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4章 镇国公府在作妖!

作者:苏行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姚兰枝闭了闭眼,心中有了猜测。


    “朱瑾,你今日先别去铺子里,帮我办一件事。”


    交代完了朱瑾,姚兰枝又喊了宋云进门:“看看镇国公府最近如何。”


    能如此巴不得她日子艰难的,除了她那位好祖母,姚兰枝实在是不知道还有谁了。


    毕竟那日宫宴上,她祖母薛氏可还憋着一股怒火没出呢!


    宋云应声而去,姚兰枝想了想,又站起身,去了后院。


    ……


    许轻瑶正在给孩子们收拾东西。


    赵明澜过了年就四岁了,虽然年岁还小,但是他的脑子十分好用。


    之前许轻瑶替两个孩子寻了关系,请了先前在国子监教书的一个老先生过来给他二人讲授功课。


    那老先生的品德很好,但是教授孩子十分严苛,之前好几家都想要请他,可惜都没能成功。


    所以许轻瑶才会教两个孩子画画,因为她的画技曾经得到过这位先生的夫人夸赞。


    如今这条路果然走对了。


    那老先生见二人的字体与画画风骨,又考校了他二人的功课,最终决定收下了这两个小徒弟。


    因着家中的院子不算宽敞,所以姚兰枝格外收拾出了别院,离此倒是不远,正好可以让先生在那里给两个孩子教授诗书。


    过了正月十五,两个人就要去开始上课了。


    许轻瑶给二人收拾东西,虽然离得近,也怕两个人日常吃的用得不合心意。


    见到姚兰枝来,许轻瑶放下手里的包裹,笑着起身:“大嫂,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姚兰枝摇了摇头,两个孩子也过来见礼。


    “娘亲。”


    “大伯母。”


    姚兰枝笑着摸了摸两个孩子的脑袋,让他们继续写字。


    自己则是给许轻瑶使了个眼色。


    许轻瑶了然,让二人在房中好生学习,自己则是跟着走了出去:“大嫂,出什么事儿了?”


    方才姚兰枝虽然在笑,但是眼底有些冷意,恐怕是出了什么事儿。


    果然,等到了外屋,就听姚兰枝压着声音道:“眼下外面流言蜚语不断,他二人功课暂时在府上学。”


    到了外面,哪怕有下人跟着,若是哪个不长眼的认出来这是他们家的马车,上前说些不中听的。


    难保两个孩子受到刺激。


    俩孩子都小,姚兰枝不敢赌。


    姚兰枝将事情说了一遍,许轻瑶脸色都白了:“这流言……不是早就平息了吗?”


    先前她也曾听外面传出流言蜚语,可是没多久,就已经成了别的,且所有事情都成为了赵利平做的孽。


    现在赵利平都死了,甚至尸骨都被收敛过了。


    因着是那大夫将人所杀,所以赵利平的后事办得十分简单,草草掩埋之后,再也没人提过此人了。


    怎么现在又旧事重提?


    许轻瑶轻声问:“可查到过,是谁从中作梗吗?”


    姚兰枝应声道:“知道的,这事儿好解决,暂时让孩子们在家读书,也是为了不再横生波澜。”


    毕竟,薛氏若是发现流言不管用,不知道还会出什么坏主意呢。


    听到她这话,许轻瑶的表情也有些难看:“怎么就不肯让人安生过日子?”


    她们妯娌二人,已经极力低调做事了,从不敢出什么风头,可就算是这样,还要成为旁人的眼中钉。


    有些人,当真心肠歹毒得叫人可恨!


    许轻瑶表情难看,姚兰枝倒是还算淡定,只跟人讲:“不必放在心上,这事儿闹不起来的。”


    薛氏大概也是昏了头,竟然敢将事情往秦时阙的身上攀扯,难道以为,一个吉祥物的王爷,就是她能招惹得起的?


    姚兰枝冷笑,叮嘱完了许轻瑶,许轻瑶反过来安慰她。


    “大嫂也别难过,那些奸佞小人不会得逞的。”


    姚兰枝不点名是谁做的,许轻瑶大概也能猜出来,按说这话不应该对长辈讲,但这种长辈实在是可恨得很!


    根本就不配当一个长辈!


    许轻瑶气急,又安抚姚兰枝:“大嫂千万别因这些人,毁了自己的心情,他们不值得。”


    许轻瑶应声,待得之后,就见宋云也回来了。


    说的话,与她猜测的一般。


    “小姐,您猜得不错,果然是……老夫人。”


    宋云有些不可置信,这位老夫人之前在府上的时候,就很讨厌姚兰枝,可若只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打小闹就算了。


    这次流言可是针对的秦时阙!


    她是失心疯了吗?


    姚兰枝嗯了声,跟他低声吩咐了几句。


    接下来两日,那些流言蜚语,就愈发的多了。


    只是,并没有压下先前的那些,而是又起了新的。


    且直指姚兰枝。


    “据说当初算命的所言,说她刑克六亲,所以她的父母跟夫君才会死呢!”


    那些流言不算捕风捉影,毕竟当初可是那镇国公府里面传出来的。


    且这么多年,那位镇国公府老封君薛氏,一见到外人,就会嫌弃自己的孙女儿。


    就连孙女儿定下的亲事,也是因此被毁掉的。


    所以,这些流言蜚语一出,突然有人清醒了。


    “这又是哪位老太太传出来的?”


    二者的流言被混为一谈,反而让人不太相信前面关于赵明澜的那些话了。


    “要我说,这老太太还真是数十年如一日的不喜欢自己的孙女,可再怎么样,那也是姚家的血脉,她怎么能因为不喜欢,就将孙女往火坑里推呢?”


    “就是,竟然污蔑孙女儿偷人,这也太……过分了吧!”


    要知道,姚兰枝在京中做了诸多的好事,虽说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没有收到好处,但是年前那些灾民们可都轮流领了吃的还有药物。


    这些总不是假的。


    这样一个菩萨似的人,会偷人?


    也是在这个时候,一个多年行骗的骗子被抓住,被判刑之后,游街示众。


    而关于他的那些罪过之一,就是,曾经骗过镇国公府!


    “我有罪,不该为了十两银子,污蔑姚家长房幼女为灾星……”


    那骗子的自我检讨跟府衙的告示贴出来之后,一群人哗然。


    所以,关于姚兰枝“刑克六亲”的罪名,果然是假的。


    那么,那老夫人说的,难道就是真的吗?


    这分明就是因为个人厌恶,就要将人置于死地。


    歹毒,太歹毒了!


    一群人嫌弃得很,先前关于姚兰枝的那些偷人言论,直接就烟消云散。


    而与此同时,姚兰枝出门了。


    她没有刻意隐藏自己的行踪,也有人见到,偷偷跟了过去之后,才发现……


    姚兰枝去的竟然是一个郊外的庄子上。


    那里养着一群老弱病残,都是伤兵或者战死之人的家眷遗孀。


    而这些人,待她格外的亲近,所到之处,都对她礼遇有加。


    再一打听,众人才清楚,原来这些年,竟然是姚兰枝拿了诸多的银子,养着他们!


    就连他们膝下的孩子,也都对她格外的喜欢。


    一群人这般喜欢她的原因,是因为,姚兰枝是他们的救命之恩。


    “若不是夫人还肯花银钱养着我们这些废人,怕是我们早就成了一群孤魂野鬼了。”


    他们感激涕零,也让那些偷偷跟来的人,脸色震惊。


    他们想过姚兰枝大义,但是没想到,姚兰枝竟然在背后做了那么多!


    要知道,养着这么一群人,不但得不到半点好处,还要有额外诸多的花销。


    可姚兰枝竟然不求回报的,做了这么多年。


    于是,等到这个消息传到京中的时候,皇帝也震惊了。


    本来,这几日京中闹得沸沸扬扬的,就让皇帝有些不大高兴。


    他前脚才给了赏赐,还撮合了这一对父子情义,也算是全了君臣之情,怎么看都是一桩美事。


    结果这美事儿还没落地呢,先被人掀了摊子。


    这所谓的“亲生”流言,皇帝是不信的,毕竟秦时阙是什么人,他还是清楚的。


    但架不住外面闹得沸沸扬扬,实在是太难听了。


    这就不摆明说他是昏君?


    等到知道这是镇国公府的老太太在背后搅事儿,又得知她之所以这么闹腾,是因为不待见姚兰枝。


    皇帝就出离愤怒了。


    老太太糊涂了,头脑昏花,他不介意让老太太清醒清醒。


    只是皇帝自持身份,当然不会跟一个老太太计较,还是一个昏了头的。


    所以,他才打算让皇后去敲打一下人。


    但没等皇帝去做呢,先得到了姚兰枝的消息。


    就是这样一个大方端庄的女子,为了北越默默地做事情,居然还被在背后如此地编排!


    皇帝本来还想给老太太留脸面,如今却觉得不用留了。


    “传朕的旨意,送到镇国公府去。”


    皇帝说完,身边的公公应诺而去。


    为了给薛氏教训,皇帝特地还吩咐了,这圣旨,一定要在镇国公府的门外传召。


    于是,大中午的时候,正是来来往往的行人最多的时候。


    镇国公府的人浩浩荡荡跪了一大片,听皇帝圣旨。


    内容繁复,骂得也文雅,但内中的意思却是格外的重。


    先说了薛氏年迈耳聋,竟然随便听信骗子的话,可见是上了岁数,该在家里颐养天年了;


    又说镇国公在外征战,家中剩余人等莫非是一群硕鼠,不然怎么还在背后添乱?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