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月见两人没有动静,再次解释,“放心,一百钱就行!”
秋岚影忍不住吐槽:“小道长,你怎么还收皇后的钱?”
摘月指了指桌上的三枚铜钱,“此乃祖训,师父一再叮嘱,无论是亲戚朋友,占卜预测必须付钱,这也是为了消解因果。”
长孙皇后被她的话吸引。“消解因果?”
摘月昂起脖子,“当然,所谓天机不可泄露,泄露天机就会牵扯到因果,根据所测之人的身份还有事情影响大小,给与报酬,这样才能消解因果。”
长孙皇后微微点头,算是理解了,所谓有得有失,理应给钱。
秋岚影好奇道:“若是旁人不给呢?”
摘月闻言,仰头长叹,“师父说了,到时候就有仇报仇,有怨报怨了。”
她不是真道士,自然能少出手就少出手,这样才不会露出马脚。
“……”秋岚影狐疑,“小道长,此话真是你师父说的?”
“真的!”摘月信誓旦旦点头,从脖子间掏出一个浅蓝色锦囊,“不过他现在已经魂归天外,旁人找不到……这是师父传给我的师门信物,别看我年纪小,已经是一观之主了!”
秋岚影:“那你现在身边还有其他亲友吗?”
摘月摊手,“有的话,我也不会进宫投奔皇后殿下了。”
秋岚影:……
长孙皇后眼含柔意,心疼地看着她。
不知怎么的。
望着孩童瘦小的肩膀,她心头总是涌起不知名的酸楚,这样的孩子理应在父母身边无法无天,如今却失去了亲人,独身一人到了宫中。
……
等摘月跟随宫人离开,长孙皇后仍然坐在远处发愣。
“殿下?”秋岚影小心翼翼地喊了一声。
主要是长孙皇后现在还病着,加上刚刚小童所言细思起来,让人不得不担忧,而皇后现下最忌伤神。
果然是小孩子,说话就是这般没轻没重。
长孙皇后:“岚影,你觉得摘月所言有没有道理?”
“殿下!”秋岚影心头一跳,皇后还是听进去了。
秋岚影回想摘月当时所言,轻声道:“殿下,奴婢以为那孩子不过是唬人的,有您在,陛下与皇子们都会无事。”
长孙皇后起身,缓步走到门口,眺望远处的飞檐,指尖抚着门廊的雕花,淡淡一笑,“可本宫就怕不在了。”
“殿下!”秋岚影扑通一声跪下,“您可不能乱想!”
“你快起来。”长孙皇后无奈,俯身将她扶起来,语气纳闷:“怎么入了宫,你的胆子反而小了。”
秋岚影恭敬道:“殿下为宫务劳累,奴婢也要更加谨慎些。”
长孙皇后闻言,笑了笑,望着空中被秋风卷起的枫叶,耳旁仿若又想起了小孩稚嫩的奶音,低声呢喃道:“子女不和,多半是老人无德……此话有理,二哥身为帝王,理应共勉。”
灵猊与青雀前后脚出生,灵猊作为她与二哥的嫡长子,自他出生起,二哥对其期望甚高,比起其他子女,对其要求也格外严格。
而青雀……
长孙皇后想起他就有些头疼,作为她与二哥的第二个孩子,二哥有些太宠他了。
秋岚影:……
她总觉得陛下似乎要倒霉了。
……
“阿嚏!”
李世民刚下銮舆,被风一吹,打了一个大喷嚏,人差点没站稳。
“陛下!”张阿难连忙上前扶住他。
李世民推开他,摆摆手,“朕无事。”
刚进入显德殿,一名内侍小跑进来,恭敬道:“启禀陛下,孟太妃有喜了。”
李世民:……
得!
他又要多一个兄弟。
上月他才得了一个二十弟,怕是明年就要多个二十一弟了。
他想起两日前,他去看父皇,父皇就一直给他诉苦,说自己身体大不如前,怕是命不久矣。
现在又有一名太妃怀孕了,他自愧不如,只求父皇日后能安分些,他多养些弟弟也没事,反正一个娃是养,十个娃也浪费不了多少粮食。
李世民:“让宫人好生看顾,照顾好孟太妃。”
对于父皇身边的那些小太妃,李世民是避之不及,玄武门之变未发生之前,李建成与李元吉为了毁了他,伙同后宫嫔妃往他身上泼脏水,要不是他底气硬,怕是现在就在封地熬着呢,不知道被李建成他们欺负成什么样子。
……
李世民对李渊的要求是耽于享乐,莫管朝政。
但是李渊自从成了太上皇后,就无心后宫,看似整日沉迷享乐,不过是做做样子。
一者是暂时不想理李世民,二者,也是为了避嫌,担心过往的老臣起了旁的心思。
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不仅将太子与元吉都杀了,连他们的儿子一个也没有留下,两人的剩余家眷也被养在宫中。
他了解自己这个儿子,无论文韬武略,还是心性手段都属于世间难得,有时候就连他这个父亲也忌惮他。
若是那些老臣还想着安稳度过下半生,就该收拾心思,好好为大唐效力,莫要想着与新帝作对了。
对于孟妃怀孕的事情,李渊情绪没多少变化。
他的儿子太多,大的、小的、好的、劣的……足有二十,平日自己都快认不过来。
宫人见他兴致恹恹,谄媚道:“太上皇,奴婢今日听说了一件有趣的事,您要不要听听?”
“什么事?”李渊随手将饮尽的金樽往旁边一扔,懒洋洋道。
宫人组织了一下语言,轻声道:“陛下之前在宫外张榜为长孙皇后寻医,今日有人揭了金榜,这奇就奇在揭榜人上,是一名四五岁大的灵秀小道童,听说他看了长孙皇后后,她的病就轻了,人也有精神了。”
“道童?”李渊来了兴致,坐直了身子,示意宫人凑近些,“打听清对方的身份没有?”
宫人:“奴婢简单打听了一下,听说这个小道童平日是在兴善寺住着,与朝中许多大臣的郎君都相识。”
李渊眼眸微眯,“众所周知,我李氏是始祖的后人,有道士前来揭榜也正常,说不定是上天怜悯,派人进宫医治长孙氏。”
宫人:“太上皇,那您要不要见见揭榜的小道童?”
李渊眸光一转,当即身子一歪,大手按着额角,“朕近日劳累,身子有所不适,你去显德殿,告诉新帝一声,朕也要见见小道童。”
宫人见状,躬身道:“奴婢尊旨!”
……
摘月那边,长孙皇后将人安置在了紫微殿,也不用摘月吩咐,一应所需都由人布置,甚至内侍还给她寻了一尊硕大的炼丹炉,看规格,十个摘月塞进去都填不满,还有三清神位……
说实话,摘月待在这殿内都觉得有些心虚,觉得不背几句道家箴言就是罪过。
可她现在懂得不多。
决定了,等闲暇时刻,好好补一下理论知识,少说些话。
……
显德殿内,李世民居高临下地俯视跪在地上的太极宫内侍,“太上皇要见小道长?”
太极宫内侍察觉李世民语气中的冷意,心中苦笑,挤出声音,“太上皇担忧陛下被骗,所以想要见见小道长!”
李世民大手不轻不重地扣着龙雕扶手,嗤笑一声,“父皇真是关心朕!他若是早有这心思,朕与他也不会落到如今这个地步。”
“……”太极宫内侍不敢应话。
“好吧!”李世民起身,缓步下了台阶,负手望着殿前的牌匾,“张阿难,既然太上皇想要见摘月,你就送他过去,嘱咐他别惹太上皇生气。”
太极宫内侍有些诧异:……
没想到陛下如此看重小道童。
张阿难低声道:“奴婢遵旨!”
陛下这话明着告诉他,要护摘月无忧。
不过他觉得太上皇即使再迁怒陛下,也不会拿个孩子开刀,尤其这个孩子还是道家的,还是因为长孙皇后进宫,若是出了事,消息传出去,太上皇的名声也不好听。
……
摘月在紫微殿安顿下来,长孙皇后还给她指派了一名内侍和一个宫女,只不过内侍看着头发花白,怎么着也有五六十岁,而宫女不及驴身高,一问得知才十一岁,放在现代,妥妥的童工。
老内侍叫桑大喜,小宫女叫赵蒲,乍一看,他们紫微殿真是老的老,小的小,一个管用的都没有,当然也包括她。
没等摘月轻松一下,就被张阿难找上门,说要带她去太极殿。
摘月脸色当即就不好了。
谁不知道太极殿现在住着太上皇。
无缘无故让她去太极殿,多半是没啥好事。
摘月用脚划着地,期期艾艾道:“能不去吗?”
张阿难目露不忍:“这是太上皇的命令,陛下都违背不得。”
“……”摘月嘴角微瘪。
好吧,这话她信。
既然已经选择进宫了,就不能什么风险都不担。
再说她也好奇如今的李渊是什么状态。
……
紫微殿距离太极殿距离较远,加上摘月有心拖延,大家走的是不疾不徐,同时她也有时间了解一下宫中的大致情况。
后世常说,李渊当了太上皇后沉迷酒色,狂生孩子给李世民养,足足给他生了二十多个弟弟。
实际上,现如今,李世民确实差不多有二十个弟弟,不过有许多都是了李渊称帝以后纳的妃子生的,如今李世民最小的弟弟已经排到了二十,就是今年才出生的二十皇子。
摘月对这段历史不怎么了解,不清楚之后李渊会不会真的再生二十多个,毕竟刚刚她了解到,孟太妃怀孕了。
先下李渊虽然老,但是他的那些嫔妃一个个都很年轻。
……
别看李世民才登基不久,实际上现在唐宫可一点也不空虚。
李世民的嫔妃与子女先不提,太上皇李渊的嫔妃外加二十个弟弟,十几个妹妹,还有前太子李建成、李元吉的王妃与家眷也被养在宫中,防止出意外。
摘月掰着手指算了一下,先不提私底下的心思,明面上,这已经是四伙势力了,李世民在前朝倒是逍遥,长孙皇后要照顾这么多人,真是身心俱疲。
加上长孙皇后后面又不间断生孩子、养病、生孩子……
后世都说长孙皇后身子弱,有先天疾病,试问这种生活折腾下去,有几个能熬下来。
“唉!长孙皇后真是不容易!”摘月由衷发出感慨。
随行的张阿难:……
小道长怎么冒出这般没头没脑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