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6章 总设计师?这小子凭什么!

作者:暖哥的自留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各位前辈,各位同仁,欢迎大家来到‘天罚’计划的启动会。”


    林锋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了整个礼堂。


    “时间紧,任务重,废话我就不多说了。”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两个议题。”


    “第一,代号‘天罚一号’的新一代高超音速洲际导弹。”


    “第二,代号‘天罚二号’的天基动能武器平台。”


    他拿起一支马克笔,在身后的巨型电子白板上,随手画出了一个流畅的导弹轮廓。


    那外形,充满了科幻感和暴力美学,与现有的任何一款导弹都截然不同。


    “首先,是‘天罚一号’。”


    “我的要求很简单。”林锋的语气不容置疑。


    “射程,覆盖全球。速度,末端突防速度不低于二十马赫。弹道,全程在大气层边缘进行蛇形无规律机动。载荷,可携带至少十枚具备自主规避和二次变轨能力的分导式核弹头,或者一枚大当量的电磁脉冲战斗部。”


    “最重要的一点,”林锋顿了顿,加重了语气,“它必须具备,在发射十五分钟内,精准命中地球上任何一个坐标点的能力。”


    “……”


    台下,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二十马赫!


    蛇形机动!


    全球十五分钟内全覆盖打击!


    这……这他妈是导弹?这是神话里的巡天神将吧!


    在座的都是顶级专家,他们太清楚这几个参数背后,代表着多么恐怖的技术难度!


    这几乎是把现代物理学和工程学的极限,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我知道大家在想什么。”林锋仿佛看穿了他们的心思,“觉得这不可能,对吗?”


    他笑了笑,转过身开始在白板上飞速地书写起来。


    一行行复杂的公式,一个个精妙的模型,从他的笔下流淌而出。


    “要实现二十马赫的速度和蛇形机动,我们不能再用传统的火箭发动机。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动力系统——脉冲爆震冲压复合发动机。”


    “它的原理是……”


    “而要解决高速飞行下的‘黑障’通讯问题,我们需要一种基于量子纠缠的超距通讯模块……”


    “至于材料,普通的耐高温合金肯定不行,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碳-碳基复合材料,它的瞬间耐热极限,可以达到四千摄氏度以上,合成方法是……”


    林锋一边说,一边写。


    他的语速不快,但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从动力系统,到飞控算法,再到材料科学,他信手拈来,仿佛这些困扰了全世界科学家几十年的顶尖难题,在他眼里不过是一道道高中数学题。


    台下那上千名专家,渐渐地,从最初的震惊,到呆滞,再到……狂热!


    他们发现,林锋提出的每一个理论,设计的每一个模型,都完美地解决了他们以往研究中遇到的所有瓶颈!


    那些看似天方夜谭的技术指标,在林锋给出的理论框架下,竟然变得……顺理成章,甚至可以说是理所当然!


    “我的天……原来是这样……”


    “这个思路……简直是神来之笔!”


    “困扰了我十年的难题,他一句话就给我点透了!”


    台下开始响起一阵阵压抑不住的惊呼和议论。


    所有专家,都像是被醍醐灌顶,眼中闪烁着茅塞顿开的光芒!


    他们看着台上那个侃侃而谈的年轻人,心中只剩下两个字。


    神祇!


    林锋的“开学第一课”,足足讲了三个小时。


    当他放下马克笔,说出“今天就先到这里”的时候,台下上千名专家,还沉浸在巨大的震撼中,久久无法回神。


    他们感觉自己的大脑,像是被强行格式化后,又重装了一个来自未来的操作系统。


    整个世界观,都被颠覆了。


    “好了,现在,有没有问题?”林锋环视了一圈问道。


    全扬寂静。


    问题?


    开什么玩笑!


    你都把标准答案拍在我们脸上了,我们还能有什么问题?


    我们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怀疑自己这几十年,是不是学了个假科学!


    看到没人说话,林锋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很好。既然没问题,那下面我来分配一下任务。”


    他调出了一张早已准备好的组织架构图。


    “‘天罚一号’项目,下设动力系统、气动布局、制导与控制、材料与结构、战斗部,五个核心攻关小组。”


    “动力系统组,由航天科技的王德功院士负责。”


    “气动布局组,由航天科工的李建国总师负责。”


    “……”


    林锋有条不紊地念出一个个名字,被点到的人,无不精神一振,立刻站起身来,高声应道:“到!”


    他们脸上,写满了激动和荣幸。


    能亲身参与到这样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工程中,是他们毕生的追求!


    然而,就在林锋分配完所有小组负责人,准备宣布散会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忽然从角落里响了起来。


    “我反对!”


    唰!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望了过去。


    只见一个头发花白,带着黑框眼镜,看起来有些刻板固执的老者,缓缓地站了起来。


    “是钱老!”


    “航天科工的钱立春总工程师!”


    台下有人认出了他。


    钱立春,龙国导弹制导与控制领域的绝对权威,性格以较真和固执闻名,是个典型的技术狂人,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


    “钱老,您有什么意见?”林锋的目光落在他身上,语气平静地问道。


    钱立春推了推眼镜,扶着桌子,毫不客气地说道:“林总指挥,我对你刚才讲的那些理论,没有意见,我承认,那很高深,很超前。”


    “但是!”他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拔高。


    “搞科研,不是纸上谈兵!你说的那些东西,理论上再完美,落实到工程上,就是另一回事了!这其中,有无数的细节,无数的坑,是需要靠经验,靠时间,一点点去填平的!”


    “你太年轻了!”钱立春的眼神锐利,直视着林锋。


    “你没有真正主持过一个大型号的研发工作!你凭什么,一上来就担任我们的总指挥?凭什么对我们这些搞了一辈子导弹的人,指手画脚?”


    “我承认你是天才,但‘天罚’计划,关系到国家安危,不是你一个年轻人用来刷履历、出风头的地方!”


    “我建议,总指挥应该由一位经验更丰富的同志来担任!比如李建国总师!而你可以作为技术总顾问,从旁协助!”


    这番话,说得是又尖锐,又直接。


    整个礼堂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尴尬。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