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章 关键的盲点。

作者:墨燃乔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众人如梦初醒,带着满腹的震惊、疑虑,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纷纷起身。


    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后排角落那个年轻得过分的新任专案组长。


    苏御霖。


    这个名字,在短短几分钟内,变成了风暴的中心。


    王然几乎是同手同脚地走出会议室,脑子里还嗡嗡作响。


    陈局…竟然真的同意了?


    让御霖当组长?


    调动全林城警力?


    这…这简直比电视剧还离谱!


    但他心底深处,除了震惊,竟然还有一丝隐秘的…兴奋?


    或许,我苏哥真的能行?


    他甩了甩头,不敢再想下去,快步跟上苏御霖。


    特警队的副队长高峰,脸色铁青地走出来,几个相熟的部门负责人围了上来。


    “高队,陈局怎么想的?”


    “是啊,让个毛头小子负责这么大的案子,这不是胡闹吗?”


    高峰冷哼一声,眼神阴沉。


    “看着吧。”


    “72小时。”


    “我倒要看看,他怎么把人带回来!”


    …


    市局刑侦支队的大会议室,被临时征用为“6.15”绑架案专案组的指挥中心。


    气氛压抑紧张。


    距离绑匪发布视频,已经过去了将近十二个小时。


    技术部门那边依旧没有任何突破。


    绑匪使用的匿名技术极其狡猾,追踪IP地址的尝试屡屡失败。


    不断有电话打进来,询问进展,施加压力。


    整个专案组就像一锅烧开的水,每个人都在忙碌,却又显得有些混乱无序,缺乏一个明确的主心骨。


    王然看着眼前乱糟糟的景象,心里更是没底。


    他下意识地看向角落。


    苏御霖坐在自己的工位上,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正循环播放着那段令人心悸的绑架视频。


    与周围的焦躁格格不入,他显得异常安静。


    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都无法干扰到他分毫。


    视频一遍又一遍地播放。


    那个经过变声器处理的嘶哑声音。


    许芷若被麻绳捆绑的惊恐模样。


    鲜红的倒计时数字。


    每一帧画面,都透着绝望和挑衅。


    苏御霖的视线,却并未停留在许芷若惊恐的脸上,也没有过多关注那个刺耳的变声器声音。


    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些看似寻常的细节上。


    视频的某一帧,许芷若因为侧身挣扎扭动,露出了身后手腕上的绳结。


    层层叠叠,紧密而均匀,带着一种近乎…专业的韵律感。


    苏御霖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蹙起,随即又缓缓舒展。


    他伸出手指,轻轻敲击了一下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


    “王哥,忆菲姐,赵哥,你们几个过来一下。”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了办公室的嘈杂,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命令意味。


    正在忙碌的几人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快步走了过来,围在苏御霖的电脑前。


    “苏哥,有什么发现?”


    王然急切地问道,脸上写满了期待。


    苏御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操控鼠标,将视频画面暂停,并放大。


    焦点,精准地定格在捆绑许芷若手腕的绳结上。


    “你们看这个结。”


    苏御霖指着屏幕上的绳结。


    王然瞪大了眼睛,恨不得把脸贴到屏幕上。


    “这…不就是个死结吗?绑得很紧倒是真的。”


    王然看了半天,有些不确定地说。


    “不。”


    苏御霖摇了摇头,语气笃定。


    “这不是普通的捆绑结。”


    他再次放大画面,指向绳结的几个关键细节之处。


    “看这里,这个结的走向非常规整,几乎没有多余的扭曲。”


    “再看这两个绳环,它们的大小几乎完全一致。”


    “而且,你们注意感受一下,虽然看不见,但可以想象,整个绳结的拉力分布是极其均匀的。”


    苏御霖的声音平静而清晰,带着一种强大的说服力。


    “这说明什么?”


    “说明系这个结的人,对这种结已经形成了牢固的肌肉记忆。”


    “要达到这种程度,他至少熟练地系过上千次,甚至更多。”


    在场的几人,都是经验丰富的刑警,听苏御霖这么一分析,再仔细观察屏幕上的绳结细节,纷纷露出了恍然的神色,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确实,这种捆绑方式,绝非一般人随手能打出来的。


    “这种结,叫双布林结,Double Bowline Knot。”


    苏御霖淡淡地说出了这个专业名词。


    “双布林结?”


    林忆菲重复了一遍,迅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下来。


    苏御霖站起身,走到旁边临时搬进来的白板前,拿起一支马克笔。


    “双布林结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特性。”


    他在白板上简单地勾勒出绳结的受力示意图。


    “它在受力之后,并不会像普通绳结那样越勒越紧,反而会保持一个相对固定的张力。”


    “这就是为什么,尽管绳子看起来勒得很深,但许芷若的手腕上,除了明显的红痕,却没有造成更严重的淤青,甚至没有影响到基本的血液循环。”


    “如果绑匪用的是普通死结,以这种捆绑力度,这么长时间过去,人质的手部很可能已经因为缺血而坏死了。”


    王然听得倒吸一口凉气。


    “我靠…还有这种讲究?”


    “那…什么人会用这种结?”


    苏御霖在白板上写下了“双布林结使用者”的标题,然后在下面开始列出可能的职业选项:


    “使用这种专业绳结的人,通常集中在以下几类:”


    “第一,攀岩爱好者,或者需要进行高空作业的工人。”


    “第二,专业的救援队成员,比如消防、山地救援等。”


    “第三,舞台搭建或者影视剧组里的吊装技师。”


    “第四,专业的户外拓展教练。”


    白板上清晰地列出了四个选项。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声。


    这才多久?


    就凭视频里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绳结,苏御霖竟然已经将嫌疑人的职业画像大致圈定了出来?


    这…这是什么神仙破案思路?


    苏御霖似乎完全没有在意周围人震惊的目光,他放下马克笔,又指了指电脑屏幕上放大的绳结画面。


    “但这还不够,我们需要进一步缩小范围。”


    他的目光锐利如鹰隼,再次锁定绳结的几个变种细节。


    “注意看这个结的打法变种。”


    “标准的双布林结,通常是用于连接人与固定点,比如登山时连接安全带和主绳。”


    “但视频里这个结,明显是为了固定人体肢体而特别调整过的。”


    “这种为了捆绑人而进行的变种调整,在专业的救援训练中,尤其是涉及固定伤员或者约束目标的科目里,非常常见。”


    他又指向另一处细节。


    “还有这里,绳索缠绕的方向。”


    “注意看,他是从下往上缠绕的,而不是我们更常见的从上往下。”


    “这是很多高空救援人员的典型习惯。”


    “因为在悬吊状态下作业时,从下往上缠绕打出的结,往往更容易在需要时快速解开。”


    林忆菲飞快地记录着,眼神里充满了对苏御霖缜密分析的敬佩。


    “最后一点。”


    苏御霖将画面再次放大,聚焦在绳结末端的处理方式上。


    “看绳尾。”


    “他没有让绳尾随意地垂落在外面,而是非常整齐地塞回了结内。”


    “这也是一种职业习惯,目的是为了防止绳尾在复杂的作业环境中,比如高空、狭窄空间等地方,意外挂到其他东西,造成危险。”


    “这同样是典型的高空作业人员,特别是救援人员的特征。”


    一系列精准而细致的分析,层层递进,如同剥洋葱般,将绑匪的职业特征一点点清晰地勾勒出来。


    王然看着白板,又看看屏幕,脸上写满了恍然大悟。


    “所以…苏哥你的意思是…绑匪他是个…”


    “没错。”


    苏御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斩钉截铁。


    “绑匪,是一名专业的高空救援人员。”


    “他很可能曾经是或者现在仍然是消防救援队伍的成员,或者是从事工业攀爬、高空设备维护等工作的救援专家。”


    “他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并且非常习惯于在高风险、高压力的环境中工作。”


    苏御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更深层次的推断。


    “而且…”


    他的眼神变得有些深邃。


    “他选择这种双布林结,不仅仅是因为熟练。”


    “更重要的,或许是因为,他并不想真正地、物理性地严重伤害人质。”


    “双布林结,本质上是为了保护人而设计的绳结,不是为了施加伤害。”


    寂静。


    苏御霖的这番话,让刚刚才被他精准职业画像所震惊的众人,再次陷入了思考。


    “这…这代表什么?”


    赵启明忍不住开口追问。


    苏御霖的目光平静地看向他,也看向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或许暗示着,我们的绑匪,可能还保留着一定的道德底线。”


    “他或许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冷血无情的杀手。”


    “驱使他做出如此极端行为的,可能是某种极其强烈的、我们暂时还无法理解的动机。”


    “一个受过专业救援训练,懂得用保护性绳结的人,却绑架了人质,勒索巨款,甚至要求释放死刑犯…”


    苏御霖的声音在安静的指挥中心里回荡。


    “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


    “而这个矛盾点,或许就是我们接下来破案的关键。”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