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说到诗词,那我就立马出现了……这首《菩萨蛮》,写的画面感极强,感情也特别真挚大胆。先看上阕——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我先简单翻译一遍:繁花明丽,月色朦胧,薄薄的雾气象轻纱般笼罩天地。今天晚上正是个好时机,可以去情郎那里与他相会。只穿着袜子,手里提着一双金线绣成的鞋子,一步步踏上散发着花香的石阶。”
“上阕给人一种,心痒痒的感觉啊!”
“这首词写的很棒,石更了石更了!”
“啊?这就石更了?兄弟,这是病,得治啊!”
“感觉写的挺简单啊,为什么就有一种情情色色的感觉呢?”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这首词是以对方女子的视角写的,至于为什么看的心痒痒,且听我来慢慢解析——首句便勾勒出一个暧昧、隐秘又美丽的特定环境。‘花明’点出春末夏初的繁盛,‘月暗’和‘笼轻雾’则提供了绝佳的隐蔽性,为幽会创造了天然条件。光影迷离,氛围旖旎。第二局的‘好’字透露出少女内心的窃喜、期待和决断。她认为这个夜晚环境得天独厚,心中早已按捺不住,决定冒险赴约。”
“越听这个教授的分析越有感觉了……”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刬袜,这两个字读 wà,就是只穿着袜子的意思。她为何脱鞋?当然是为了无声无息,不被人发觉。一个‘步’字,写出了她小心翼翼、轻手轻脚的样子。 ”
“感觉在看一篇小黄文……”
“我也有点石更了,我也病了?”
“恋足患者已释放,舒坦!”
“楼上这位才是真正需要看病的,这绝对是早了!”
“啥早了?”
“泄早了!”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咱们再看下阙——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翻译过来就是:在华美的厅堂的南边,我终于见到了情郎。一见到他,便立刻扑入他的怀中,依偎着他,身体因激动和紧张而不停地颤抖。我这次出来与你相会是多么困难啊,所以请你一定要好好地、尽情地怜爱我。”
“这绝对是个小黄书!”
“请尽情的蹂躏奴家吧……”
“卧槽,我和妹子们约,都还的先吃个饭呢,这直接就是见面就啃,啃完就脱,边啃边脱?”
“羡慕,恨不能取而代之!”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下阙我就不再详细的讲了,大家都懂。我本人这方面的经历比较少,讲也讲不出什么新意来。”
“感觉教授有点做贼心虚……”
“我经历多,我来讲……要不,我直接给你们发视频吧?”
不能再看了。
再看下去,人就不纯洁了。
韩复来念了两遍清心咒,继续码字吧。
码字能让人无欲无求。
【赵匡胤连灭三国,又因军纪问题导致的蜀地大叛乱,赵匡胤决定暂停扩张步伐。】
【一是因为必须要整顿军纪了。】
【二是因为,打下了这么多地方,要慢慢消化,要留时间去真正收复这些地方的人心。】
【乾德三年。】
【汴京,大宋皇宫。】
【汴京的宫殿,与成都蜀宫的绮丽纤巧截然不同。这里的一切都透着北方王朝的雄浑与肃杀,连空气都仿佛凝结着冰冷的权威。】
【六十多天灭蜀国,赵匡胤意气风发。】
【费慧,这位曾经的蜀宫宠妃,大名鼎鼎的花蕊夫人,如今的大宋俘虏,正垂首立于殿中。】
【她依旧穿着素雅的旧宫装,却掩不住那“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的绝世风华,只是眉眼间凝着一层化不开的哀愁与疲惫。】
【御座之上,大宋皇帝赵匡胤目光如炬,打量着殿下这个名动天下的女人。】
【殿内一片沉寂,只有鎏金香炉里龙涎香燃烧的细微声响。】
【“抬起头来。”一个洪亮而不容置疑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费慧缓缓抬头,迎上了那道审视的目光。她没有躲避,眼神清澈而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切。】
【赵匡胤身体微微前倾,手指轻叩御案,声音里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轻蔑与诘难:“朕听闻,孟昶在蜀中奢靡无度,尤宠妃嫔。坊间皆言,女色是亡国之祸,蜀国之亡,祸起宫闱。费氏,你可知罪?”】
【这句话像一把冰冷的匕首,精准地刺向了她,也将亡国的滔天大罪,轻飘飘地扣在一个女子头上。】
【殿内的宋朝臣工们目光各异,有好奇,有怜悯,更有看戏般的玩味。】
【费慧的身体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不是害怕,而是愤怒。】
【无尽的屈辱和亡国之痛瞬间在她心中翻涌。】
【她想起了成都城头那突然竖起的白旗,想起了宫人们惊慌失措的哭喊,想起了她那懦弱的夫君……】
【她深吸一口气,将那份翻涌的情绪强压下去,目光反而变得更加清亮坚定。】
【她没有跪下乞怜,也没有出声辩解,而是微微抬高了声音,一字一句,清晰吟诵道:】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第一句出口,赵匡胤的表情微微一凝,叩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殿内群臣中也响起一阵极其轻微的骚动。】
【费慧仿佛置身于一片虚无之中,眼前不再是汴京大殿,而是那日深宫之中,噩耗传来时的惊惶与不解。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凄楚,却更多是悲愤:】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念到这一句,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无尽的讽刺和力量。】
【她目光扫过殿上那些顶盔掼甲的宋朝武将,仿佛在质问天下所有男子。】
【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看戏的目光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震惊和尴尬。】
【那些身经百战的将军们,竟有不少人下意识地避开了她的视线。她骂的是蜀国君臣,却又像一记无声的耳光,扇在了所有失去血性和气节的人脸上。】
【赵匡胤愣住。】
【他预想了她的各种反应——哭泣、求饶、辩解——唯独没有料到是如此犀利的反击、如此悲怆的控诉、如此铮铮的铁骨!】
【他看到的不是一个亡国的祸水红颜,而是一个在国破家亡的废墟上,依然保持着惊人勇气和清醒灵魂的女子。她那娇柔的身躯里,竟藏着比十四万蜀军更硬的骨头。】
【片刻之后,赵匡胤猛地发出一声感叹:“好!好诗!好一个更无一个是男儿!”】
【他的目光中不再是轻蔑和审视,而是充满了复杂的欣赏与叹服。】
【赵匡胤哈哈一笑,大声道:“孟昶庸懦,岂堪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