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3章 李世民禅让!

作者:浩然正气的哥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当长安城在万剑悬空的死寂中颤栗时,这则足以颠覆人间常理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的瘟疫,以超越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向着四面八方疯狂扩散。


    潼关以东,一支玄甲森然的大军正在疾行。


    旌旗如林,刀枪如麦,十五万大军的脚步声汇成一道沉闷的雷鸣,在大地上滚滚向前。


    为首两员大将,一人身披亮银甲,面容冷静坚毅,正是秦琼之子,秦怀玉。


    另一人虎背熊腰,手持一柄硕大的马槊,眉宇间满是程咬金的影子,正是程处默。


    “**,这鬼天气,闷得人喘不过气。”


    程处默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扯着嗓子抱怨。


    秦怀玉目视前方,并未言语,只是眉头微蹙。


    不知为何,他心中总有莫名的躁动,仿佛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


    就在此时,一骑斥候卷着漫天烟尘,疯了冲向中军。


    那斥候脸上混杂着狂喜、敬畏与无法理解的癫狂,滚鞍下马时甚至绊了一跤,连滚带爬地冲到二人面前。


    “报——!大捷!不!是神迹!神迹啊!”


    斥候的声音尖锐得变了调,他手舞足蹈,语无伦次。


    “说清楚!”


    秦怀玉厉声喝道,强行压下心中的不安。


    “长安!长安城!”


    斥候大口喘着气,眼睛瞪得像铜铃,“太子爷……太子爷他……他召来了万剑!漫天都是剑!把整个皇宫都给罩住了!”


    程处默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吼道:“你**说什么胡话?喝多了马尿?”


    “将军!千真万确!”


    斥候激动得满脸通红,“消息都传疯了!说是太子爷一怒,号令天下之兵刃,什么菜刀、柴刀、破铜烂铁,全都飞到了天上,在长安城顶上悬着!剑尖全都对着太极宫!袁天罡和李淳风当场就吓尿了,说天命已改!”


    空气瞬间凝固。


    程处默松开了手,呆立当场,那双牛眼瞪得溜圆,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拳头。


    秦怀玉的心脏则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他脑海中瞬间闪过太子李承乾那张总是平静淡然的脸。


    原来,那平静之下,隐藏的是足以号令万剑的滔天伟力!


    这已经超出了权谋,超出了兵法,这简直就是……


    神!


    短暂的死寂后,是山呼海啸狂热!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紧接着,整个大军都沸腾了。


    士兵们高举着手中的兵器,用尽全身力气嘶吼着,一张张年轻或沧桑的脸上,写满了狂热的崇拜。


    他们的太子,不是凡人!


    是神!


    为神而战,何惧之有!


    程处默愣了半晌,猛地一拍大腿,发出一声震天的大笑:“俺的娘咧!太子爷牛啊!这是真龙天子,不,这是天帝下凡!还打个屁的仗啊,直接开进去得了!”


    秦怀玉紧握着缰绳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发白,但他很快冷静下来。


    他勒马转身,面对着狂热的士兵,拔出腰间佩剑,剑指长安方向。


    “传我将令!”


    他的声音盖过了所有的喧嚣,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中,“太子神威,天命所归!我等身为太子亲军,更要扬我军威!”


    “全军,急行军!”


    “目标,长安!”


    储君的令牌与天降的神迹,化作了两道无可抗拒的飓风。


    大军所过之处,再无任何抵抗。


    当先锋兵临弘农城下,城上的守军甚至没有做出任何戒备的姿态。


    片刻之后,城门大开。


    弘农太守带着一众官吏,脱去官帽,摘下官印,匍匐在城门之外,抖如筛糠。


    “罪臣……罪臣恭迎王师!恭迎太子殿下天兵!”


    那太守连头都不敢抬,声音里充满了发自灵魂深处的恐惧。


    万剑悬于长安之上,此事已非军情,而是神话。


    与神话抗衡,那是凡人该做的事吗?


    秦怀玉与程处默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撼。


    他们预想过势如破竹,却没想过会是如此的摧枯拉朽。


    “收编降兵,整顿城防,留下一个校尉驻守。”


    秦怀玉冷静地下达命令,“大军不做停留,继续前进!”


    相似的场景,在接下来的一路,不断上演。


    潼关守将献关而降。


    华阴县令开城跪迎。


    渭南……


    蓝田……


    一座又一座的城池,一个个重要的关隘,几乎是望风而降。


    当地的守军、郡兵、乡勇,在听到那则来自长安的神迹之后,再无半点战心。


    他们扔下武器,或是跪地请降,或是直接加入了这支势不可挡的洪流。


    十五万大军,如同一颗滚下山巅的雪球。


    越滚越大,越滚越快。


    当这支大军抵达距离长安不足八百里的地方时,曾经的十五万玄甲军,已经被淹没在了一片无边无际的人海之中。


    兵马之数,已然破了百万!


    夜幕降临,连绵不绝的营盘从山脚一直铺到远方的地平线,数不清的篝火燃起,如同将整片银河拽到了人间。


    火光映照着无数张兴奋而狂热的脸,映照着如林的刀枪。


    肃杀之气与冲天的战意交织在一起,直冲云霄,仿佛要将天上的星辰都染上一层血色。


    秦怀玉站在一处**上,俯瞰着这片由他亲手缔造的战争海洋。


    百万雄兵!


    兵峰赫赫,直指长安!


    他知道,当这百万大军出现在长安城下的那一刻,一切都将尘埃落定。


    什么世家门阀,什么朝堂争斗,在这股足以碾碎一切的力量面前,都将化为齑粉。


    长安城,玄武门。


    城楼之上,风声猎猎,吹得李世民的龙袍翻飞作响,那明黄的布料即将被狂风撕裂的蝴蝶。


    他负手而立,身形依旧挺拔如松,但那双曾睥睨天下、洞悉万物的眼眸里,此刻却盛满了难以掩饰的疲惫与阴郁。


    他的目光越过高耸的垛口,落在下方那个静立的身影上。


    他的儿子,大唐的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同样身着太子冠服,面容平静,眼神古井无波。


    他就那样站在那里,任由父亲如鹰隼目光审视,既不卑微,也无挑衅,仿佛一尊完美的玉雕,无懈可击。


    “承乾,你可知,朕站在这里,想的是什么?”


    李世民的声音低沉沙哑,两块生锈的铁在摩擦。


    这道城门,浸透了他兄弟的血,也奠定了他的皇权。


    他以为自己能掌控一切,却发现自己养出了一头连他都感到心悸的猛虎。


    李承乾微微躬身,姿态无可挑剔:“儿臣不知。儿臣只知,父皇当年于此地拨乱反正,方有今日之大唐盛世。”


    “好一个拨乱反正!”


    李世民忽然冷笑一声,笑声里带着刺骨的寒意,“你最近做得很好,很好啊!蜀山为你所用,世家被你血洗,现在连朕的朝堂,都快成了你的太子府了!”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帝王的雷霆之怒。


    然而,李承乾依旧平静如水,甚至连眉毛都未曾动一下:“父皇息怒。儿臣所为,皆为巩固大唐江山,为父皇分忧。那些蠹虫硕鼠,盘踞日久,儿臣只是代父皇扫清障碍罢了。”


    “代朕?”


    李世民气极反笑,他指着李承乾,手指微微颤抖,“你的羽翼,已经这么硬了吗?你是不是觉得,朕这把老骨头,该给你挪地方了!”


    父子二人,在这座象征着皇权更迭的玄武门前,陷入了死的寂静。


    空气凝固,压得周围的禁军和内侍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跟在李世民身后的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更是眼观鼻,鼻观心,额头上早已渗出细密的冷汗。


    他们能感觉到,皇帝与太子之间那根紧绷的弦,随时都可能断裂。


    尤其是以陇西李氏为首的几位世家官员,脸色苍白如纸,双腿打颤。


    太子清洗益州世家的手段还历历在目,如今这矛头,似乎已经对准了他们。


    就在这剑拔**张的时刻,一阵急促到疯狂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如同一道惊雷,猛地劈开了这压抑的氛围。


    “八百里加急——!!”


    一声嘶哑的呐喊,穿透了重重宫门,带着血与火的气息,直冲云霄。


    所有人都悚然一惊,猛地回头望去。


    只见一骑快马,正以不要命的速度冲向皇城。


    马上骑士的身影已经与马背融为一体,他身上插着的令旗在狂风中几乎要被折断。


    “让开!!”


    守卫宫门的禁军大惊失生,慌忙让开一条通道。


    那匹神骏的战马在冲到玄武门下时,终于力竭,悲鸣一声,轰然倒地,口鼻中喷出滚滚白沫。


    马上的骑士在战马倒下的瞬间,凭借惊人的毅力向前翻滚出去,连滚带爬地冲向城楼,口中还在用尽最后力气狂呼:“急报!八百里加急!!”


    一名内侍总管连忙跑下城楼,将那几乎虚脱的信使搀扶上来。


    信使浑身浴血,满面尘霜,嘴唇干裂得龟裂的土地。


    他被人架到李世民面前,用尽全身力气跪倒在地,从怀中掏出一卷用火漆密封的竹筒,双手高高举过头顶。


    “陛……陛下……”


    他的声音气若游丝,仿佛随时都会断气,“百万大军……兵……兵临城下!”


    “什么?!”


    李世民瞳孔骤然收缩,一把夺过那卷竹筒,指尖因为用力而捏得发白。


    百万大军?


    这个数字一柄巨锤,狠狠砸在了李世民的心头。


    他猛地撕开火漆,展开那份沾着血迹的绢帛,目光急切地扫过上面的文字。


    每一个字,都一把烧红的烙铁,烫得他灵魂都在颤抖。


    绢帛上没有太多繁复的言语,只有一行行触目惊心、令人头皮发麻的记录。


    “……秦怀玉、程处默率军东出,势如破竹。”


    “……弘农太守开城跪降。”


    “……潼关守将献关而降。”


    “……所过州县,望风而降,兵马滚雪球般壮大……”


    “……如今,已破百万之数,兵锋直指长安!”


    “轰!”


    李世民只觉得脑中一声巨响,整个人如遭雷击,踉跄着后退了两步,幸得长孙无忌眼疾手快地扶住。


    “陛下!”


    “陛下保重龙体!”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也惊呼出声,围了上来。


    李世民却仿佛没有听见,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份军报,又缓缓地、一寸一寸地抬起头,望向不远处的李承乾。


    那张平静无波的脸上,此刻,嘴角似乎微微向上翘起了一个极难察觉的弧度。


    那不是笑,那是宣告。


    对旧时代落幕的宣告。


    李世民的心,瞬间沉入了无底的深渊。


    他明白了。


    一切都明白了。


    什么神迹,什么天命,都是他这个好儿子精心布下的局!


    从益州开始,不,从更早的时候,这张大网就已经在悄然编织,而他,堂堂的大唐天子,竟然被蒙在鼓里,直到此刻!


    他以为自己掌控着棋局,却不知自己早已是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百万……大军……”


    一个出身太原王氏的官员喃喃自语,双眼失神,浑身抖得如同风中落叶。


    “完了……全完了……”


    另一位范阳卢氏的官员,双腿一软,竟直接瘫倒在地,官帽歪到了一边,涕泪横流,狼狈不堪。


    他们这些自诩为门阀砥柱、朝堂精英的世家官员,前一刻还在盘算着如何打压太子,如**护自家的利益。


    可这一刻,所有的阴谋诡计,所有的百年基业,都在“百万大军”这四个字面前,化为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挣扎都是徒劳。


    李世民的胸口剧烈起伏,腥甜涌上喉头。


    他看着那些平日里道貌岸然、此刻却丑态百出的臣子,又看向那个神情淡漠、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儿子。


    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席卷了他的全身。


    他征战一生,尸山血海里闯出一条帝王路,玄武门下亲手终结了手足之情。


    他以为自己是天底下最狠、最无情、最懂得权谋的人。


    可今天,他输了。


    输给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人群之中,秦琼和程咬金如遭五雷轰顶,呆立当场。


    那份军报上的名字——秦怀玉、程处默,像两根烧红的铁钎,狠狠刺入他们的心脏。


    “怀玉……”


    秦琼嘴唇嗫嚅,浑身血液仿佛瞬间冻结,那张饱经风霜的老脸刹那间血色尽褪,变得和纸一样白。


    他想起了儿子离京时那坚毅的眼神,当时只以为是少年热血,渴望建功立业,却万万没想到,那小子竟然……


    竟然是要去撬他老子的天!


    “**!”


    程咬金一声低吼,铜铃大的眼睛瞪得滚圆,粗壮的脖颈上青筋暴起,像盘虬的怒龙。


    他那只握着宣花板斧、历经百战都未曾颤抖的手,此刻却抖得厉害。


    他想冲上去揪住李承乾的领子,问问他到底给自家那混小子灌了什么**汤,敢领着兵**!


    可他们动不了。


    彻骨的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比当年玄武门下的血腥味还要冷。


    恐慌只是一瞬间的事。


    这两个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老将,几乎是同时,强行将心头的惊涛骇浪压了下去。


    他们飞快地对视了一眼,从对方那布满血丝的眼球里,看到了同样的绝望和……


    决绝。


    完了。


    没退路了。


    现在跪下去向李世民磕头求饶?


    说自己对儿子的行为一无所知?


    骗鬼呢!


    李世民会信吗?


    那个亲手杀了兄弟,逼着父亲退位的皇帝,那个多疑善变的君主,会相信他们这些手握兵权的老将会对儿子的动向毫不知情?


    绝无可能!


    一旦太子李承乾兵败,等待他们两家的,不是削爵罢官那么简单。


    那将是满门抄斩,诛灭九族!


    他们奋斗一生挣下的荣华富贵,他们身后的整个家族,都将化为齑粉。


    他们的儿子,已经用百万大军,将他们死死地绑在了太子的战车上。


    现在,这条船要么风光无限地驶入太极殿,要么就带着所有人一起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程咬金粗重地喘着气,胸膛剧烈起伏,他那看似鲁莽的脑袋,在这一刻转得比谁都快。


    他看向不远处那个依旧平静如水的太子,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赌了!


    跟着太子,还有活路!


    跟着陛下……


    必死无疑!


    秦琼缓缓闭上眼,再睁开时,眼中所有的慌乱都已消失不见,只剩下如铁的冰冷和坚定。


    他一生忠义,可忠义在家族存亡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他向前迈出了一步。


    这一步,仿佛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沉重如山。


    “臣,秦琼……”


    他沙哑的声音在死寂的大殿中响起,每一个字都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恳请陛下,顺应天命!”


    “轰!”


    如果说之前的军报是惊雷,那秦琼这句话,就是直接劈在李世民龙椅上的一道天罚!


    李世民猛地转头,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最信任的翼国公。


    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臣,程咬金,恳请陛下,为了大唐江山,禅位于太子殿下!”


    程咬金蒲扇大手攥得咯咯作响,也跟着一步踏出,与秦琼并肩而立。


    紧接着,尉迟恭那黑塔身影也动了,他闷声闷气地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53028|18203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吼道:“臣,尉迟恭,请陛下退位!”


    “臣,李绩,请陛下禅让!”


    “臣,段志玄,请陛下禅让!”


    “臣……”


    一个又一个身穿甲胄的武将,那些跟着李世民从刀山火海里杀出来的宿将,那些大唐军方的擎天之柱,此刻,一个接一个地从队列中走出。


    他们没有高声喧哗,没有拔刀相向,但他们每一个人,都像一座沉默而又坚实的山,一步步地向前,带着无可阻挡的压迫感,逼近御座。


    冰冷的甲叶碰撞声,在大殿中回响,敲击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那些瘫软在地的五姓七望官员,此刻连哭嚎都忘了,他们惊恐地看着这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场面。


    武将逼宫!


    这可是玄武门之变后,再也无人敢想象的场景!


    李世民的身躯剧烈地颤抖起来,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愤怒,被最亲近的人背叛的、撕心裂肺的愤怒!


    他看着秦琼,看着程咬金,看着尉迟恭,看着一张张他曾经无比熟悉、无比信任的面孔。


    这些都是他的兄弟,是他打江山的臂膀!


    可现在,他们却用最决绝的方式,要亲手将他从这至高无上的位置上推下去!


    热血直冲脑门,李世民的眼前阵阵发黑,他撑着龙椅的扶手,指甲几乎要嵌进木头里。


    他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一声震彻大殿的咆哮:“你们……你们这是要逼朕退位啊!”


    李世民的咆哮声在大殿中回荡,带着无尽的悲愤与不甘,像一头被逼入绝境的猛兽,发出的最后怒吼。


    然而,这声怒吼非但没能震慑住叛乱的臣子,反而一道信号,彻底点燃了另一群人的心思。


    那些原本瘫软在地,瑟瑟发抖的五姓七望官员们,此刻正用全新的、混杂着惊恐与贪婪的眼神,飞快地扫视着殿内的局势。


    他们的目光从那些巍然不动、甲胄森然的武将身上掠过,感受着那股令人窒息的肃杀之气。


    他们又看向御座之上的李世民,看到了他那因极致愤怒而扭曲的面容,看到了他摇摇欲坠的身躯。


    最后,所有人的视线,都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屑,汇聚到了那个始终沉默、始终平静的太子李承乾身上。


    大势已去!


    这个念头像瘟疫一样,在这些文官的心中疯狂蔓延。


    百万大军围城,开国宿将逼宫。


    这已经不是一场政变,而是一场不容置疑的、碾压式的权力交接。


    李世民这条船,已经千疮百孔,肉眼可见地正在沉没。


    而太子的那艘巨舰,巍峨如山,坚不可摧。


    该选哪条船,还需要犹豫吗?


    清河崔氏的一名老臣,崔干,他那双浑浊的老眼飞速转动,与不远处的太原王氏、范阳卢氏的几位家主交换了一个心照不神会的眼神。


    他们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恐惧,也看到了那份如出一辙的决绝。


    忠诚?


    气节?


    在家族存亡面前,这些东西一文不值!


    崔干颤巍巍地从地上爬起,他整理了一下自己因惊恐而弄得凌乱的官袍,袍袖下的双手依旧在发抖,但他的动作却透着异样的坚定。


    他猛地转身,不再看御座上的李世民一眼,仿佛那上面坐着的已经不是君临天下的帝王,而是一具即将被扫进历史尘埃的尸体。


    他朝着李承乾的方向,双膝一软,“噗通”一声,重重地跪了下去。


    紧接着,他将额头死死地磕在冰冷的金砖地面上,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一声嘶哑而又尖利的呼喊:“臣,崔干,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声,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噗通!”


    “噗通!噗通!”


    一连串的闷响在大殿中接连响起。


    方才还哭天抢地的五姓七望官员们,此刻仿佛训练有素的伶人,争先恐后地转身,朝着李承乾跪倒在地。


    丝绸官袍摩擦的声音,膝盖骨与地面碰撞的声音,汇成了一片令人作呕的交响。


    “臣等,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呐喊,响彻太极殿。


    他们的声音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洪亮,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以及对新主子毫不掩饰的谄媚。


    这一幕,比秦琼、程咬金等武将的逼宫,更加具有毁灭性的杀伤力。


    如果说武将的背叛是一把捅进李世民心脏的钢刀,那么这些文官的倒戈,就是一群苍蝇,嗡地一声扑上了他血流不止的伤口,疯狂地吸食着他最后的尊严与威望。


    “你们……你们这群……无耻的软骨头!”


    李世民气得浑身发抖,他指着那些匍匐在地、卑躬屈膝的身影,破口大骂,“朕待你们不薄!你们清河崔氏,朕何曾亏待过!还有你们王氏,卢氏……一群摇尾乞怜的狗!一群数典忘祖的畜生!”


    他的骂声凄厉而愤怒,充满了被背叛的痛苦。


    他可以理解武将们为了家族前程的**,但他无法容忍这些世家门阀的无耻。


    这些人,骨子里就瞧不起他这个靠军功起家的皇帝,现在,他们用最直接、最羞辱的方式,证实了这一点。


    听到李世民的怒骂,跪在最前面的崔干,身子微微一僵。


    随即,他缓缓地直起了身子。


    他没有丝毫的羞愧,脸上反而带着病态的、扭曲的平静。


    他慢条斯理地掸了掸膝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仿佛刚才那五体投地的跪拜,只是一次再寻常不过的朝会礼仪。


    他抬起头,直视着御座上暴怒的李世民,那双浑浊的眼睛里,此刻竟闪烁着冷酷的光芒。


    他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讥讽的笑容,慢悠悠地开口,声音不大,却像一根**,精准地刺向李世民最痛的地方。


    “太上皇。”


    他故意加重了“太上皇”三个字的发音,那是赤裸裸的嘲弄。


    “您老了!”


    轰!


    李世民的脑子嗡的一声,仿佛被一柄无形的重锤狠狠砸中。


    他老了?


    他竟然说,他老了?!


    崔干身后的那些官员也纷纷起身,他们不再畏惧,不再颤抖。


    他们看着御座上的李世民,眼神中充满了怜悯、轻蔑,以及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


    太原王氏的家主王裕,一个平日里最是注重仪态的老头,此刻也挺直了腰杆,冷冷地补充道:“太上皇,时代已经变了。我等世家,求的只是顺应天命,保全家族而已。您……已经不是天命所归了。”


    “没错!”


    范阳卢氏的家主跟着附和,“太子殿下,不,是新皇陛下,仁德宽厚,有圣君之相,这才是大唐之福,万民之幸!”


    “太上皇,您还是好好颐养天年吧!”


    一句句冰冷而无情的话语,像一把把尖刀,不断地捅进李世民的心窝。


    他气得火冒三丈,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背刺!


    这是最彻底,最恶毒的背刺!


    他戎马一生,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见过?


    什么样的敌人没杀过?


    可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他会被自己最信任的兄弟,和他最鄙夷的文臣,用同样的方式,联手钉死在这张龙椅之上!


    腥甜的血气直冲喉咙,李世民眼前一黑,身子猛地一晃,险些从龙椅上栽倒下来。


    他死死地抓着扶手,指甲深深地嵌进了坚硬的紫檀木中,用尽最后力气撑住自己,不让自己倒下。


    因为他知道,他一旦倒下,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而大殿的另一端,李承乾自始至终都没有看那些卑躬屈膝的五姓七望官员一眼。


    此时,李世民看向卑躬屈膝的五姓七望官员:“你们让朕禅让?!”


    “请陛下禅让,顺应天命!”


    五姓七望的官员,恬不知耻的跪地高呼。


    似乎他们对李承乾,更加虔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