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八章: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作者:周日不钓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因为自己这张破嘴,回了家的沈南进被秦淮茹为首的三个女人又打又掐的。


    他也无所谓,呵呵笑着应付了。


    第二天一早,他又率领三个女人的大军出发轧钢厂了。


    人事科他就懒得去了,直接把街道办盖章的借调报告给了秦淮茹,她自然会办的妥妥当当的。


    跑进厂办公室,刘伟国、孙喜民和王志兴居然已经早就到了。


    沈南进心里哀叹,这特么又不讲绩效,卷成这样干嘛?


    没办法,这个时代的人就是这么死心眼。


    “小沈,今天开始我们翻译组就成立了,我是组长。我们小组成立的第一件事,就是签署保密协议。”刘伟国分别把三叠协议分给了三个人。


    沈南进也没有疑问,这种事,是最正常的操作了。


    他看孙喜民他们也是随手就签署了,就不再翻看,直接签了字摁了指纹。


    “今天是我们第一天工作,你们先看一下资料,等会大俄的专家会到会议室,到时候我们分工就好了。”刘伟国递给他一叠纸。


    沈南进嘴里答应着,随手翻了一下,都是涉及到冶金类的一些专用名词。


    看了一眼,他就知道没有必要了,这些自己都懂。


    “沈南进,你又偷懒了?”孙喜民惊讶地看了他一眼。


    “这些我都会啊,看什么?”沈南进瞥了他一眼,满是嫌弃。


    “去你的,你特么吹牛也没个底线啊,你的大俄语可以学到这些?”孙喜民鼓了鼓眼睛,不服气地道。


    沈南进笑了,神秘兮兮地四处张望一下道:“老孙,告诉你小子一个秘密,我过目不忘。”


    他觉得自己这个技能迟早用到的,还不如早点放出去一点风声。


    “怎么可能?”这一回,旁边的刘伟国和王志兴都惊了。


    “刘组长,这种事我敢乱来吗?”沈南进一脸无辜地看着刘伟国。


    “不会吧?你真的过目不忘啊?”孙喜民有些不敢相信地感叹一句,又悻悻道,“难怪你丫的大俄语这么好。”


    刘伟国却没有他这么好糊弄,随手从桌子上拿了一本《俄华辞典》递给沈南进:“证明一下。”


    这件事情,可大可小,如果沈南进真的有这个技能,那用处可就大了。


    沈南进也不推辞,随便翻了一页,看了三分钟左右,递还给了刘伟国。


    然后他就闭目开始背诵起来。


    五分钟,他把这一页的内容连带标点符号都背了个一字不差。


    “卧槽!沈南进,你丫的真的过目不忘啊?”孙喜民差点蹦到沈南进的身上。


    “我说,你已经骂了我两次了!”沈南进一脸黑线地看着他。


    “哦,不好意思,激动了,激动了!”孙喜民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又把口头禅带上了。


    “小沈,你这个能力现在是我们小组的高度机密,你还有小孙和小王谁都不许说出去!”刘伟国有些激动地压低了声音道。


    “没问题,组长,我们是知道纪律的。”孙喜民第一个回答道。


    “那就好。”刘伟国点点头,微闭了双目,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沈南进也不好打扰他,只有学着他一样闭目养神。


    资料是不用看了,刘伟国现在知道他的能力,也不再管他。


    可是就这样,一直等到了10点多了,所谓的大俄专家也不见出现。


    无聊之下,沈南进直接拿出了一本昨天图书馆借出来的冶金书看了起来。


    “小沈,你不是医生吗?还学冶金?”孙喜民永远是第一个好奇的。


    “我是医生啊,但是昨天不是被选中了吗?我就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不学习冶金知识,怎么和大俄的这些理论资料联系起来?”沈南进奇怪地回答道。


    孙喜民顿时一脸的便秘表情。


    又被这家伙装到了,你特么都过目不忘了,还要这么卷,别人怎么活?


    果然,刘伟国立刻赞许地点点头,夸奖道:“小沈说的不错,我们要做好轧钢厂的翻译,光懂大俄语是不够的,还是要多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他这样一说,沈南进反而不好意思起来了。


    再这样说下去,和孙喜民他们就不好相处了。


    脱离群众可不是什么好的习惯。


    他岔开话题问道:“组长,大俄专家都是这么晚到吗?”


    刘伟国无奈地叹口气:“这帮大俄的专家来了我们国家,每天晚上都是喝酒到深夜,所以第二天什么时候过来谁也说不好。”


    好吧,这个原因并不意外。


    作为后世人,经历过资讯发达的时代,自然知道大俄人酗酒是出了名的。


    连开飞机上天之前都可以咪两口,还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


    孙喜民和王志兴都是摇头叹息一声,老大哥是来支援自己国家的,可是这工作态度,实在是不敢恭维。


    不过这种时候,他们也不会多说一句坏话,那后果谁也承担不起。


    “小沈,这次轧钢厂的大俄专家一共四个人,组长是米哈伊尔,另外三个成员分别是马克西姆、谢尔盖和亚历山大。等一下见到人以后,我准备让你跟着米哈伊尔。”刘伟国突然想到了什么,交代道。


    沈南进立刻反应了过来。


    按照常理来说,刘伟国才是工业部派下来的翻译,自己三个人都是临时的。


    他去跟着米哈伊尔才是常规的操作。


    但是现在他让自己去跟米哈伊尔,多半是因为知道自己过目不忘的技能了。


    “我知道了,组长,我一定把米哈伊尔的所有情况牢牢记住的。”沈南进郑重地站了起来保证道。


    “好,就是要这样。”刘伟国大是欣慰。


    这沈南进一看就是聪明人,立刻就明白了自己的意图。


    这些事,晚上自己还要向部里面汇报一下,说不准有更大的用处。


    他却不知道,沈南进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主动暴露的。


    自从奖励了这个技能以后,加上自己进入了翻译组,他就有了猜测。


    不过现在还早,大俄专家去年开始才来国内支援。


    虽然两国领导人的观点有分歧,但目前还属于关系良好的阶段,不会用到自己。


    这一等,几个人就等到了11点多。


    等到厂办的人来通知去会议室,几个人心里都是骂骂咧咧的。


    进了会议室,果然,四个胖嘟嘟人高马大的大俄人,脸上还带着昨晚宿醉的潮红色。


    刘伟国把每个人跟随的专家给他们相互介绍了。


    沈南进看着米哈伊尔就是一怔。


    他现在的中医水平在这么多本典籍的洗礼下已经很高了。


    “望闻问切”之中,单凭一个“望”的技能,就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了。


    旁边的杨卫国和李怀德也是有些意外。


    杨卫国是对接技术层面的,李怀德是负责后勤保障的,所以大俄专家基本是他们两个接待。


    原本以为米哈伊尔是由刘伟国负责的,没有想到分配给了沈南进。


    看着刘伟国和沈南进的样子,两个人都陷入了沉思。


    到了这个时间点,上午肯定是干不了活了,李怀德张罗着直接带人去了食堂。


    两个领导加上四个专家四个翻译,正好四个人,满满的一张圆桌。


    沈南进还是第一次踏进轧钢厂第一食堂的小餐厅,以后傻柱大显身手的地方。


    似乎是早就准备好了一样,没有多久,十菜一汤就端了上来。


    居然有鸡有肉还有鱼,旁边还准备了一箱西凤酒,这在这个时代真的已经非常难得了。


    沈南进还算好,这一桌在后世不算什么。老百姓家里过节都嫌寒酸。


    刘伟国应该是经历过了,孙喜民和王志兴却是瞪大了眼睛,被震撼到了。


    “来,为了我们友谊,干一杯!”米哈伊尔起手就提了一杯。


    这帮孙子,明显是找了各种理由混酒喝。


    沈南进心里鄙视,却也不敢说出来,只好跟了一杯。


    他的酒量并不好,可是有系统空间作弊,酒到嘴里,立刻被收进了空间。


    倒是孙喜民,明显有点不适应这个局面了,一杯酒喝的龇牙咧嘴的。


    “组长,中午就这个喝法,还干不干活啊?”尽管知道他们有可能听不懂,沈南进还是谨慎地凑到刘伟国耳朵边问道。


    “你有什么办法,人家是远道而来支援你的,你还能不让他们喝点酒?”刘伟国微微苦笑。


    这件事,不光是轧钢厂,全国只要有大俄专家支援的地方都是头大如斗。


    偏偏是人家手指缝里漏出一点设备和技术,就碾压了国内所有的技术人员。


    所以你还要尽量讨好人家,让他们吃好喝好休息好,期望对方多漏出一些东西出来。


    这一个中午,平均每个人都喝了一瓶西凤。


    孙喜民和王志兴直接就喝翻了,跑出食堂大吐特吐。


    杨卫国也有些上头,总算还能压住酒气。


    倒是李怀德和刘伟国,显得一点事都没有。


    沈南进暗暗猜测,工业部之所以选拔刘伟国,估计这个酒量也是一个考核标准。


    至于其他酒量不好的,他们宁愿外面找也不派下来了。


    毕竟他们在部里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不是。


    李怀德和刘伟国不知道沈南进是有外挂的,他们看着面不改色的沈南进,眼神里都露出一丝赞赏。


    颇有一种“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惺惺相惜之感。


    沈南进也知道了,为什么这个时代的领导干部都要选择能喝的了。


    换了别人过来,真的顶不住啊。


    﨔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