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赵匡胤灭蜀国之后,李煜虽然无心朝政,但也颇为惊惧。】
【面对北宋强大的军事压力和咄咄逼人的态势,李煜为了表示自已的恭顺和臣服,主动派遣其弟弟、郑王李从善“入朝”。】
【李从善作为藩属国的亲王,前往中央王朝朝见天子、进贡礼品。】
【李从善到了开封之后,赵匡胤对李从善给予了非常优厚的待遇。封李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并在汴京城中赐给他一座豪华的宅邸。】
【然后,李从善就被留在了开封,相当于是人质。】
【人质,也是有讲究的。最起码,要让对方的皇帝,也就是李煜能够投鼠忌器,有所忌惮。】
【恰好,李煜和弟弟李从善的关系特别亲厚。】
【扣留了李从善之后,赵匡胤继续自已的统一大业。】
【蜀地暴乱,先让赵匡胤操碎了心。】
【平乱之后,赵匡胤先是整顿内政,更加深入地落实了——强干弱枝、重文轻武的国策。】
【军事方面,他更加系统地推行 更戍法,频繁调动禁军驻地,使“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彻底防止武将拥兵自重。】
【将最精锐的部队和指挥权牢牢集中在中央,削弱地方军事力量。】
【内政方面,他大力提拔文臣,扩大科举取士,构建以文官为核心的官僚体系。】
【乾德五年十一月,赵匡胤改元开宝,是为开宝元年。】
【寓意开创一个宝运昌隆的时代。】
【次年,赵匡胤征伐北汉。】
【但这次的亲征无功而返。】
【宋军围困太原长达数月,久攻不下,又逢天雨和疫病,加之辽国援军将至,被迫撤军。】
【又次年,开宝三年,九月。】
【赵匡胤以潘美为主帅,率大军征讨南汉。】
【南汉国君刘鋹,昏庸残暴,治国无能。】
【刘鋹宠信宦官和宫女,认为朝臣有家室会为私利而不尽忠,故重要官员皆需阉割,朝纲混乱不堪。】
【并且刘鋹此人狂妄自大,毫无警惕。南汉军力号称十万以上,包括一支庞大的舰队和象军。】
【但承平日久,武备松弛,将领无能。刘鋹认为有天险阻隔,宋军难以进攻。】
【统治集团穷奢极欲,赋税繁重,百姓生活困苦,民心尽失。】
【开宝三年,赵匡胤以南汉屡屡侵扰北宋边境,并且刘鋹拒绝臣服,向南汉用兵。】
【在这之前,赵匡胤就提前任命潘美为潭州防御使,在湖南地区训练军队,建造战舰,为南下做准备了。】
【九月,赵匡胤任命潘美为贺州道行营兵马都部署,尹崇珂为副将,率潭、朗等十州兵马,正式发动对南汉的征讨。】
【十月,宋军首先攻克富川。】
【刘鋹派宦官龚澄枢前往贺州劳军,但士兵听闻皇帝只赏赐而无援兵,士气溃散,无法坚守。】
【同月,宋军使用火攻,大败南汉援军,攻克贺州。】
【十二月,潘美扬言要顺流直取南汉国都广州。刘鋹大惊,急派大将潘崇彻率五万大军驻守贺江口,这是救援贺州的必经之路。】
【潘美见状,虚晃一枪,突然转向东进,连克昭、桂、连等州,直扑广东北部重镇韶州。】
【南汉派李承渥率十万大军于韶州城外的莲花峰下布阵,并驱赶一群大象为前锋,每头象上载十数名士兵,声势骇人。】
【潘美下令用强弩集火射击象群。象皮虽厚,但中箭后疼痛受惊,反而转身狂奔,冲垮了南汉自已的军阵。】
【宋军乘势掩杀,大破南汉最后的主力部队,攻克韶州。】
【广州的北大门就此洞开。】
【韶州失守后,刘鋹派其弟刘保兴率最后兵力,并在民间抓丁,凑齐十五万人,于马径布防,作最后抵抗。】
【潘美指挥宋军夜间发动火攻,火借风势,南汉军阵大乱,再次惨败。】
【在战前,刘鋹就准备了十几艘大船,装满金银珠宝和妃嫔,准备逃往海上。不料宦官和卫兵抢先盗船逃走,彻底断了他的后路。】
【开宝四年二月五日,走投无路的刘鋹素服出降。】
【潘美率军进入广州,南汉灭亡。】
【潘美将刘鋹及其宗室、官属近百人押送至汴京。】
【赵匡胤在明德楼举行受降仪式。】
【他斥责刘鋹昏庸暴虐、反复无常,但最终赦免其死罪,并授予其右千牛卫大将军的虚衔,封恩赦侯。】
【此举意在安抚南汉旧地人心,展示新朝气象。】
【灭了南汉之后,在这片土地上,赵匡胤仅剩两个对手了。】
【一个是契丹扶持的北汉。】
【另一个就是李煜的南唐。】
【还有两个小政权,吴越国和漳泉军阀,这两个小政权已经完全不足挂齿,并且他们都已是宋朝的附属国,态度异常恭顺,纳贡称臣,不足为惧。】
【北汉啃了一口没啃下来,那就,先打南唐。】
【大宋开宝四年。】
【开封城内,朝堂上下,乃至民众正在为灭了南汉大肆庆祝。】
【而在金陵,李煜静立无语。】
【金陵的春色,总是来得格外早。】
【宫苑内的垂柳抽了新芽,嫩绿如烟,拂过碧玉般的池水。梅苑里的白梅却已开到了尾声,风一过,花瓣便簌簌地落,像一场不肯停歇的雪。】
【李煜独立于砌下,已有小半个时辰。】
【他穿着一身素色的常服,身形消瘦,目光落在满地的落梅上,却又仿佛穿透了它们,望向了极北之处。】
【他在心里默念:从善被扣在汴梁,已经整整四年了。】
【一千多个日夜,北望故国,路遥梦远,他是如何度过的?那位大宋的官家,可会苛待于他?】
【想到赵匡胤,李煜的心便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又闷又痛。】
【他上了多少道表章?言辞何其恳切谦卑?愿岁岁加贡,愿事事称臣,只求换回皇弟。】
【可每一次,汴梁来的回信都只有冰冷的安抚和不容置疑的拒绝,如同这春寒,料峭刺骨。】
【一阵风过,将他袍袖上的梅瓣拂落,更多的花瓣沾在他的衣襟、发梢。】
【脑中忽然冒出一句词来,他苦笑一声,轻轻掸了掸。】
【这离愁,便如同这落花,刚刚拂去,转眼又落满一身,无穷无尽,无法摆脱。】
【他想象着从善在繁华的汴京城中,独自登高,南望故国,却只见重重关山。】
【他们兄弟二人,竟连托鸿雁传书也做不到。】
【绝望像藤蔓一样缠绕上来,勒得他几乎窒息。】
【他一步步走回澄心堂,提起笔,那笔却似有千钧重。】
【所有的担忧、思念、屈辱和无力感,最终都化作了笔下汹涌的哀恸。】
【墨迹在宣纸上洇开,一首《清平乐》一气呵成。】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写到最后一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时,他已是泪流满面。】
【那离恨,岂止是对弟弟的思念?】
【更是对北方那个庞然大物的恐惧,对江南这歌舞升平却危如累卵局面的无力,对自已这个一国之主却连亲弟都无法保全的深深自责。】
【他掷下笔,望向北方。】
【他知道,赵匡胤的下一刀,很快就会落下。】
【开宝七年,赵匡胤以李煜抗命不尊为由,出兵征伐南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