起冰钎把冰面凿出了个大窟窿。等身形快掉下去的那一刻,凭空跳起,闪到一旁,乐得哈哈直笑。


    老秦赶紧把大渔网的一角塞入窟窿中。


    小夷又跑到十来米的另一侧,又凿出个大窟窿,丁剃头丢入长钩,从这头钩着渔网钩出一角。


    小夷又跑到两点相对的一侧,砸出第三个大窟窿,扁六也用长杆子把大渔网钩起一角。


    最后,小夷跑到第四个角,凿出最后一个冰窟窿,孙骡子用长钩勾住了渔网最后一角。


    他们明明都是修行者,却偏偏不动用修行手段,纯粹是为了陪大姐头玩耍。


    拎着冰钎的小夷瞪大眼睛看着冰面,过了一刻钟左右,大喊一声,“收网!”


    老秦等四人齐齐一发力,拎着大网冲天而起,齐齐落到河岸上。


    小翠和老郑看着这一大网的鱼虾,都看呆了,足足有上百斤。


    小翠心想,小时候父母带着她抓鱼,无非不过用垂钓、鱼叉等手段,半天才不过抓几条,长公主这样捕捞,真的是一网打尽。


    “快捡啊!”小夷喊道。


    李真带领其余人张开麻袋,把地上的鱼捡了进去。


    小夷又带着老秦四人下第二网。


    不一会儿,第二网又被丢到河岸。


    李真等人忙碌而又欢快地捡鱼,由于捕捞上来的鱼太多,李真让众人只捡大鱼大虾,小鱼虾都扔回河里。


    一网又一网,千米长的冰封河面到处都是池塘大小的窟窿,河岸上众人收获感满满,都喜得合不拢嘴。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小夷募地瞪大眼睛,仿佛看到了水底有什么有趣的东西似的。


    “你们四个注意了,有只大螃蟹!它快进来了!你们别动,别动!”


    小夷紧盯着大螃蟹的身影,紧张地安顿着众人。


    不但老秦四人好奇起来,连岸上的李真他们也好奇地看向冰面。


    “进来啦,收网!”小夷大喊。


    老秦四人哗地收网,动作整齐划一。跃入空中,跳回河岸。


    李真定睛一看,好大一只螃蟹。


    磨盘那么大。蓝汪汪的,看着特别瘆人。举着巨钳向众人示威。


    小夷也跳回了河岸,围着大螃蟹直转悠,“啧啧,这么大的螃蟹,不知道啥味道?哎,可惜我现在没食欲。装上车,带回去养着,等我有胃口了,蒸着吃!”


    李真看着蓝汪汪的大螃蟹,口齿狰狞,远远就闻到一股腥气逼人的恶臭,皱眉道:“小夷,你确定这东西能吃?”


    “不能吃,养着玩不行么?”小夷翻了个白眼,冲老秦挥挥手,“绑起来,装上车,回啦!”


    老秦等人上前用鱼网把大螃蟹的八足两螯紧紧绑住,装上了马车。


    光这只螃蟹已经占满一辆马车,那些装麻袋的鱼虾只好再倒回河里。


    这一趟出来捕鱼,就捕了一只大螃蟹回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