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2章 获赠金针

作者:四疏五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进屋之后,刘岚先烧了一壶热水,她家没有浴桶,不方便洗澡,只能大盆里放点温水,用毛巾擦擦。


    这晚的刘岚因为没有孩子在身边,也是心无旁骛。


    能跟陈阳一起,对她来说是大赚特赚,因此也十分卖力。


    次日早晨,刘岚也享受了一份便捷,就是上班可以坐着陈阳的自行车去。


    “最近老李没找你麻烦吧?”陈阳问道。


    “没有,”刘岚说:“老李那人虽然不是好东西,但他并不对人赶尽杀绝,多少还是有点气度的。”


    陈阳淡淡笑了一下,心说刘岚倒是挺懂李怀德。


    这天下午下班,陈阳骑着自行车进了东直门后,便往王府井方向而去。


    他不是去百货大楼找苏瑜,而是要去拜访韦一趟。


    这韦一趟在永安堂上班,是永安堂的特邀医生。


    永安堂在四九城鼎鼎有名,与同仁堂齐名,有“内永安,外同仁”一说。


    实际永安堂的历史比同仁堂还要早200多年,比同仁堂更有底蕴。


    上次在娄家,韦一趟给陈阳留了地址,邀请他去做客。


    陈阳作为晚辈,要是丝毫不放在心上,那当然不合适。


    于是今天便决定去一趟。


    到了一个无人巷子里,他从空间取出两包用油纸包好的茯苓饼,当作给韦一趟带的礼物。


    初次拜访,何况是到人家工作扬所,礼物带其他的也没那么合适。


    永安堂位于王府井大街,其匾额上三个大字在夕阳下泛着金色光芒。


    此时的韦一趟正在店里为一个病人诊病,不过他的眉头微皱,显然是遇到了难处。


    病人是个40来岁的汉子,脸色蜡黄,额头沁着冷汗,右手正不住地揉着左肋下。


    令韦一趟头疼的是这个病人已经是第二次来了。


    上一次,韦一趟诊断出病人是肝胆有问题,给开了药。


    结果病人回去服药后没有作用,便又去了医院看西医,结果医院也没诊断出具体病因,只给开了止痛和消炎的药物。


    病人情况越来越严重,不得已,再次上门求助韦一趟。


    韦一趟这次慎重诊断一番后,心里倒是有个大概了,只不过他还不敢十分确定。


    这时候,陈阳踏进了门槛。


    有店员马上过来招呼陈阳,陈阳对店员说自己是来韦老先生的。


    店员连忙指给他看,说韦老正在给人诊病。


    陈阳实际一进门就注意到了韦一趟在忙。


    “韦老。”


    韦一趟大名叫韦子明,听到陈阳的呼喊,便抬起头来。


    看见来人是陈阳,原本微皱的眉头立刻舒展开来,眼神也是一亮。


    “陈阳?来得正好!”


    他三步并作两步走过来,与陈阳握了握手说:“恰好这里有位病人,今天老夫要考校考校你。”


    陈阳把茯苓饼放在柜台上,来到病人面前,仔细打量病人。


    这人穿着有点发黑的蓝布工装,手上还残留着机油。


    韦一趟压低声音,对陈阳道:“这位刘师傅肋下胀痛三个月了,市医院也查不出毛病来。”


    刘师傅面上表情有些痛苦,有气无力地摆摆手:“韦大夫,要不算了,我再去别处......”


    他不明白为何韦一趟不赶紧给他诊病,还要让一个年轻小伙子来给他看。


    也许是教徒弟,但刘师傅觉得自己这么痛苦,真的没心情再配合这两人。


    他是冲着韦一趟的名声来的,不过这都来第二趟了,似乎这韦一趟也没那么神……


    “别急。”陈阳已经搭上了他的脉,感受了一会后,他又让刘师傅伸出舌头,发现对方舌质暗红,苔薄黄。


    “夜里是不是疼得更厉害?”陈阳问道。


    刘师傅本以为陈阳不过是装装样子,闻言内心微微惊讶:“是,尤其是后半夜,疼得睡不着。”


    “小便发黄,还有大便干结对吧?”


    “没错!您怎么知道?”


    陈阳心里有数了。


    这病在后世来说,叫做胆囊炎伴胆结石,但在60年代,没有B超检查,很多大夫都诊断不出来。


    一般的中医可以通过望闻问切来诊断出问题出在肝胆方面,会开清肝利胆的药。


    但笼统的用药并不可行,需要辨证施治,因人而异。


    “韦老,您看是不是肝胆郁热,气滞血瘀?”陈阳故意问道。


    既然韦一趟想要考校一下他,那么他就不介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了。


    韦一趟捋着胡子,点头道:“没错,陈小友有什么好法子呢?”


    陈阳拿起柜台上的毛笔,在处方笺上龙飞凤舞地写下:柴胡12克,黄芩9克,枳实9克,白芍15克......


    写完后又在右下角添上:金钱草30克,煎汤代水。


    “照这个抓,早晚各一剂,连服七天。”陈阳把方子递给刘师傅:“头三天可能会拉肚子,是排毒反应,不用怕。”


    刘师傅接过方子,狐疑地打量着陈阳,又看向韦一趟:“这位小同志......是你们永安堂的吗?”


    韦一趟赶紧接过话茬:“他是我的小友,医道水平不在我之下!”


    “真的吗,这么年轻......”刘师傅不是很信,俗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小伙子看起来也就二十出头,真的很难让人放心。


    “这方子靠谱吗?”


    陈阳摇头失笑:“你是不是右肋下胀痛总是饭后加重?特别是吃了油腻食物之后更加严重?”


    刘师傅略略一回想,陈阳说的竟然丝毫不差,他不由得瞪大眼睛:“您可真是神了!”


    “你信我那就按方子吃。”陈阳看一眼韦一趟,开玩笑道:“七天后不好,您来砸永安堂的招牌。”


    “啊,行,那我就试试。”


    刘师傅在永安堂内抓了药,然后将信将疑地走了,临走前还不住地回头看陈阳。


    等他的身影消失在胡同口,韦一趟一把抓住陈阳的手:“陈小友,你竟然比我判断的还要准,快说说,这到底是什么症候?”


    陈阳娓娓道来:“此乃肝胆湿热,郁久成石。金钱草化石,柴胡疏肝,黄芩清热......”


    韦一趟听得连连点头,心想幸亏今天陈阳来了,不然自己怕还是要误诊一次。


    稍作犹豫后,他突然转身进了里屋。


    片刻后捧出个红木匣子,掀开一看,里面整整齐齐排着二十四根金针。


    “这套针跟了我二十年,”韦一趟郑重地递给陈阳:“但我一直让它蒙尘,只有你才配拥有它!”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