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8章 你也养养再说吧

作者:周日不钓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行了,你们这两个都不是很快有孩子的样子。”沈南进摆手拦住他们。


    要是他们两个之间打赌,说不准这一波情绪值又和自己没有关系了。


    “老沈,你这个就过分了,我怎么就不会很快有孩子了?”许大茂不服气地瞪着沈南进。


    “我看一眼就知道啊,我是医生你忘记了?”沈南进一脸荒唐道。


    这件事你敢怀疑我?


    “医生又怎么了?”许大茂还是不死心。


    “什么怎么了?你特么一眼就知道在外面使劲使得多了,不养养根本不可能有...”沈南进笑了。


    你这不是求锤得锤吗?


    “得,沈大爷,我错了,我觉得你说的有理,我养养再说。”许大茂立马慌了,连忙截住沈南进说下去。


    回头看王秋玲一脸懵逼,没有听懂,他才松了一口气。


    “那我呢?沈南进?”傻柱往前一步,问道,“你说我会不会比许大茂早有孩子?”


    沈南进看着他有点期待的目光,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你特么更惨,压根和自己的努力无关。


    郑婉都派上守门员了你还想进球?


    不过现在两个人正恋奸情热,估计自己说穿了也没有什么用。


    郑婉几下就能把这货拿捏住。


    “你也养养再说吧。”他决定等傻柱自己感觉到了不对的时候再引爆这个炸弹。


    “傻柱,你还不去厨房,不怕锅里糊了?”秦淮茹提醒道。


    她现在都七个多月了,平时饿的早得很。


    “哎哟,对啊!”傻柱这才想起锅里还有东西呢,连忙跑进了厨房。


    “这傻柱,好玩的很。”王秋玲好奇地看着傻柱的身影。


    “媳妇,你可不要胳膊肘往外拐啊,他可是我的一生之敌。”许大茂有点醋意地提醒道。


    他觉得自己媳妇虽然比不上东跨院的那些娘们,和郑婉比起来还是优势明显的。


    以傻柱的德行,别给点好脸就顺杆爬,到时候给自己戴顶帽子就不好玩了。


    “至于吗?”王秋玲没有在意地反问道。


    “怎么不至于,这家伙可是色中饿鬼,不然也不至于栽倒在贾家的圈套里。”许大茂撇撇嘴,嫌弃道。


    沈南进忍不住笑了。


    果然,最了解你的就是你的敌人。


    没有想到许大茂这么聪明,现在就已经看透了贾家和易中海挖的坑。


    “行了,没看到雨水在这里吗?你说话积点德。”秦淮茹看着许大茂越来越没谱,拦住他道。


    “没有,淮茹姐,我没事的。”何雨水连忙摇手。


    她现在对傻柱这个哥哥属于留家察看的心态。


    要是你回心转意,我就帮帮你,但不是现在。


    要是他铁了心给贾家拉帮套,那就当自己没有这个哥哥。


    “就是,雨水是雨水,傻柱自己选的路,怪别人说吗?”许大茂看何雨水这个傻柱的妹妹都这么说,大是高兴。


    “你啊,人家是亲妹妹,总是一家人,怎么胡说呢?”王秋玲打了许大茂一下。


    沈南进倒是对她另眼相看起来。


    虽然第一次见到有点大小姐的骄横跋扈,不过现在看起来,本性比四合院子里的人还要好一些。


    “来了...菜齐了!”傻柱端着最后一道汤碗走了进来。


    “都坐吧,吃饭了。”秦淮茹立刻招呼着所有人坐下。


    她都已经饿了半天了,此刻有点迫不及待。


    “老沈,你看看我今天拿了什么酒?”许大茂像献宝一样从脚边拿出了两瓶用纸包着的酒。


    沈南进都好奇了,走过去拆开外面的纸,看了一眼。


    “嚯,你哪来的?八年的汾酒?”


    说话间,他看向了王秋玲。


    这许大茂现在这么滋润的吗?从丈人家里连这种好酒都拿得到?


    “嘿嘿嘿,啥眼神呢?”许大茂顿时觉得被侮辱了,大声喊道。


    “啊?不是你老丈人那拿的?”沈南进好奇道。


    “这是我在乡下放电影的时候收的,怎么样?可以吧?”许大茂终于扳回了一局,心情大好。


    沈南进恍然大悟。


    之前许大茂拿回来一些蘑菇、青菜的,自己也懒得看。


    时间一长,倒是忘记了这个大茂哥的传统手艺了。


    这小子可是把农村当成自己家的食堂的,从粮食、美酒、青菜、老母鸡到服务员,全都搂到自己家里了。


    “得,你厉害,今天沾你的光了。”沈南进实话实说。


    他接过酒,几下打开了瓶盖,给自己和许大茂、傻柱各倒了一杯。


    “老师,我呢?”林若怡不开心地把自己的酒杯推了推。


    “哎呀,不好意思,现在淮茹姐和羞月怀孕了,我都忘记了你们也要喝一点了。不过这酒后劲太大,你们最好还是喝红酒。”沈南进举了举瓶子,把生产日期对着林若怡。


    “啊?你们这还有红酒呢?”王秋玲惊讶道。


    她知道沈南进这里生活品质高,但没有想到连红酒这种稀罕货都有。


    “你不知道,大俄的专家每个月都给老沈寄东西,他这里好东西多,什么都有。”许大茂介绍道。


    “那我也喝红酒,用沈南进的话讲,若怡,今天沾你的光。”王秋玲立刻没有了喝白酒的念头。


    被她这样一说,满足了虚荣心的林若怡立刻站了起来,跑到沈南进的书房里搬出了一箱红酒。


    “这么多?”王秋玲再次被震撼了。


    “随你喝,吃完饭再带两瓶走。”沈南进点点头。


    这东西都是系统超市兑换的,要多少有多少。


    “呀,那我可不客气了,回头我给淮茹姐两盒雪花膏。”王秋玲立刻惊喜地道谢。


    不过她自己也是大户人家出身,不愿意占人家便宜。


    “老沈,还是你,做事局气!”许大茂立刻竖起了大拇指。


    人家给自己媳妇脸,他也觉得自己脸上有光。


    关键同样吃个饭,自己媳妇连吃带拿,郑婉连上桌的机会都没有。


    倒不是谁出钱出酒的问题,而是轮到贾家,院子里没有人愿意招惹的。


    问题是不光他,连傻柱都觉得很正常,问都没有问一句。


    不是沈南进小气,而是贾张氏这个人一点机会都不能给,否则就会蹬鼻子上脸。


    这样一比较,他觉得今天这饭吃的太有面子了。


    “老沈,这第一杯,你说点什么吧?”许大茂看酒都满上了,说道。


    “行,按说今天大茂出酒我出菜,谁说都可以,但是这第一杯必须我来说。”沈南进笑了笑,拿起了酒杯。


    他转头看向了王秋玲:“秋玲是第一次来我们院子吃饭,所以这第一杯敬秋玲,以后常来常往。”


    “好!”许大茂第一个鼓掌叫好,后面其他人全都跟着鼓掌起来。


    他以为沈南进说必须他来说话是什么原因,没想到是为了给自己媳妇面子。


    果然,正常情况下,沈南进还是很大气的。


    “谢谢了,老沈。其实不用这么客气,我和晓娥很熟的。”王秋玲也脸上带光,感谢道。


    “是啊,所以以后我无聊的时候里来陪我。”娄晓娥也回应道。


    其实她们小时候见过几次,并不熟悉。


    但是别人这样说,自己也不能不回应。


    沈南进笑笑,没有拆穿她们。


    女人就是这样,都是戏精。


    相对而言,一看就知道王秋玲比娄晓娥有心计多了。


    “其实我很佩服晓娥的。”王秋玲既然说到这里了,不管是真心的还是为了以后打好关系,都决定索性多说几句。


    “这话怎么说?”连秦淮茹都好奇了。


    她一直的心结就是不了解那些上流社会的人,比如林若怡、吴羞月和娄晓娥的家庭,所以对王秋玲的话格外有兴趣。


    “晓娥能够把家产全部捐出,去当一个福利院的荣誉院长,我自愧不如。”王秋玲又和娄晓娥碰了一下杯。


    当初她结婚的时候还对娄晓娥一无所知,现在显然是了解过了。


    “哪啊,你说捐了财产我承认,但是福利院的院长我就是挂个名字,我自己还是在轧钢厂上班呢。”娄晓娥不好意思道。


    今天这餐饭,这么多人,她没有想到最后聊到自己身上来了。


    “嗯,秋玲说的对。晓娥这一点确实不错,比她那个ZBJ的爹妈强得多。”沈南进也点头附和道。


    被自己爷们称赞,娄晓娥顿时欢喜的眉开眼笑。


    秦淮茹这些知情人更是暗暗好笑。


    沈南进这是唯恐这件事在院子里的印象不深刻啊!


    只有许大茂和傻柱,一声不敢吭。


    当初为了这个,自己和院子里的几家人可是被狠狠地坑了一把,说出来都是眼泪啊。


    “秋玲,你不准备找个单位上班吗?”娄晓娥反问道。


    既然说起了这个,她倒对王秋玲以后的打算有了兴趣。


    要是真的像沈南进所说的,王秋玲一家以后的日子可不好过。


    “哎呀,我可没有你能干,还不想去上班呢。”王秋玲有点尴尬。


    我就是客气一下,奉承几句,怎么就说到自己的头上了。


    “人各有志,谁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沈南进给她打了个圆场,“再过二十年,你回头一看,没有遗憾就好。”


    “是啊,时间过得可真快,我们来这个院子也六年了,当初许大茂还是个孩子呢,现在也有媳妇了。”秦淮茹被沈南进说感动了,感慨道。


    “那是,你现在都23了。”沈南进坏笑道。


    “哎呀,你胡说八道什么?”秦淮茹恼羞成怒地在沈南进腰里扭了一把。


    似乎什么年代的女人都一样,都不愿意别人知道她的年龄。


    沈南进感慨,23岁就是副处了。


    不说在后世,即便在这个刚刚结束战争的年代,都是少有的。


    这也是这两年他渐渐不再搞什么研发项目,混着摸鱼的原因。


    真的再搞下去,要么自己升官,要么把秦淮茹的级别搞上去,都不是好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个道理千百年都是正确的,何况在以后的混乱年代。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