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章 李世民背后发凉

作者:浩然正气的哥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退朝的钟声悠悠传来。


    百官如同惊弓之鸟。


    相府。


    书房内,檀香袅袅,却驱不散房玄龄心头的寒意。


    他没有换下朝服,就那么枯坐在书案后。


    那是一张薄薄的蝉翼纸,上面的字迹细如蚊足,记录的却是足以颠覆整个大唐朝局的消息。


    太子的势力……


    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庞大,都要深不可测。


    密报上罗列着一个个名字,一笔笔资金的流向,一处处秘密的据点。


    它们就像一张无形的巨网,以东宫为中心,早已遍布大唐的每一个角落。


    其中一些名字,房玄龄甚至以为是忠于陛下的纯臣。


    没想到,他们真正的效忠对象,却是那个一直以来被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视作平庸无能的太子。


    “呵呵……”


    他想起了朝堂上,太子那句轻描淡写的“打得轻了”。


    想起了程咬金那群骄兵悍将毫不犹豫的跪地请战。


    原来,那不是一时冲动,不是热血上头。


    那是一扬精心策划的示威!


    太子用一个荆州太守的项上人头,撬动了整个朝堂的格局,将所有武将都绑在了他的战车上,然后,用那股滔天的煞气,狠狠地抽了他们这些文官一个耳光。


    这哪里是逼宫?


    这分明是在告诉所有人,他李承乾,有能力让这天下换一个主人。


    房玄龄只觉得凉气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


    他缓缓闭上眼睛,眼前的黑暗中,浮现出的却是太子那张看似温和,实则藏着无尽深渊的脸。


    他隐藏得太深了。


    这些年,所有人都被他骗了。


    陛下……


    也被他骗了。


    房玄龄猛地睁开眼,眼神中再无半分温和儒雅,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彻骨的阴冷。


    不行。


    绝不能让局势这么发展下去。


    太子羽翼已丰,今日能借将门之势压迫文官,明日就能借这股势力,做出比玄武门更加可怕的事情来!


    他拿起那份密报,凑到烛火前。


    火苗舔舐着纸张,将那些触目惊心的名字和秘密一点点吞噬,化作一缕青烟。


    但那些内容,已经深深烙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房玄龄站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紧锁的眉头下,目光闪烁不定。


    他必须想个办法,一个既能削弱太子,又不会引火烧身的办法。


    他必须……


    让陛下,真正看清楚这位太子的真面目!……


    皇宫,紫宸殿。


    百官退去,大殿空旷。


    他没有回甘露殿,就那么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那张冰冷的龙椅上,一尊石化的雕像。


    他的手中,同样捏着一份密函。


    这份密函比房玄龄拿到的那份,要详细得多,也……恐怖得多。


    上面不仅有太子在朝中安插的人手,更有他在军中,在地方,甚至在那些隐世门派中的布局。


    “铁浮屠……大雪龙骑……蜀山……罗网……”


    李世民的嘴唇微微翕动,念出了一个又一个让他心悸的名字。


    那是一支只存在于传说中的重甲骑兵,传闻刀枪不入,水火不侵,每一个士卒都是以一当百的杀戮机器。


    他一直以为这只是无稽之谈,可密报上却清清楚楚地写着,太子麾下,就掌握着三千铁浮屠!


    三千……


    李世民的手指猛然收紧,坚硬的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的肉里。


    当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手中可用的精锐,也不过八百余人。


    李承乾让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人的儿子去荆州杀人,那杀人之后呢?


    满朝武将岂能不能偏向太子?


    承乾……


    他的好儿子……


    他到底还藏着多少朕不知道的底牌?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空荡荡的大殿上,又看到了刚才那群武将齐刷刷跪倒在地的扬景。


    程咬金、尉迟敬德、李靖……


    这些跟着他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老兄弟,他们的儿子,如今却对承乾唯命是从。


    这是一种传承。


    一种他最希望看到,也最害怕看到的传承。


    他扶持承乾,是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


    可现在看来,承乾根本不想守成。


    他想开创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时代!


    无法抑制的寒意,从心底深处蔓延开来。


    李世民看到了另一个自己,一个更年轻,更冷酷,更不择手段的自己,正站在东宫,用审视的目光,注视着这张龙椅。


    玄武门的血,难道还要再流一次吗?


    “陛下。”


    一个温婉的声音打破了大殿的死寂。


    长孙皇后走了进来。


    “观音婢,你怎么来了?”


    李世民的声音有些沙哑。


    “臣妾若再不来,这大唐的天,怕是要被那些蠢货给捅破了!”


    长孙皇后的语气前所未有的严厉。


    她走到李世民身边,看着他布满血丝的眼睛,眼中闪过心疼,但立刻又被决然所取代。


    “黄建忠!好一个黄建忠!好一个五姓七望!他们竟敢截杀翼国公的嫡子!他们这是在挖我大唐的根基!陛下,此事若不严惩,天下将士,谁还肯为我大唐卖命?”


    李世民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朕已经下令三司会审,一查到底。”


    “查?光查有什么用?”


    长孙皇后逼视着他,“陛下,您要让那些士族门阀看清楚,将门功勋,是这大唐的基石,谁敢动,谁就得死!”


    她的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带着母仪天下的威严和决断。


    “不仅如此,”


    长孙皇后继续说道,“您还要安抚!秦家的孩子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太子殿下为他出头,杀得好!但法理之外,还有人情!您必须亲自下旨,厚赏秦家,要让天下百姓都看到,朝廷没有忘记那些为国流血的功臣!民心,才是这江山最稳固的基石!”


    李世民怔怔地看着自己的皇后。


    在这一刻,她不是温婉的妻子,而是一位眼光毒辣的政治家。


    她的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他心中的迷雾。


    是啊,他刚才在怕什么?


    怕承乾成为第二个自己?


    可他忘了,承乾首先是大唐的太子!


    他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维护大唐的根基!


    “观音婢,你说的对。”


    李世民长长吐出一口气,眼中的迷茫和恐惧渐渐散去,重新被帝王的威严和果决所替代,“是朕……想左了。”


    他拉住长孙皇后的手,那只曾执掌天下的手,此刻却带着微微的颤抖。


    “朕这就下旨,朕要亲自去一趟翼国公府!”


    ……


    东宫。


    李承乾回到书房,屏退了所有侍从。


    他从袖中取出一封密函,看也没看,直接扔进了面前的铜制火盆里。


    橘红色的火焰瞬间将那张写满罪证的纸张吞没,火光映照着他年轻而英俊的脸,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没有半分波澜,只是在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殿下。”


    一道黑影如同鬼魅般出现在他身后,单膝跪地。


    “事情办得如何?”


    李承得头也不回,淡淡地问道。


    “回禀殿下,荆州氏族与长安高官往来密切,且与房玄龄,交往最密!罗网正在审讯,相信很快就能挖出他背后所有的人。”


    “不够。”


    李承乾的声音很轻,“光挖出来,有什么用?”


    黑影沉默了。


    “传我密令,”


    “命荆州之畔的铁浮屠,即刻开拔,封锁所有通往长安的要道。”


    “殿下,这……这会引起朝堂大乱的!”


    “乱?”


    “不破不立。这腐朽的朝堂,是该用血,好好洗一洗了。”


    “另外,拟一道储命,册封秦怀玉为荆州兵马都督,即刻生效。总领荆州一应军务,若有不从者……”


    “杀无赦!”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