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书转天早晨起来烙的烧饼,又煮了茶叶蛋,熬了点杂粮粥,又做了一个酱黄瓜片,分出一部分给周老太端了过去。
周老太才起来,一看见李金书很诧异:“金书,你怎么起这么早,饭都做好了。”
“我昨天睡得早,就起来了。”李金书把东西放进厨房,一出来看见阮文东穿着一个跨栏背心从厕所出来了。
李金书看了一眼赶紧转开了眼。
心里暗想这人是穿衣显瘦,脱了衣裳居然还有肌肉。
“辛苦你了。”阮文东搭着毛巾和李金书客气。
“顺手的事,我先回去了,你们趁热吃吧。”李金书说着往外走。
阮文东送到门口,低声道:“七点十分我在小区门口等你。”
“好。”
明明是光明正大的做事,硬生生有了种暗自接头的感觉。
李金书回去吃了饭收拾一下,交代石姜曼她晚上可能在外过夜了之后出了门。
阮文东的车果然等在外面。
李金书凑近了才发现司机是阮文东。
“坐前面吧,小高今天有事,请了一天假,我让他把车送过来了。”
李金书应声绕到前面,她想起离婚那天就是坐的阮文东的车。
她找不准安全带的卡扣,插了半天也没插进去。
“我来吧。”阮文东今天侧身结果安全带,帮李金书扣上了。
离得近了,李金书被阮文东的头发擦了一下脸颊,她心跳加速,赶紧往后缩了缩。
“好了。”阮文东坐回驾驶座,发动了车子。
“谢谢。”
“我昨天晚上和车队那边打了电话,他们的油费大概是五十块钱,你这边能出70就给拉。”阮文东边开车边和李金书介绍情况。
“行,我去看看车体的大小,要是一辆车能装下,那我就包一辆就够了。”李金书想了想又说:“我后半晌钥匙跟着去,晚上可能就不能回来给阿姨做饭了,你看着给阿姨弄点吃的吧。”
“我出来的时候告诉老太太了,给我二姨打了电话,她后半晌过来。”
“那太好了。”李金书原本想起来还挺担心老太太没饭吃。
阮文东载着李金书到了开展销会的地方:“你进去找一个叫董建设的,他是车队的头。”
李金书应了,下了车。
“晚点你要回不来,就住在小河沟子居委会,我和那边都说好了。”阮文东摇下车窗和李金书交代着。
“放心吧,我对那边还算熟悉,不用担心。”李金书露出一个爽朗的笑,进了展销会。
阮文东看着李金书消失的背影,曲起手指敲了敲方向盘。
李金书进去很快就找到了董建设。
董建设长得又黑又壮,大饼脸,说话瓮声瓮气:“妹子你放心,都谈好了,给我七十就行。”
“行,那董大哥,我看你这车也够大,我就一车就能装下了,你前半晌能去还是后半晌?”
“现在就行,我把货送到了就没事了。”董建设录着大白牙笑着回应。
“我咱们现在走。”
李金书说着上了董建设的中卡,奔着服装厂去了。
齐兰兰正在扫卫生,一见李金书来了迎了出来。
“金书姐,你不是说休息两天了?”
“我找到车拉那些发霉的布料了,你看看能不能给我找块不要的布,我把人家的车给铺一下,别给人家弄脏了。”
董建设在边上听着心里暗想李金书这人还挺讲究。
“有,好多破布呢,我现在就给你拿。”齐兰兰进去找出来好几块。
李金书刚要跳上车,董建设就接了过去:“我铺吧,你们东西吧。”
“那董大哥受累了。”李金书撕了一块破布当面巾,围在脸上干了起来。
“这下可好了,本来领导还让我今天把仓库清理出来,金书姐你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了。”齐兰兰找了布蒙在脸上也跟着一起干。
董建设铺完了车,也不闲着,也跟着往车上收破布。
人多力量大,用个一个小时,三人把车装满了。
李金书一边装车一边估算这一车大概能有两吨,四千斤,五分钱一斤,也能卖二百,再减去车费,能赚个一百多。
“兰兰,我们走了,等我回来请你吃饭。”李金书和齐兰兰寒暄两句跟着董建设出了厂子奔着深城市山里去了。
他们去的是小河沟子村那一带,李金书姑姑家就在那边。
山路崎岖,董建设开得不轻松,两人足足用了三个多小时才到。
到的时候已经后半晌了。
李金书在小镇上请董建设吃了一大碗牛肉面,又给他买了喝的。
“董大哥,我这一下子可能卖不了,你看我再给你加二十块钱,我就可着这几个村子卖,你帮我拉着我吆喝行不行?”
董建设暂时也没别的活,二十块钱不算亏本:“行。”
两人吃完了饭奔着村里就去了,正是干活的时候,许多人都在收竹笋。
李金书逢人就打招呼,问人家买不买发霉的布来盖住竹地。
李金书说不足一百斤按照一毛,超过一百斤的按照八毛钱来称。
“这布的质量不错的,透气性也好,霉得恰到好处。”李金书边说边吆喝。
“你们铺上布,回头那竹笋长得又快又好呢。”
大伙围上来看了看,确实如李金书所说。
一个人吐了口气,后面就跟上来无数人。
一会的功夫一车破布就卖得差不多了。
眼看着天要下雨了,董建设开口道:“我家也种竹笋,你剩下这些卖给我也不用折腾了。”
李金书一听这话高兴坏了,她最后给董建设按照7毛算的,从油钱里把破布钱扣出去,剩余的都给董建设结清了。
李金书赶紧下雨之前赶到了小河沟子村委会。
村书记也进城去博览会展销产品了,被人带了口信,知道李金书会来。
“是金书吧?我是小河村村长董月和。”董村长六十出头,一笑一口白牙。
“给您添麻烦了,今天天晚了,我住一晚上,明天一早走。”李金书说着客气话,又把村镇上买的两包烟和一包点心递了过去。
“不用破费的,我们小河村这边之所以能早早脱贫,就是商管局给我们搭的桥。”
“应该的。”李金书心道,商管局是商管局,她是她,她不能因着人家的人情就在这白吃白喝。
“你今天晚上就歇在村委会,待会有人来给你送饭。”董村长的话音才落下,就见一辆小轿车缓缓地开进了村委会。
李金书抬眼一看,这车有点熟悉,再一看不是别人的,驱车来的居然是阮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