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2章 技术危机

作者:五级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二天早上七点,我就到了公司。技术部的办公区灯火通明,但气氛却异常压抑。


    ”林总。”技术部副总监小李迎上来,表情凝重,”刘工昨晚清空了办公室,一夜之间就走了。”


    ”这么急?”我皱眉,”他的交接工作呢?”


    ”只留了一份简单的文档。”小李苦笑,”更麻烦的是,研发组的三个骨干也提了辞职。”


    我心里一沉。这不是简单的离职,这是有预谋的挖角。


    ”老徐呢?”我问起我们的CTO徐明。


    ”在会议室,他说有重要的事要跟您谈。”


    我快步走进会议室,老徐正坐在那里,桌上放着一个信封。看到那个信封,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老徐,你也要走?”


    徐明今年四十五岁,跟了我八年,是公司技术体系的奠基人。他推了推眼镜,这是他纠结时的习惯动作。


    ”林总,我...”老徐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直说。”我在他对面坐下,”咱们认识这么多年,别藏着掖着。”


    老徐深吸一口气:”昨天,有家猎头公司找到我。”


    ”开了什么条件?”


    ”年薪五百万,期权激励,还有...”老徐停顿了一下,”技术合伙人的身份。”


    五百万?我们给老徐的年薪是一百五十万,这确实是个难以拒绝的诱惑。


    ”哪家公司?”我直接问。


    ”智创科技。”老徐说出了一个名字。


    智创科技,孙志强新成立的技术公司,专门做我们的竞品。这个老狐狸,真是步步紧逼。


    ”老徐,”我看着他,”八年了,咱们一起把技术部从三个人做到三百人。现在你要为了钱离开?”


    ”不只是钱。”老徐抬起头,眼神复杂,”林总,您知道吗?这些年我一直在原地踏步。”


    ”原地踏步?”


    ”是的。”老徐苦笑,”公司发展很快,但技术投入一直不够。我们的研发预算,还不如销售部门的推广费用。”


    这话像一记重锤敲在我心上。确实,我一直重视市场和销售,对技术投入不够重视。


    ”还有,”老徐继续说,”刘工走,不是因为钱,是因为他的技术方案总是被否决。他想做AI,想做大数据,但公司总说没预算。”


    我沉默了。老徐说的都是事实,我确实忽视了技术人员的诉求。


    ”林总,”老徐推过那个信封,”这是我的辞职信。但是...”


    ”但是什么?”


    ”如果您能给我一个留下的理由,我愿意再考虑。”老徐认真地说,”毕竟,我对公司是有感情的。”


    我站起来,在窗前站了很久。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我怎么现在才真正明白?光靠感情留人是不够的,还需要事业和待遇。


    ”老徐,给我三天时间。”我转身说,”三天后,我给你答复。”


    老徐点点头:”好,我等您。”


    他走后,我立刻召集紧急会议。


    ”各位,”我环视会议室,”我们正面临一场人才危机。不解决这个问题,公司就没有未来。”


    ”林总,要不要提高技术部门的薪资?”人力资源总监建议。


    ”不只是薪资问题。”我摇头,”是整个人才战略都要调整。”


    陈红这时说:”我有个建议,成立技术委员会,让技术骨干参与公司决策。”


    ”这个好!”销售总监老张也赞同,”让他们有主人翁意识。”


    ”还有股权激励。”财务总监补充,”给核心技术人员配股,让他们分享公司成长。”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我突然意识到,这次危机也许是个机会,让公司真正重视技术和人才。


    下午,我约了一家知名猎头公司的合伙人王晴。


    ”王总,现在技术人才市场什么行情?”


    王晴是个干练的女强人:”林总,实话说,现在是人才大战。好的技术人员,薪资年年翻倍。”


    ”那怎么留住人才?”


    ”钱、权、梦想。”王晴言简意赅,”钱是基础,权是尊重,梦想是未来。”


    ”具体怎么做?”


    王晴拿出一份报告:”您看看这个,这是业内最佳实践。技术人员不只要高薪,更要技术话语权,要有施展才华的平台。”


    我仔细看着报告,心里有了主意。


    晚上,我把老徐约到了我常去的茶馆。


    ”老徐,还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吗?”


    老徐笑了:”怎么不记得,那时候您还在车库创业,我刚从大厂辞职。”


    ”你说你想做有意义的技术,不想在大公司当螺丝钉。”我给他倒茶,”现在呢?”


    老徐沉默了一会儿:”林总,我还是想做有意义的事。但是...”


    ”我明白。”我打断他,”老徐,如果我给你CTO应有的权力,技术预算翻三倍,年薪涨到三百万,外加2%的期权,你愿意留下吗?”


    老徐愣住了:”林总,您认真的?”


    ”当然。”我拿出一份文件,”这是新的技术发展规划。成立技术委员会,你是主席。所有技术决策,你有一票否决权。”


    老徐接过文件,手有些颤抖:”林总,这...这权力太大了。”


    ”不大。”我认真地说,”技术是公司的未来,你是技术的掌舵人。老徐,我需要你。”


    老徐的眼眶有些湿润:”林总,这八年,您第一次这么重视技术。”


    ”是我之前太短视了。”我自我反省,”光顾着赚钱,忘了技术才是核心竞争力。”


    ”那刘工他们...”


    ”能挽回的都挽回,开诚布公地谈。”我说,”挽回不了的,我们重新招人。这次,我们要建立真正的技术护城河。”


    老徐站起来,郑重地说,”林总,我留下。不是为了钱,是为了您这份诚意。”


    我们握手,这一握,不只是留住了一个CTO,更是确立了公司新的发展方向。


    第二天,老徐撕掉了辞职信,并且成功挽留了两个要走的骨干。虽然刘工还是走了,但技术部门的军心稳定了。


    ”林总,”张姐兴奋地跑进来,”有个大新闻!”


    ”什么新闻?”


    ”赵强被查了!”张姐压低声音,”说是涉嫌职务侵占和商业贿赂,已经被带走调查了。”


    赵强?我心里一震。这个曾经的副总,背叛公司的叛徒,终于得到了报应。


    ”谁举报的?”


    ”不知道,但听说证据确凿。”张姐神秘地说,”他在任期间,挪用了公司资金两千多万。”


    我靠在椅子上,心情复杂。赵强的下场是咎由自取,但也给我敲响了警钟。管理公司,既要防外敌,更要防内鬼。


    ”通知法务部,”我说,”配合调查,该提供的材料都提供。”


    ”明白。”张姐转身要走,又回头,”林总,这下孙志强那边也要乱了吧?”


    ”也许吧。”我看向窗外,”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商场如战场,一个赵强倒下了,还会有其他人。”


    人才争夺战才刚刚开始,而我终于明白,企业最宝贵的不是资金,不是技术,而是人。


    留住人心,才能留住未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