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044 香菱的际遇

作者:玉帛戋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贾攸成功说服了林如海。


    皎玉毕竟是他亲自带大的孩子,他对皎玉的感情绝非同时代其他父亲可比。


    不嫁人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林如海彻底想通了。


    他想通不算,还跑去做了穆夫人的工作,成功让她也扭转了想法。


    或者说,穆夫人对“嫁人”本就没那么热衷。


    她如此着急,是因为皎玉到了年龄。


    若准备成婚,自然要尽早挑选才好,不然再过两年,好姑娘、好小伙都成婚了,两孩子不就只能退而求其次?


    可若不成婚,就完全不必考虑这些问题了。


    穆夫人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一可能。


    毕竟对女子而言,成婚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事。


    她仍在私底下为皎玉寻摸合适的人选,态度却平和许多,不见半分急躁。


    -


    皎玉被穆夫人拘在了家里。


    她本就对皎玉整日女扮男装往外跑颇有微词,只是儿子儿媳都没意见,皎玉自己也很开心,穆夫人才隐忍不发,不曾提过。


    可都要说亲了,再往外跑也实在不像样子。


    她将人拘在家里。


    平日学学针黹女红、管家理事,算是为婚后生活做准备。


    皎玉不大喜欢这些,却也知道祖母是为自己好,愿意耐着性子跟在祖母和母亲身边学习。


    祖母教针黹,母亲教管家。


    当然,最重要的是父亲之前为她找的两个女护卫也到了成婚年纪,已被其父母接回家中嫁人了。


    皎玉找不到伴儿,出门也没意思。


    何况身边没了护卫,父母也不会让她出门。


    -


    皞玉婚事虽定,成婚却还要等上两年:


    他未婚妻今年才十六,按贾攸的意思,婚期定在了两年后。


    他岳家是书香世家,家风清正,也疼女儿。


    能将女儿留在家中再过两年轻松日子,他家再没有不愿意的,反而因此对贾攸生了几分感激。


    皞玉则趁此机会,和未婚妻书信往来。


    也算提前培养感情了。


    免得到时成婚入洞房,两人对彼此毫无了解,尴尬又难受。


    -


    同年七月初七,贾琏另娶的妻子生下一个女儿。


    没多久,贾蓉娶了秦可卿。


    贾攸带着孩子去参加了婚礼,也见到原著这位兼具黛玉、宝钗之美的兼美。


    确实很漂亮,美得不可方物。


    最难得是,她眉眼间自带一股媚态,让人见了就移不开眼——


    贾攸说的贾蓉。


    新婚夜,贾蓉掀开盖头后看直了眼,直勾勾盯着秦可卿,眼珠都不转一下。


    秦可卿看到贾蓉之后,神色也并未比他好到哪儿去。


    毕竟贾家男人的皮囊就没一个丑的。


    过来看热闹的女眷们见状笑得不行,那快活的笑声几乎要将宁府的屋顶给掀翻了,直逗得小夫妻面色通红,眼睛都不知道往哪儿看了。


    贾攸也被这气氛感染,嘴角染了笑。


    -


    此后两年,太上皇安心养病,皇帝独揽朝纲,朝中风平浪静。


    朝中无事发生,官员家中自然少有波澜。


    只除了八皇子及其党羽。


    但新帝上位后清除政敌实属正常操作,何况皇帝头上还有太上皇压着,他并不敢对兄弟太过分,一切行为都很克制。


    如此,大臣们哪会有太大反应?


    没看太上皇都没说什么?


    林家度过了平静的两年。


    皞玉也在期间成婚,将心爱的妻子木葶娶回了家。


    两人一开始相处起来还有些生疏,但很快就从谈论诗书中找到了熟悉感,感情逐渐升温,婚后生活也变得蜜里调油起来。


    皎玉仍未寻到合适的夫婿。


    林如海想着她年纪也大了,便直接去道观为皎玉上了度牒,并将她书房改成了供奉神像的地方。


    她平日极少出门待客,待客也多以道士装扮为主。


    这就算是在家修行了。


    道士门派奇多,本就有在家修行的火居道士,部分道士甚至不禁止婚嫁。


    林如海将皎玉户籍一改,旁人也抓不出错处。


    何况也没人抓。


    这样的操作在富贵人家实属正常,大家早就心照不宣了,不会有人弹劾。


    但平静的日子总是短暂的。


    随着太上皇身体大好,朝中又一次起了波澜。


    皇帝先发制人,以“太上皇身体大好”为由,特下旨在今年选秀之时,除聘选妃嫔外,还要为公主郡主挑选入学陪侍。


    职位都定好了:才人赞善。


    与此同时,金陵薛家母女三人也在闻讯后收拾好行囊,准备上京了。


    启程前两天,薛蟠带着小厮出门玩耍。


    本来启程在即,他是不该惹事的。


    可惜薛蟠在家中向来无人管束,他犯起拗来也没人敢上前劝解。


    也因此,当小厮发现薛蟠被街边一个头上插了草标的小姑娘吸引了视线,并生出了将人买下的心思后,只能帮着他付钱。


    薛蟠急着赶路,自然不会久留。


    他拉着小姑娘就准备回家。


    不想这时突然蹿出来一个乡绅打扮的年轻男子,一把拉住了小姑娘的另一只手,并且嘴里不住地嚷嚷:


    “这是我买下的丫头,你想带她去哪儿?”


    薛蟠怒了:“什么叫你买下的丫头?老子方才刚交了钱,这丫头已是老子的人了。”


    对方急了:“我这儿可有买人的凭证!”


    两方说着说着,意识到是卖这丫头的老汉在搞鬼。


    他们当即转头看人。


    却见老头早已拿着银子转身跑了。


    因为他们发现得早,还能看见老头儿的背影。


    薛蟠勃然大怒:“还快去把人抓回来!”


    小厮听令,嗖一下就蹿了出去。


    他年轻腿脚快,不一会儿就把那老头儿给抓了回来。


    薛蟠和另一个人抓住老头儿一问,才知道是因为后过来那位叫冯渊的乡绅将老头儿当成了小姑娘的亲人。


    他想将小姑娘娶回家做妾,且打定主意日后不再娶妻,和她好好过日子。


    为此,自然要慎重一些。


    冯渊三日前就花钱买下了小姑娘。


    但他想要置办一些聘礼之类,正式将小姑娘迎回家中,想着这样做了,小姑娘到冯家后才不会被人轻视了去。


    不想正因为他的“慎重”,给了老头儿机会。


    那老头儿转手又将小姑娘卖给了薛蟠。


    他本想着拿到钱后直接跑路。


    不想冯渊恰好赶到,还与薛蟠起了争执,戳破了他的幻梦。


    冯渊和薛蟠一听,才知道自己被耍了。


    两人都不是好性儿的,当即亲身上阵,将那老头儿打了个半死,方才勉强出了一口郁气。


    打完人,就该讨论一下小姑娘的归属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